到吴哥窟去(8) 巴芳寺
从巴戎寺出来。
总结一下:巴戎寺就是看“高棉的微笑”。
巴戎寺外面就是树林。
树林边坐着一些人歇息。
我们也小坐了一会儿。
离巴戎寺不远处,200米外就是另一个寺,叫巴芳寺。
就是上图不远处那个。
朝另一边看,
旁边也有一个废墟。
坐在这处石头上,
看四面,几乎都有寺。
前面就是巴芳寺。
全景。没有巴戎寺那种高塔。
巴方寺是一座须弥山(Mount Meru)寺,呈金字塔形。
巴方寺
整个寺共有5层台基,在第1、3、5层台基上各有一个封闭式回廊,回廊四边的中央和四角都有塔楼。在第5层台基上建有一座高约50米巨大铜皮包裹着的石塔,它比其东南方巴戎寺中央的金塔还要高。
铜塔的最高点象征着宇宙万物的中心,别忘了巴方寺是位于当时都城的中心,哪个国王都希望自己的王城是“世界”中心点,所有的人都要围着他转。
周达观《真腊风土记》:金塔至北可一里许,有铜塔一座。比金塔更髙,望之郁然,其下亦有石屋十数间。
近些看。
台阶风化痕迹明显。
一条200米长的高出地面的石板路连接巴芳寺。
寺庙共分三层,第二层的西边有一个卧佛(我们好像没见到),
第三层顶部已经坍塌。
绿荫中,一条长长的石板路。
像是寺塔间的天桥。
人们在上面悠闲地走着。
下面看风景的人觉得很有味道。
这条长桥很像是时装秀的T台啊,
想象模特来这儿走秀会怎样?
天桥通向前面这个寺——巴芳寺。
古老的高台阶是难爬的。
这一面没人爬,不准爬。
另一面有木梯子的。
人们从这儿爬上去的。
这座巴芳寺给我的感觉很好。
主要是长廊给我印象很深。
从这儿上楼去。
抓住铁栏杆,没事。
爬上去了,看到两个人坐在阴影处。
好悠闲啊!
中外人们一样,
随时不忘看手机。
爬上三层楼后,看到几个黄衣少年。
从楼上看下面的树林。
热带雨林。
苍郁美丽。
阴影中的浮雕。
巴芳寺三层楼台的四边,有四条长廊。
形成回廊。
下图是围廊外面看的景象:
围廊里面景象:
阳光照进长廊。
顶上是石头堆成的拱形,
整齐美观。
让人惊叹的建筑。
石块多么厚实。
一方方阳光照进来
地上像有一块块“阳光手帕”,
好像随时能让人捡起这手帕,抖几下。
长廊里倒不是太热。
坐下来歇歇。
顶部。
石块堆叠,非常安稳。
出口。
门的上方有雕刻。
围廊四面有四条。上面那条最完整。
到了另一面,围廊墙不全了,中部有漏缺。
看下图:
顶上有空处。
顶上石头没有了。
残缺美。
从外面看,中间缺了一段顶。
再转到另一面,围廊的顶竟全没有了,
可能这个方向风吹雨打厉害,长廊塌了。
见下图:
残缺的围廊,
只有几根小柱。
巴芳寺,我主要看了四条围廊。
下图,从下面往上看,上层方框处,就是围廊:
残垣尽头是绿意。
有的小门,容易撞头。
开始下楼梯了:
有点陡的阶梯。
本人下来的情形,小心翼翼。
地面上,有两处茅屋。
下来,穿过茅屋,看到后门。
巴芳寺后门,我真是爱极。
这个门好像就是人间和神间的连接处。
门外是家常的风景。
门内是诸神的寺庙。
门是两层石墙。
太厚实。
门外树林,一片绿意。
从门里往外拍。
“我家后院是森林,
谁来都欢迎……”
一只狗趴在门边的地上。
看此处全是沙地。
吴哥窟全是沙地。
从门外往门内拍。
两边门墙雕刻有不同。
出了这个门,
往后面走,树林极有味道。
看到森森的树木。
一个大树根,
底部好像有一个蛇头的形状。
是不是很像蛇头?
有点怕人。
不知道是什么树。
树根风景。
鹤头树根。
好大的树根!
树根旁有个小门。
转到另一面,又有个小门。
然后,到出口处,看到高处坐了一个女孩子。
很孤寂地坐在那里。
我们给了她大白兔奶糖,
她脸上有了一丝笑意。
她旁边有个塑料袋,里面是採的草药吗?
合个影吧,可爱的小姑娘!
然后,我们走出了巴芳寺。
又看到外面有这个寺,好像不开放,游人不能上去。
原来这个就是"空中宫殿“:
空中宫殿最初是真腊国王罗因陀罗跋摩二世(Rājendravarman II )在位时( 941年-968年)在兴建王宫的同时,建造的湿婆庙,後为苏利耶跋摩一世改建成为须弥山式印度教寺庙。
据记载:
空中宫殿顶层须弥台中央,原有金宝塔一座,现不存。
1295年,随元朝使者出访真腊国的周达观叙述,空中宫殿的金塔是国王的寝宫,国王每夜必到金塔中睡眠,虽王后也不敢入内。二鼓方才出来与王后同寝。如蛇精一日不见,则国王死期将近,如国王一日不去,必定有灾祸降临。
这个寺我们没有上去。
也看不到可上去的楼梯。
就也留个影吧。
吴哥王城里的寺真是太多太美。
游玩到这个时候,
已经是11月15日中午11点了。
准备去观象台。
也就在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