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价位级别大明宣德炉
宣德炉的根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铭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据撒播至今的零散记载,当年宣德朝的臣工们共据古代名器为宣德炉制作了117种图谱,首要包含鼎、彝、炉等,并且各器的纤细的地方多种多样,如耳就有冲耳、环耳等50余种,边有20多种,口有十几种,足有40多种。清宫旧藏宣德炉款式也很冗杂,虽经极力概括也多达数十种,但不出炉、彝器及杂式三大类。每一类和其下每一式器物称号的订定,首要思考以器形来区分,同时参照原有称号,如青铜器外型中的鼎式、簋式等。其次从《宣德鼎彝谱》等古籍所录称号,如冲耳乳足炉、桥耳乳足炉等。别的数量份额较小或无法归类的各式,则一概列为杂式,如钵盂式、盘式等。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yLzAxMDMvMjE0NTEyMjcyXzFfMjAyMTAyMDEwMzI0NTczNzguanBn.jpg)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成品后的铜香炉色泽晶莹而温润,实在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宣德三年利用这批红铜开炉共铸造出三千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这些宣德炉都深藏禁宫之内,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为了牟取暴利,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炉活动从未间断。就在宣德炉停止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这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与真品媲美,专家权 威也无法辨别,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许多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鉴别真假宣德炉已成为中国考古学中的“悬案”之一。
玩宣德炉必须读《宣德鼎彝谱》。这本书详细记录了明宣宗时期铸造宣德炉的详细过程和情况。虽说有学者认为其书可能并不是宣德本朝所著,但对于宣德炉研究而言,其内容还是相当翔实可信的。原因在于此书对于明代朝廷内部官署格局,冶金技术等各种极其专 业知识的详解,非真知内幕者不能为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笔者博客寻找原文来解读。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yLzAxMDMvMjE0NTEyMjcyXzJfMjAyMTAyMDEwMzI0NTc0NTYuanBn.jpg)
据记载,中国古代最知名的“干将”“莫邪”二剑所用之铜皆经六炼。而宣炉所用之铜,属于优质风磨铜,一般大都要经过十二炼,这才会宝光外现。经十二炼,每斤只可得四两。用这样优质的精炼之铜铸之炉,用手叩之,所发出金石之声,任何它器不能比拟。
在人们的认知中,香炉最 大的作用就是用来敬神佛祭祖先的一种礼器。佛教东传至中国后,与本土的道教,儒家传统流派相融合,形成了儒释道三位一体的华夏文化主流,并被士大夫阶 层所欣赏。各地造观修寺蔚然成风,香炉作为祭祀礼器更是被普遍使用。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yLzAxMDMvMjE0NTEyMjcyXzNfMjAyMTAyMDEwMzI0NTc1NTAuanBn.jpg)
据说当时从宋代皇 家文物大典《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诸书中选出88种铜器,和内府所藏的柴汝官哥均定等宋代名窑瓷器的款式,选出了样式之典雅者29种,共计117种。这其中有鼎、鬲、簋、尊等青铜礼器造型,一共创造了117种器型。当然这117种器型由于当时没有照相技术,也没有绘图留档,所以这117种宣德炉大部分器型现在已经不可考了。
据记载,专门有炉子是铸造后赐给名山高庙使用的。常见供奉庙号款:①杲竹山房;②崇祯庚辰瑞图制于庆云斋中;③宣德五年君赐谨身阁大学士陈山;④内坛郊社(这是宫中道场旃坛所用的东西,应不属私款炉);⑤红云山房;万寿宫用第捌号;⑥飞居;飞云居;⑦佃袅金猊弄水沉;⑧宝月居、神仙居;⑨荣秦记;⑩豕情家藏亘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