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联选萃(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出处:杜甫诗《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赏析:这是杜甫同志的自荐诗。自荐嘛,就不应该谦虚了,而要适当吹吹牛。杜甫感觉自己饱读诗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问大得不得了,找个工作应该没问题吧。结果还是“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一次次碰壁。
不过,这两句诗倒是指示了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那就是“破万卷”。“万卷”不仅指数量多,还包括种类多;“破”就是要读透,要读出字句背后的意思,而不是把书本给翻烂了。
下面是舒同(1905-1998)先生书写的这两句,雄浑苍劲,纸上生风。
说到读书方法,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博览群书。这是提高人文修养的基本功,也是培养完善人格的基础课。有了好底子,才能支撑后续的更大的进步。
人文教育、人格培养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看家本领。我们看晚清民国时期的大师,不用说蔡元培、于右任、钱穆、钱钟书、冯友兰等,即使是理工科的大师,如梅贻琦、苏步青、陈省身、竺可桢等,人文修养也非同一般。陆游先生讲: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因此,即使研究一种专门的学问,也需要专业与博学并进。大家看最近几年,国内的理工科大学里也纷纷开始注重人文通识教育了。现代西方分科治学是一个进步,但如果只囿于本学科的一亩三分地,是很难有创新、有作为的。
下面是清代状元黄思永(1849-1917)的“杜拾遗读书破万卷,李供奉对影成三人”,把“读书破万卷”这句诗给嵌进去了。上联很明白,我们可以由此体会到儒家的苦读与求索;下联很巧妙,我们可以由此感受到道家的潇洒与风流。一儒一道,对仗工整,相映成趣。就像一滴水能反射太阳的光辉一样,这一副对联就用李白与杜甫各自的一句诗,把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给呈现出来了。
下面是清代文人梁同书(1723-1815)的“读书浩湖海,解意开春冰”,写得很形象——书读得多了,好多问题就会像春天来了、冰雪消融一样,一下子就化解了。我们常说“涣然冰释”,也是这个意思。
下面这副是民国元老居正(1876-1951)书写的,“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文辞气魄大、名气大,流传也很广。据说作者是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上联看似谦虚,实则以抑为扬、霸气十足;下联意为心迹坦荡,不隐不欺。“事无不可对人言”,真是谈何容易!——即使是夫妻之间、父子之间,谁能没有点属于自己的小秘密呢?
注:此联落款中讲“集张芝句”,不知何意。居正先生也是学富五车呀?难道这副对联作者不是欧阳修,而是另有其人?此处存疑,以待来者。
清代状元朱昌颐(1784-1855)也写过同样的内容,书亦风雅可观。
下面是一副曾国藩(1811-1872)的,“岂惟邺侯三万轴,试满庄生五石尊”,上下联分别集自苏东坡(1037-1101)的两首诗。上联“邺侯三万轴”意思是藏书多,也可以引申为博览群书。“邺侯”指的是唐代政治家李泌(722-789),“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仰慕李泌藏书之富,写过“邺候家多书,插架三万轴”的诗句。
下联的意思是酒量大。《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一段话: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庄子这里并没有说用五石的大樽来装酒,苏东坡的诗是借用。
上下联一块来看,上联讲藏书多读书多,下联讲酒量大气量大。和前面讲过的“每日必拥书早起,无夕不饮酒高歌”,言近而旨同。
接下来讲读书要杂。我们看一副林则徐(1850)的“邺架牙签传藻笈,谢庭玉树起棠阶”,林先生这字写得谨严又不失豪放,真是字如其人啊。
这副对联又说到李泌了。这个李泌,家里不仅藏书多,而且也管理得井井有条。且看下面一段话:
李泌家中藏书充栋,人送外号“书城”。其父李承休十分仰慕南朝沈约、任昉等藏书家,遇到图书必购藏于家。李泌除了继承遗书外,又继续收藏并系统地整理了藏书,经部书用红色牙签,史部用绿色牙签,子部用青色牙签,集部用白色牙签。所有藏书均加盖藏书印。
看看人家李泌,在家的时候就是个“图书馆长”。经史子集各类图书分类管理,红绿青白各类牙签满目斑斓。真不虚“书城”之名也。
这副上下联连起来可以这么讲——好书籍包罗万类、井井有序,佳子弟显耀一时、个个不凡。
下面这副是陈鸿寿(1768-1822)的“古剑不磨留养气,异书多读当加餐”,更明白地讲读书要杂。据说作者是晚清重臣左宗棠(1812-1885)。左宗棠21岁中举人后,多次会试均名落孙山。于是心灰意冷,专心于经世致用之学。其亲家陶澍(1779-1839,官至督抚,清代名臣)藏书宏富,正满足了他这一欲望。“异书多读当加餐”可以说是左宗棠读书生活的生动写照。
《圣经》上说:“当上帝对你关闭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后来时局变动,左宗棠择机出山,先是剿灭太平天国,再是收复新疆,最终拜相封侯、位极人臣。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和他注重经世致用之学的读书积累有很大关系。
只是左宗棠后来一直有个心病,那就是——要没个“进士”名份,死后谥号不能称“文”的。因为学力不够嘛!
古人对谥号里这个“文”字特别看重。估计心高气傲的左大帅心底里曾一遍遍地怒号——“死后要是弄不到这个'文’字,那我这个自称当世诸葛亮的人,不是比不过曾国藩、李鸿章了吗?”
因此左宗棠官至督抚之后,还跟慈禧太后讲要上考场考进士,弄得老佛爷哭笑不得。最后朝廷做个人情,赐了左宗棠个“同进士出身”。这样老先生仙逝后,终于得了个“文襄”的谥号。
接下来这一副是近代学者、书法家张祖翼(1849-1917)的“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可观”。这个更直白了,无所不读。当然,当今社会信息大爆炸,每年出版的书太多了,网上也各类文章满天飞。其中内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因此阅读还须有过滤、有拣择、有重点。
既然要于书无所不读,那就需要勤奋有恒。时间上保证不了,一切都只能是空谈。宋代大儒张载(1020-1077,世称“横渠先生”)曾警戒自己要“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这两句被后世广为传诵。老掉牙的古诗“三更灯火五更鸡”、“十年寒窗无人问”都是这个意思。
下面是舒同先生书写的一副,更是老掉牙了。
接下来看一副清代宰相祁寯藻(1793-1866)的”有涵养方成学问,无间断便是功夫“。
这一副上下联都可以看做是讲读书的。下联讲要有恒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上联是什么意思呢?这就引出我们读书方法的下一个话题了——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
这里先看曾国藩给儿子曾纪泽家书中的一段话:
汝读《四书》无甚心得,由不能“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朱子教人读书之法,此二语最为精当。尔现读离娄,即如离娄首章“上无道揆,下无法守”,吾往年读之,亦无甚警惕;近岁在外办事,乃知上之人必揆猪道,下之人必守乎法,若人人以道揆自许,从心而不从法,则下凌上矣。“爱人不亲”章,往年读之,不甚亲切;近岁阅历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此切己体察之一端也。
“涵泳”二字,最不易识,余尝以意测之曰: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尔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浡兴。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庄子言濠梁观鱼,安知非乐?此鱼水之快也。左太冲有“濯足万里流”之句,苏子瞻有“夜卧濯足”诗,有“浴罢”诗,亦人性乐水者之一快也。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尔读书易于解说文义,却不甚能深入,可就朱子“涵泳”、“体察”二语悉心求之。
大家看,曾文正公给儿子传授的读书秘笈就是“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虚心涵泳”就是要抛弃成见、虚心吸取、反复玩味,“切己体察”就是要在亲身实践中体味感悟。
说到到“虚心涵泳”,那就不免想到老格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了。下面两幅都有这个意思:一是近代江南文士钱振锽(1875-1944)的“读书千遍义自见,深杯百罚吾不辞”,一是清代学者包世臣(1775-1855)的“好书不厌百回读,嘉树新成十亩阴”。
下面这一联把左宗棠前面的一联改了两个字,由“异书多读当加餐”改成“旧书重读当加餐”。也是讲好书要反复读,只有反复读才能领会到作者的深意。这个是清代状元孙家鼐(1827-1909)的手笔。
“虚心涵泳”除了多读之外,还需要多思。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这个思就是要反复琢磨。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1743-1805)有一副“客去茶香留舌本,睡余书味在胸中”,大家看,一觉都睡起来了,书味还在胸中久久未散。对读书人来说,这个“涵泳”既是痛苦的思考,也是幸福的玩味。
再看下面这一副,“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集的是孙过庭《书谱》中的字。大家看,读书时有些字句没弄明白,这些字句就会在心中久久萦绕不去,真令人“为伊消得人憔悴”。一个月明人静的夜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终于弄通了!这正是读书人最大的幸福啊!
下面是近代颜楷大家谭泽闿(1889-1948)的“旧书每读添新悟,古墨浓磨发异香”,反复读、反复思,反复虚心涵泳,那就会悟出更多的东西。
下面是周恩来总理的“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书写者是当代书法家马元)“从无字句处读书”就是要读出字句背后的意思。常言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语言和文字虽然是表达的工具,但任何工具都有局限性,很难将要表达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那没表达出来的怎么办呢?就得靠读者去感悟了嘛。
那我们怎么知道字句背后的意思呢?那就需要“切己体察”了,就要把书上的理论和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否则书读得越多,就会越成了“书呆子”。
说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曾国藩也有一副写得很好,“读书要在存心久,力耕不受众人怜”,“存心”就是“切己体察”,“存心久”就是“反复切己体察”。经典之所以能流传下来,就是因为一代代人“反复切己体察”后感觉它说得太有道理了。
说到这里想起了宋代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我们看古书中记载的一段话:
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这一段话,后世学者就其真实性提出了很多疑问。但是我要说的是,虽然想象与事实存在差距,但如果一则记录迎合了人们的想象并且流传不衰,那么它本身也形成了一股真实的力量。
大家看,就是这么一部2000多年前的《论语》,值得多少代后人去细细地“切己体察”、汲取营养啊。
下面这一副是清代状元孙家鼐的,“曲体人情可当大事,不泥章句善读古书”。大家看,说的意思和上面周总理、曾国藩的对联几乎是一样的。
当然,读书也需要有眼光。下面看清代学者张廷济(1768-1848)的“读书心细丝抽茧,炼句功深石补天”,意思是在读书的时候把字面背后的思想观点像“从茧中抽丝”一样给抽出来。这就是常说的“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所以知识越广博、阅历越丰富的人,读起书来不仅速度快、也读得更透彻。
古人讲“读书应于不疑处有疑” 。越有眼光,也就越能发现书中的“疑点”。下面是清代文人何绍基(1799-1873)的“法外无心犹涉解,句中有眼即成疑” ,这个“句中有眼”说法很妙,古人讲“诗有诗眼,文有文眼”,常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个“眼”就是闪耀智慧的那个点,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那个似可言传、但须意会的那个心法(“法外无心”乃佛家要旨,参悟起来很难)。
上面说了眼光的“细”,下面说说眼光的“粗”。再看何绍基的一副,“孔明披书每观大略,少君读易时缀小文”。好多有成就的人看书速度极快,因此常能每天看几本书,一本厚书在飞机上两小时就读完了,这在一般人是难以想象的。这里的诀窍就是“观大略”,领略书中最精髓的东西,抓取自己最需要的东西。
既然要“观大略”,那就往往不需要“求甚解”,下面这一副伊秉绶(1754-1815)的“渊明不求甚解,少陵转益多师”就是这个意思。
细思上两联的“每观大略”和“不求甚解”,我们可以看出其中“六经注我”的意味。我们常讲读书要读得入,也要读得出,读得入就是深入体会作者的意思,这时候书会越读越厚;读得出就是把对自己有用的拿过来,这时候书就会越读越薄,好像一颗葡萄被吸完汁液后变得干瘪一样。读得入就是“我注六经”,这时候要虚心,以六经为中心、看人说啥;读得出就是“六经注我”,这时候须自信,以自我为中心、看我要啥。
书读得越多,阅历越丰富,你的眼光就会越高。曾国藩有一副“观书到老眼如月,得句惊人手有珠”,年龄大了,眼睛可能都花了,但一看起书来则“眼如月、目似灯”,字面背后的意思,一下子就给看透了。
读书还要善于比较,下面这一副又是清代宰相祁寯藻的,“得山水乐寄怀抱,于古今文观异同”,把不同时代的书对照来看,通过比较来参透文字的深意。
当然,自己一个人关起门来读书时不行的。好书需要“瞎子摸象”,大家一块“摸索”,共同分享,这样才能得出“真象”、看到“全貌”。中国古代有很多书院,像著名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东林书院等等,这些书院是古人读书讨论、研习学问的重要场所。香港中文大学现在仍然沿袭着中国传统的“书院”模式。
《中庸》中所讲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朱熹先生十分推崇的中国传统治学名言。其中的“博学”可指多读,“审问”、“慎思”可指“虚心涵泳”,“明辨”可指讨论,“笃行”从读书目的来讲可指学以致用,从读书方法来讲则可指“切己体察”。
下面是何绍基的一副,“破半日功夫清书捡画,同两三知己道古论文”。文人雅趣,可见一斑。
下面一副是朱熹的名句,“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清代宰相刘统勋(1698-1773)书写的。刘统勋是乾隆朝的重臣,刘墉刘罗锅是他儿子。
这一副对联可以说是朱熹一生成就的写照,那就是对中国儒家学术的“继往开来”,“旧学商量加邃密”是“继往”,“新知培养转深沉”则是“开来”。儒家经典经过朱熹的精心整理与重新解释,理论体系更加完善精密,开启了南宋之后的“四书五经”时代。
这里的“商量”、“培养”是互文,不管是“新知”还是“旧学”,都需要“商量”,都需要“培养”。
同时,我们常讲“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向老师请教更是读书求解的重要门径。下面是清代文人、书画家赵之谦的一副,“学到游杨三尺雪,行来齐鲁万重云”。
上联的故事就是成语“程门立雪”,大家看《宋史·杨时传》中的一段:
(杨时)一日见颐(即程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
这里赵之谦不知是想下笔狠一些,还是记不得《宋史》记载的是“一尺”了,直接就给写成“三尺雪”了。我觉得要是“三尺雪”,真会把这两人冻死的。因此建议写大家写文章要手下留情,不能“用笔如刀”啊!
从上面这两联可以大致看出宋代书院的读书门径,那就是老师引导、学生讨论。
下面是清代状元邓钟岳(1674~1748)论读书的一段话,大家可以体会体会:
上面全是中国人的古董,最后我们看看一个成功的现代外国人是如何读书的(来自《得到APP李翔知识内参》):
硅谷天使投资人纳瓦尔·拉威康特(Naval Ravikant),曾投资过包括推特和优步在内的100多家创业公司。拉威康特热爱深度思考,他曾在一天之内,连续发了40条推文,讲述“如何不靠运气致富”,后来这些文字被不断转发和翻译。拉威康特也是一个贪婪的读书人,《界面》的一篇文章,梳理了他的读书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不要因为没读完整本书而感到内疚。在拉威康特看来,小说之外的书,书的价值通常会平均分散到各个章节和部分,就算没读完,你已获得你想要的那部分价值了。
第二,可以同时读10本到20本书。拉威康特经常这么做,他觉得读书应该看情绪。人们每天的想法都不固定,情绪状态也在不断波动,因此,他建议,不要与情绪对抗,根据当时的状态,选择不同的书。这样做也能帮你保持定期阅读的习惯。
第三,隔段时间重读喜欢的书。拉威康特经常会重读一些科学类型的书。研究也表明,间隔重复学习有助于形成长期记忆。
第四,交叉读书。它指的是同时读不同类型的书,这样读者就可以在不同领域的知识点之间产生连接。如果你同时在读一本现代历史的书、一本讲博弈论的书和一本营销方面的书,博弈论可以加深你对冷战的理解,营销可以解释希特勒是如何操纵民众的,而那本历史书,可能会加深你对博弈论和营销的理解。
第五,对什么书感兴趣立刻就读。拉威康特说,不要把它放在某个读书清单上,到最后忘了为什么这本书当时吸引了自己。
第六,没必要按照顺序读。拉威康特认为,严格按照顺序读书,会浪费时间,他认为应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上。如果你怀疑某本书质量不高,就看看目录,选一个章节阅读,试试运气。拉威康特会把一本书视为一个博客,博客里的300个帖子,你可能会读其中两到三篇,在他看来,读一本书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