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极拳的“规矩”来剖析目前太极拳之“乱象”!
洪式太极(hongshitaiji)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08@163.com
491918088@qq.com
目前爱好太极拳者、习练太极拳者日众,然而出现的问题也是千奇百怪,乱象丛生。就此现状,本文在这里浅酌数语,以太极拳的规矩为突破口,筛选出其中较具代表性的问题,与大家共勉!
太极拳界乱象之首是:言行不一。
嘴里一套,练拳又是另一套,这已经成为太极拳界无药可救的顽疾。一谈到太极拳,总是以拳论、拳法来说事,好像不会背诵几句王宗岳《太极拳论》就无颜在太极拳界立足一样。谈理法,说规矩,而练拳却完全游离于规矩之外,无拘无束,陶醉自我!
诸如:打太极拳要求放松,却全身僵硬;要求立身中正,却弓腰撅腚;要求以腰为轴,却左右摇摆晃动;要求立体螺旋,却全身上下起伏;要求虚领顶劲,却昂头晃脑;要求气沉丹田、涵胸拔背,却全身上挺;要求力由脊法、节节贯穿,却手舞足蹈、手忙脚乱;要求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竟无一相合,却满世界地炫耀自己的内家功夫;………
以上诸条中,以放松为例,各式太极拳都要求放松、重视放松,这完全符合太极拳的理法。事实上,放松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太极拳的规矩。 在规矩约束下的放松才是太极拳所要求的放松,所以放松是按照规矩长期坚持练习的结果。脱离了规矩来讨论放松,自然是躺在床上最为放松,这当然不是太极拳所要求的。太极拳所要求的放松必须是符合太极拳动作要求和规矩的放松,而这些要求和规矩又是为了保证太极拳的技击属性和养生保健功能服务的。这就告诉我们,太极拳的放松不能只留在嘴上,还要练到身上,更要符合法度。在符合要求和规矩的前提下,从初学到熟练再到实践,经历了千锤百炼之后的放松,才是太极拳所必需有的放松。下面我们通过实例结合规矩来解释太极拳的放松。
以陈式太极拳“单鞭”最后一动作,左手下塌外碾为例。要求松合全身之力,以身催手发出向前的挤劲。然而现在很多的人们为了表现松沉,都练成两胯、两腿、两肘、两手及全身同时下塌的丢劲,不仅手上脱离了被攻击的目标,而且身上完全失去了立体螺旋所形成向前的挤劲。这种下蹲式的放松,虽然表现出放松,却丢掉了太极拳节节贯穿的劲路和气贯稍节的气势。再看陈式太极拳“掩手红捶”最后的发劲动作,本应该是松沉右胯,身体右半侧向下立体螺旋,内扣右脚尖,合全身之力推动右臂向前发劲,右拳从右胸前向前逆缠螺旋出拳。现如今很多太极拳的老师们、大师们,都变成右脚用力蹬地,全身(尤其是胸腹部)上挺,右拳不是前发而变成上挑,更有甚者,后脚跟竟然拔地而起。这哪里还有什么“腰脊发力”、“气沉丹田”、“涵胸拔背”、“节节贯穿”?!
再比如,在太极拳圈内比较流行的“内三合、外三合、内外相合”一说。有些武术常识的人都知道,“内三合、外三合、内外相合”,这是武术的共性,而非太极拳所特有。各派武术无不都是先修外,再修内,在拳架符合规矩,有一定基础之后(或者是找规矩的过程中),再内外兼修,才能循序渐进,由外而内,渐至内外相合,这绝对需要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各门派武术中,能达此境界者也都是凤毛麟角,寥寥数人。然而,现今的太极拳界这种“大师”处处可见,而且都是在最基础的外形动作尚且不符合太极拳谚、拳理、拳法等规矩的情况下,就已经是高深莫测而“内外相合”啦!无知者则无所畏惧,“初生牛犊不怕虎”呀!
对于太极拳中的“外三合”,已故洪式太极拳宗师洪均生公,生前要求学生打太极拳,要“守中”。通俗地说,守中就是左手管住左半身,右手管住右半身;双手守住中线、守住门户。我的老师蒋家骏先生,在教学中也常常告诫我们“肩不动”。所谓肩不动,就是肩不主动;要求肩部非常放松,随着腰胯的立体螺旋,肩膀和身体形成一个整体而转动,这样才能做到肩不动。只有真正理解并且做到了“肩不动”,才能首先保障外三合之首——“肩与胯合”。在打拳的过程中,能做到“肩不动”,能做到“守中”,自然能做到“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之外三合。在此基础上继续默识揣摩,体会太极拳“力由脊发”、“根结催劲”、“节节贯穿”等劲路的运转,这才是太极拳由外及内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事实上,包括以上谈及的放松、内外三合等所有的太极拳规矩和要求,做到任何一项都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是在年复一年的研究练习中循序渐进,逐渐趋于正确;同时还必须配合与对手千锤百炼的切磋实践,是无数的失败和血汗换来的点点滴滴,日久才能凝聚成些许的成就。这其中还要涉及很多的因素,比如:客观科学的学习态度,明理而且愿意教你的老师,和您同样执着而且善战的对手等等。
太极拳界乱象之二是:假、大、空。
某芳之流越演越烈,而且某芳之后还有某芳。这种令人作呕的视频,网上随处可见,而且让很多人津津乐道,乐此不疲!我从不否认太极拳的惊弹劲,因为生活中也多有此例。比如行走在路上的老年人,可能会被汽车突然的鸣笛声惊吓摔倒,这就是所说的惊弹。蒋老师在教学中,也经常给我们举这样的例子:站在悬崖峭壁旁的人,你只需大喝一声,他很可能就会应声跌落悬崖,因为突然受到惊吓才会出现这种惊弹的效果。但是对于习练太极拳的正常人,也能被人如同隔山打牛一样发出去,或者是被同一个很轻浮的动作屡发屡中,如同中邪一般,这不单单再叫做惊弹,还应该是荒诞!是无知!
诸如以上太极拳界之乱象,现实中更是缤纷复杂、奇观重生,在此只列举一二。长此以往,太极拳将不再是太极拳!太极拳的传承与弘扬无非只是一句空话,实则花草遍地,糟粕漫天,令人堪忧!然而要改变这种现状,绝非少数人能力而为之,需要全社会的太极拳传播者共同努力。首先,切忌盲目主观,盲目迷信名人,盲目崇拜老师。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都是传世经典。无论你是多大的腕,无论你是多么正宗的嫡传,一样不能违反拳谚,不能脱离理法,这都是太极拳的宝典,是需要世代流传的规矩,是检验太极拳法的准绳和法度。
太极拳能否健康传承,最关键的是广大为人师者、是名家们、是大师们。您的一言一行,无论是正面或者反面的影响都很大!教授别人之前,建议先关起门来,首先从经典拳谚和王宗岳《太极拳论》入手,来自我鉴定一下,看看自己练的拳是否合理合法?是否言行一致?首先做到严于律己,然后再去律人,于人于己,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文/田芸
“洪式太极”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ongshi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