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联选萃:聪明(中)

这一讲继续说聪明。

先看铁桥法师(1874~1946) 一副:

执道犹如辔驭马,为治勿作渊驱鱼。

上联“执道犹如辔驭马”,“辔”即牵马的缰绳,牵住缰绳,就控制住马了。我们常说“要牵住牛鼻子”,也是这个意思。牛和马都是工业革命前人类所需动力的重要来源,自然都比人力气大得多。比人力气大,却被人所控制,这必然是有好方法了。这个方法,就是用缰绳控制住牛马的头。

控制牛马是这样的,治理国家也一样,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

下联“为治勿作渊驱鱼”,“渊驱鱼”出自《孟子》,原文是: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雀者,鹯(音沾)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这一段的大意是——不要像水獭那样,鱼看见它都吓得游到深渊里去了;不要像鹞鹰那样,鸟看见它都吓得飞到密林中去了;更不要像残暴的桀、纣那样,让老百姓切齿痛恨,不得不去投奔商汤王和周武王。

这里下联讲的,就是要有仁爱之心,不要“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不要干那些亲痛仇快的事情。而要像孔夫子所讲的那样,“近者悦,远者来”,用仁爱之心团结更多的朋友。

接着看状元钱棨(音起)(1734~1799)一副:

举要治繁垂幄制胜,标清务远同时酌和

大家看上联,“举要治繁垂幄制胜”,和上面一联中的“执道犹如辔驭马”意思差不多,都是讲要聪明,要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抓住了,一切繁难都会迎刃而解。同时,管理者也不会陷入细节之中、手忙脚乱。

东汉名臣汲黯就是这样的高手。我们看看《汉书》中有关汲黯的一段:

(汲)黯学黄老言,治官民,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细苛。黯多病,卧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治务在无为而已,引大体,不拘文法。

……会更立五铢钱,民多盗铸钱者,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也,召黯拜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缓,诏数强予,然后奉诏。召上殿,黯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之。臣常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上曰:“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重,卧而治之。”……黯居郡如其故治,淮阳政清。

大家看,这位汲黯老先生,体弱多病,连正常上班都保证不了。皇帝很了解他,让他去管理战略重地淮阳郡,并安慰他不用太操劳,“卧而治之”就行了——也就是躺在床上治理就可以了。结果老先生果然不负重托,治理得很好。

西方管理大师德鲁克在其名著《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也举了一个类似的例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总统的机要顾问霍普金斯先生就是一个实例。霍普金斯当年已体衰力竭,举步维艰,每隔一天才能办公几个小时。因此,他不能不把一切事务都撇开,仅处理真正重要的工作。但这丝毫无损于他的有效性。丘吉尔还对他钦佩备至,赞美他是一位“盖世奇才”。他完成的任务,当年美国政府无人能出其右。

接下来看下联“标清务远同时酌和”,意思是既要考虑长远,又要照顾当下,也就是要协调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

下面看于右任(1879-1964)先生一副:

时和始见陶钧力,风便哪知道路长。

看这一副对联,真让人生出无限的感慨。智者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大众随波逐流,日用不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受了100多年的痛苦磨难,但中华民族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在一代代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下,又重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更是走上了高速健康的发展轨道。天旋地运,斗转星移,古老的东方大国又重新绽发出无限生机。

这里的“陶钧”,就是领导者与先进分子的大聪明、大智慧。它既会审视自我成长的宝贵经验,也会借鉴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战略战术,原则方法,让芸芸大众在不知不觉中自我激发、和衷共济,进而形成势不可挡的发展洪流,滚滚向前。

接着看何绍基(1799-1872)先生一副:

瞻言古人便若同世,错置难事亦如平时。

上联“瞻言古人便若同世”,说的是——要打通古今的智慧,古为今用。虽然古人和今人面对的具体问题不同,但有些原则与道理是亘古不变的。商鞅、王安石、张居正、曾国藩等老先生即使生活在今天,也一定会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下联“错置难事亦如平时”,说的是——不管是简单的事情,还是棘手的事情,其处理的原则与道理都可通用。孟子不也讲过:“治大国如烹小鲜”嘛!

下面看黄子云(1691~1754)先生一副:

但思先辈寻常话,且读今人弃置书。

看上联“但思先辈寻常话”,是说——祖辈留下来的简单话语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西方人讲“真理往往都很朴素”,也是这个意思。

这里不妨来看一些先辈留下来的“寻常话”,体会一下其中有没有深意:

讨饭三年懒做官。
好脑筋不如烂笔头。
心不得满,事不得全。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晴带雨伞,饱带饥粮。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家和万事兴,人和万事成。
当面留一线,过后好相见。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凡含泪播种的,必含笑收获。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艺在身。
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仇人一堵墙。
当家才晓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用脚走不通的路,用头可以走得通……

再看下联“且读今人弃置书”,这一句很多人会不以为然——为什么要读大家都看不上的“弃置书”呢?

大家看看,地摊上都卖些什么书?概括起来:都是在讲走捷径和成功学——要么教你怎么当大官,要么教你怎么挣大钱。

大家再看看你隔几分钟就忍不住翻一翻的微信朋友圈——传播的大多是心灵鸡汤,搞笑视频,还有可以廉价吐槽评论时事热点,以及五花八门的诀窍妙招标题党,等等等等。

静下来想一想,我们有多少宝贵的时间,就这样被挥霍浪费了。书架上那些曾经让我们肃然起敬的经典读物,可能几十年都没动一下,就等着有朝一日当废纸卖了。

接着看一副集(王铎)字联:

言之高下在于理,道无古今唯其时。

上联“言之高下在于理”,很明白,不用多讲了。

下联“道无古今唯其时”,说的就是要审时度势,要与时俱进。

在政治上是左一点好,还是右一点好?货币政策是宽松一点好,还是紧缩一点好?向企业多征一点税好,还是少征一些税好?这些都像开车一样,要根据路线与路况随时调整。死搬教条,钻牛角尖,都是要不得的。

《史记·商君列传》中有一段,把这个道理讲得很透彻。大家看看: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

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成功改革之一,它在促使秦国崛起的同时,也推动了战国时代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伟大转型。从商鞅与反对派的辩论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关键人物在关键时期的关键作用,深刻体会到什么是“道无古今唯其时”。

下面看晚清文人杜就田(生卒不详)先生一副:

教成大拙方为巧,学到如愚才是贤。

有人可能会说了,“教成大拙方为巧,学到如愚才是贤”,这都是在装,或者说是韬光养晦。其实未必真是这样的。

万维钢老师曾讲过:进步使人虚心,落后使人骄傲。真正聪明的人,不是“大智”若“愚”,而是真的会觉得自己很“愚”。大家看,这样说是不是有点反常呢?且看万老师是怎样解释的(来源—得到APP-万维钢《精英日课》):

美国学者邓宁和克鲁格研究发现:能力差的人,往往自我评估的能力也差。这种现象被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过度自信是人之常情。但是“邓宁-克鲁格效应”说的是,自我评估的偏差程度跟能力密切相关:是越没能力的人,反而越能高估自己的能力。而那些真正水平高的人,反而还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越进步的人越虚心,越落后的人越骄傲。你越不知道,就越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这个研究的影响非常深远。现在人们分析,之所以会有这个局面,是因为那些能力低的人,没有办法合理判断自己的水平。

据说,有人曾问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您学问那么渊博,为什么还如此谦虚?”

芝诺说:“人的知识就好像一个圆,已知的在圆内,未知的在圆外。你知道得越多,你才会意识到未知的更多。”

最后看唐云(1910-1993)先生一副:

胸有成竹,目无全牛。

这一副很有意思,两个成语,“胸有成竹”和“目无全牛”,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一个化零为整,一个化整为零,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既能总揽全局,又能洞察细节,战略上藐视敌人,战争上重视敌人。这样的大聪明,才是真聪明呀!


(0)

相关推荐

  • 【一联多对】《百舸争流》

    ​上联: 百舸争流,冯氏儿孙,发扬祖宗优良传统,为国为家做贡献 下联: 下联:千帆竟渡,族内子弟,振奋我辈创业精神,爱党爱民立功劳! 上联:百舸争流,冯氏儿孙,发扬祖宗优良传统,为国为家做贡献 下联: ...

  • 古今对联趣味故事(八十六)乾隆与纪晓岚联对

    乾隆与纪晓岚联对 一次乾隆带纪晓岚游泰山,到东岳庙前,有南方戏,正演<西厢记>乾隆即景生情,写一上联: "东岳庙,演西厢,南腔北调;" 纪晓岚立即对出下联: " ...

  • 书房联选萃:寄托(中)

    除了写诗做文章,琴棋书画也是中国文人寄托身心的广阔天地.且看看文人们在这广阔天地之间,是如何大有作为的. 先看看钱南园(1740-1795)先生这一副: 鸟总知春烂漫,山为助笔精神. 巍巍青山激荡着胸 ...

  • 书房联选萃:安逸(中)

    这一讲,我们来看看古人饮酒品茗焚香之安逸. 先看一副近代南通名士孙儆(1866-1952)先生的: 载十千酒游六一泉时行时止 直四五月与二三子以浴以风 先说上联."十千酒"即每斗价 ...

  • 书房联选萃:惬意(二编中)

    这一讲,我们来说一说文人家居的惬意. 先看一副杨守敬(1839-1915)先生的: 花落家僮未扫,鸟啼山客犹眠. 这一副来自于王维的一首六言诗,原诗如下: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僮未扫, ...

  • 书房联选萃:修身(中)

    本讲继续谈修身方法. 先看冯桂芬(1809-1874)先生一副: 结德言而为佩,援雅范以自绥. 这一联出自南齐文学家谢朓的<酬德赋>,原文为: 结德言而为佩,带芳猷而为服. 援雅范以自绥, ...

  • 书房联选萃:超然(中)

    这一讲继续来说超然. 先看包世臣(1775-1855)先生一副: 入目皆成画,经心总是诗. 大家看这十个字:"入目皆成画,经心总是诗",用语平谈无奇,寓意绚烂无比.上联说眼前所见, ...

  • 书房联选萃:聪明(上)

    这一讲我们来说一说聪明.常言"耳聪目明",指的就是眼睛和耳朵这两个器官性能良好.现在大家讲"聪明",多指它的引申义,也就是--脑瓜很机灵.智商不一般. 先看左宗 ...

  • 书房联选萃:聪明(下)

    这一讲继续讲聪明.先看一副流传很广的老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中国人有句口头禅叫"一问三不知",就是说"不知道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上联&q ...

  • 书房联选萃:林泉(中)

    这一篇"林泉",我们来说一说山居之美. 王维有一首<山居秋暝>,写景抒情,生动自然,诗中有画,美不胜收.录之于此,算作一道唯美的开胃菜吧: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 ...

  • 书房联选萃:修身(二编中)

    这一讲继续说修身.本讲围绕修身的途径与方法,选编了10副. 先看桂馥(1736-1805)先生一副: 冲深其智则厚,忠信之礼无繁. 上联"冲深其智则厚",是说要虚怀若谷.海纳百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