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十:重识字

这一讲是最后一讲,我们来重新好好认识一下我们的书写对象——汉字。为什么要重新认识汉字呢?一是因为虽然我们天天写“汉字”,但好多人对这个书写对象的认识还很不够;二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百年屈辱,好多人觉得我们什么都不如西方,甚至认为汉字必将被拼音文字所取代。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汉字的前途要是这样,那学习书法还有啥用呢?因此,对汉字的认识问题不解决,就很难和汉字建立起感情。如果天天写着没感情的字,也真是太难为广大中小学生了。好,下面我们就好好来认识一下“汉字”。我们说,汉字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但却是世界上最长寿、最有活力的文字。为什么说汉字是最长寿的文字呢?因为不管是埃及的象形文字、还是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这些比汉字更古老的文字都早早“夭折”了。为什么说汉字是最有活力的文字呢?因为不管出现什么新生事物,汉字马上会组合出一个新词把它贴切地表达出来。比如:“马车”、“火车”、“ 汽车”、“公共汽车”、“动车”这些个车,虽然“出生年代”各不相同,但它们一出生,“旧汉字”马上就会给它组合出一个“新名字”。不像英文中,上面的词分别是“coach”、“train”、“car”、“bus”、“ bullet train”。汉语中,大家都是“*车”,看见“车”,大家都知道是交通工具。而英文中,“coach”、“train”、“car”、“bus”则看起来互不相干(还有“河--湖--海”,英文分别是“river—lake--sea”,也类似,汉字大家一看就知道和水有关系,而英文则不行)说到车,那我们就看一下“车”字吧。这个字在3500年前商朝的甲骨文中就有了:

图10-1:甲骨文-车      图10-2:商代战车我们说中国的动车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么先进的“动车”,其中的“车”字仍然就是出生在3500年的“车”字,而英文中的coach,train,car,bus等等,均没有“车”字这样数千年不衰、长用长新的活力。你说这不体现了汉字这个最长寿文字的最强大的活力吗?我们再看上面甲骨文的“车”字,它是把现实中的车用简笔画给画出来了。这样的字,我们把它称为“象形字”。但是,能画出来的字毕竟不会太多。那该怎么办呢?古人就以能画出来的“象形字”作为原材料,继续创造新字。讲个故事吧!有位不会讲英语的中国大爷去办美国签证。签证官说:你不会讲英语,那你有啥本领呀?大爷说:我会写字。签证官笑得合不拢嘴。大爷说:你别笑,我给你写写看。大爷先写了下面这个字:

签证官说:好像是个“牛”字。大爷点点头。大爷又在旁边写了个字:

签证官说:不认识。大爷举起手晃了晃,签证官明白这是个“手”字。大爷随后又在“手”上加了一条“竖线”,表示一根棍子。那大家看看,3个部分加起来,大爷写了一个啥字?

对了,大爷写的是“放牧”的“牧”字。等签证官明白这个字的意思后,举起大拇指直夸“汉字了不起”。大爷随后再给签证官演示了“男”、“妻”、“孕”、“盥”等字,签证官对汉字的神奇佩服得五体投地,大爷的签证也就很顺利地通过了。我们看“男”、“妻”、“孕”、“盥”等字,甲骨文分别是这样写的:

“男”就是“田”和“犁”加起来,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男”就是耕田的人。“妻”就是一只手抓住女人的头发,看来在创造这个字的年代,妻子就是抢来的。“孕”就是人肚子里怀了一个孩子。“盥”就是盆里有水,两只手在洗。大家看,这几个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都是用2个或2个以上的象形字组合起来的。这种用2个或2个以上的象形字组合起来的字,我们把它叫做会意字。“象形”和“会意”,都是汉子的造字方法。汉字的造字方法还有“指事”和“形声”。这里不多讲了。大家可以关注“流水春风”这个公众号,这里随后会发布一些有关汉字的文章。上面我们说了汉字的来源。明白了这个来源之后,我们就可以把汉字这种东方表义文字和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表音文字简单比较一下了。大家看看下面这张表:汉字-东方表义文字英语等西方表音文字源于象形、本身含义丰富由抽象符号按声音拼成不依附于语言,独立自主依附于语言,借助声音表达意思(怎么说→怎么写)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交流方便(如中国不同方言地区之间、古代与现代、中文与日文等能通过文字很方便交流)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时代之间,文字交流困难再生能力强(马车-战车-火车-汽车-房车-动车组)再生能力相对较差(出现新事物时,不便迅速造出新名词)从上表可以看出,汉字这样的东方表义文字,真的一点也不比西方表音文字差,而且好像还更健康。以前有中国人认为——汉字可能难逃被拼音文字所取代的命运。今天看来,真是杞人忧天。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汉字的过去、展望一下汉字的未来。在中国几千年间的大一统发展深化过程中,汉字作为一种生命力非常强的文字,逐渐“淹没了”其他民族的文字。大家到内蒙古旅游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下面这样的招牌。你要问蒙古族人,他们好多也不认识上面的蒙文了:

同样,目前中国正在实现伟大复兴、正在主动融入全球一体化,汉字作为“世界通用文字”的一种解决方案,正在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拿美国来说,中文已经成为英语之外最重要的第二语言;即使以保守著称的英国(比如作为世界近代史上最早探索民主制度的国家、至今却仍然保留国王制度),也在几年前就开始创办中、英双语的幼儿园了(见下图)。

大家看,汉字的影响力正在逼近世界第一文字“英语”。目前,中国的GDP正在接近美国;由中国主导的“大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在中亚、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汉字本身又有着如此强大的内在生命活力。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汉字很有可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文字”。有人可能会说:不会吧,地球人都知道汉语最难学。但是,请大家想一想,上清华、北大、哈佛、牛津这样的好大学要比上普通大学难吧!为什么大家都争着要上好大学呢?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更能理解书法艺术的重要性了吧。如果仅仅从“把汉字写得漂亮一点”来认识书法,那我们的眼光就太低了。我们要把书法理解为——“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字画像”:我们不仅要画出它丰富的内涵、深厚的修养,还要画出它无穷的活力与最优美的舞姿。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我想给广大书法教育工作者提一点建议——那就是在日常书法教学中把汉字发展历史的教育融合进来,比如每节课抽出一点时间讲讲汉字,辅导学生学学甲骨文、篆书和隶书等等。这样,学生就有机会深入认识汉字,就有可能对汉字产生兴趣、和汉字建立起感情。汉子也就会“因为可爱而更加美丽”了。好,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全部十讲,到此就暂告一段落了。感谢大家拨冗阅读。不足之处,还请广大书友留言批评指正。

(0)

相关推荐

  • 汉字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或字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说.八卦说.刻契说.仓颉造字说.刻划说和图画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都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 ...

  • 中国有世界唯一为女人存在的1000个文字,日本片假名有它的影子!(一组不算太老的照片)

    猪年的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河南省滑县道口古镇老十字街刘夫人茶楼门前,女书书法爱好者为居民义写春联,喜迎猪年新春,深受欢迎.(王子瑞 摄) 距离猪年春节还有四天时间,正是各家各户准备书写或购买春联的时间. ...

  • 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三:选啥帖

    这一讲我们讨论一下以什么字帖入门最好.这个问题是初学者以及家长一开始最关心的.大家都想把路子走正,少走弯路,提高效率.站在历史的终点回望前人,大量的书法丰碑在那里默默地矗立着,高质量的印刷术.无所不在 ...

  • 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二:谈用笔

    这一讲我们来说一说"用笔".古人说:"结体因时而异,用笔千古不易".其中后一句的意思是说不管哪个时代.哪种风格的书法,在"用笔"上都不会有太 ...

  • 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一:说姿势

    第一讲先讨论一下书写姿势问题. 书写姿势是练习书法的根基,根基扎正了,树木将来才有可能枝繁叶茂.根基需要一开始就扎正,我们说"习惯成自然",刚开始练字时的姿势不对,以后改起来会很难 ...

  • 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六:勿出错

    这一讲我们说内容与文字错误.大家先看一幅作品: 大家看看,作品里有没有错别字?对,"无为在岐路"的"岐"字错了,不应该是这个"岐",这个&q ...

  • 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五:写什么

    这一讲我们讨论一下书写内容. 书写内容是书法作品的灵魂.选择语言优美.思想上进的书写内容来陶冶情操,也是书法教育的应有之义.目前,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也正在重新找回自信.在这样的时代 ...

  • 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四:怎样教

    这一讲我们讨论一下教学方法. 对于目前百花齐放的书法教学方法,我将它归结为两种,一种是系统教学法,一种是作品教学法. 所谓系统教学法,就是将书法教育分解成多个基本的教育模块.拿楷书来说,先教基本笔画, ...

  • 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八:繁简字(下)

    本讲讨论一下繁简字混用问题和简化字书法. 先说繁简字混用问题.举个例子,2017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中的第一题是这样的: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 这里的正确答案即给出了"要繁体字都繁体字.要简 ...

  • 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七:繁简字(上)

    这一讲开始,我们用两讲来说一说繁体字和简化字.学生在学校学的是简化字,而临帖学书法又不得不使用繁体字,这是中小学生学习书法无法回避的一对矛盾.针对这一对矛盾,我们主要讨论三个问题:一是繁体字的错用问题 ...

  • 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九:涂与代

    这一讲说一下涂改与代笔问题.先说一下涂改. 记得自己刚开始练字的时候,老师反复强调,要"一笔写好,不要涂抹修改".说"越抹越难看".长大后看一些书法家写字,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