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你,遇到挫折时会不会也有一种想打人的冲动?这很正常
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
当一起命案发生而凶手落网之后,凶手身边那些认识他的人,往往会觉得很惊讶。平时他看上去这么老实巴交、亲切善良,为什么会做出如此伤天害理的事情呢?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因为他平时伪装得好,把所有人都骗过了。其实这个人都不知道多么危险和凶狠。
但真的是这样吗?
现在我们把事情的严重性降低,不去说哪些伤人或者杀人的事情,而是说一些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诸如堵车。
在拥挤的马路上,我们肯定会经常遇到一些行车不守规矩或者随意加塞的司机,因为他们的出现,很容易导致乱本混乱的交通,变得更加拥堵和混乱。
面对这种交通状况,你会不会因此而心生怒气呢?如果你有过驾驶的经验,你就会知道“路怒症”是很多司机的常态。
当这种“路怒”的情绪去到一定的程度,就算平时你多么温和、礼貌,你肯定也想暴骂那些不守规矩的司机;严重的,甚至会殴打对方。事实上,这样的新闻也是时常出现。
但其实,你平时并不是一个充满暴力的人,你上一次打架,也许是中学时候的事情了。但不知怎么的,遇到这种情况,你就会很想“痛扁”对方一顿。
为什么呢?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挫折——攻击假设”理论的核心内容了。
当人们遭受到挫折之后,攻击他人的意向会明显增强。如果这种挫折连续发生,没有及时得到排解,那么积压下去,就会转化为伤害他人的暴力。
比如,有些孩子要求家长为自己购买新玩具的愿望落空之后,他们常常会发脾气,不是摔坏家里的旧玩具出气,可以说,显现出攻击他人的攻击和行为了。
“挫折——攻击假设”理论
或许你会奇怪:什么样的挫折,才会导致我们产生攻击的行为呢?
1939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多拉德和米勒等五人在《挫折与攻击》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挫折——攻击假设”的概念。
他们认为挫折与攻击行为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即:挫折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攻击行为的产生总是以某种形式的挫折存在为先决条件。
该假说将挫折定义为“目标反应的受阻”。
至于挫折在多大程度上引起攻击行为,则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1,反应受阻引起的驱力水平;
2,挫折的程度;
3,挫折的积累效应;
4,攻击反应和可能受到的惩罚程度;
简单来说,如果你的某个目标受到的阻碍越不合理,带给你的驱力越大;挫折的伤害程度越高,而且还有不断积累的趋势。
同时你意识到攻击是可以采取的唯一的反应方式,觉得受到的惩罚无法吓怕自己,甚至并不在乎受到的惩罚,那么你攻击的倾向就会越是增强。
不过,挫折并不是总是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如果一些挫折是无意的,至少你是了解到是无意的,那么引起攻击行为的可能性就比较低。
例如你不小心碰掉别人的手机,如果你能够让别人感受到你是无意的,是不小心的,就能够降低别人这种攻击行为的产生。
好比说真诚道歉,认真赔不是等,是有效降低别人负面情绪的有效手段。
但如果一个人所遭受到的挫折是源自于有意的行为,或者就算源自于无意的行为,但别人却将这种无意变成有意,也会给我们带来“挫折——攻击”的心理。
例如别人的孩子在学校玩耍时不小心伤害到你的孩子,对方家长不仅不为此教育孩子,真诚道歉,还认为是你孩子的错,那么这种“无意”变成“有意”的行为,就会增强我们的负面情绪,激发暴力的行为了。
挫折并不会总是带来攻击
尽管有些研究表明,受挫的人比没有受挫的人,更具有攻击性。但并不是每一个经受挫折的人,都会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攻击行为的。
首先,很小的挫折并不会转化为攻击,在产生攻击行为之前,肯定会有一个最小的挫折量。其次,挫折导致攻击这种倾向,有时会迁移到其他方式去表达。
那些受挫,但并没有出现攻击行为的情况,通常有三个原因:
1,害怕受到惩罚;
2,找到更有利于解决问题的非攻击形式;
3,情绪转移;
这三个原因,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已经能够成为转移“挫折——攻击”的方式了。我们多数人都会因此这些原因,而减少自身的攻击行为。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想要经受到那些能带给我们攻击行为的挫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只有带来攻击情绪的挫折,我们才有可能转化为攻击行为。如果挫折并没有带来攻击情绪,自然就无法形成挫折感了。
一个人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无法获得他想获得的东西时,以及其最重要的信念、观点和态度受到挑战时,才会有挫折感。
一般情况下,我们普通人所遭受到的挫折,很难全部都被受到挑战。
只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情绪处理的能力,懂得让积压的情绪及时得到排解,思考用理性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除了偏激的人,我们大部分人都很难出现“挫折——攻击”这种行为的。
当然,就算我们不会这样做,也难保其他人不会这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尽量与人为善,就算你不喜欢对方,也不要去攻击、打压对方,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我们就能够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这不仅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也是一种对别人尊重的自身素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