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市中走出来的评书宗师——柳敬亭

盱眙市中走出来的

评书宗师——柳敬亭

马培荣

盱眙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南北通衢为善道重镇,东西漕渡为临淮要津。自隋唐运河通济渠凿成,汴淮相通;大明建立,更为帝王故里。而盱眙之城,更是舟车蜂涌、樯帆如林,商贾云集、行旅接踵,南来北往之人汇集于此,成就了盱眙经济和文化的繁华,时有“淮上金陵渡”、“江北小秦淮”之称。比如明朝末年,就从盱眙市井走出一位说书人柳敬亭,后来成为我国评书界一代宗师,在扬州称其为“评书鼻祖”,在泰州专门为其建有“柳园”。那么,柳敬亭与盱眙有什么样的渊源,是何时伫足于盱眙市井,又是如何学会说书,最后成为评书一代宗师的呢?请听我一一道来。

泰州落魄,逃亡落足盱眙县

柳敬亭(1587~1670年),原姓曹,名永昌,字葵宇,号逢春,扬之泰州人,祖籍南通余西场。明万历年间寓居盱眙近十载,并学会说书,技艺倾动市人。后成著名评话艺术家,自创评书汇集《柳下说书》8卷100篇存世。世称评话鼻祖、一代宗师。

“评书”又称说书、讲书、评话、讲古、鼓书等,是中国传统口说表演艺术,说书人身着长衫,单人或坐于桌后或立于鼓侧,一手持折扇或简板,一手持醒木或鼓棒,醒木一拍、盘鼓一敲,折扇一打开、简板一叮铃,便开口说来。其声情并茂,手舞足蹈,一声呵斥如惊雷响起,几句侬音似流水潺潺。在过去,无论是市井一角,还是村社逢集,只要说书人“摊子”一摆,众人便围将上来,有时是里三层外三层,说书场子也成了人气最旺、最为热闹的地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评书盛行,名段百出,像袁阔成的《三国》,单田芳的《隋唐》,王少堂的《水浒》,丁正洪的《西汉》,还有连丽如的《红楼梦》,田连元的《杨家将》,刘兰芳的《岳飞传》等,都是红极一时的好段子。袁阔成被誉为“评书大师”,甚至有“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之说。刘兰芳的《说岳全传》在电台广播,常引得万人空巷,争相倾听。

盱眙道通南北、河贯东西,行人往来,汇集于此。在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冬,盱眙街市上来了一个讨饭人,此人才十四五岁,面相丑陋,脸色黝黑,满脸麻子,土木形骸。此人便是柳敬亭。

其实,柳敬亭并不姓柳,而是姓曹,故籍南通余西场柳家巷(清嘉庆二十一年通州余西场《曹氏校正六修谱》),明万历丁亥(十五年,1587年),柳家巷的曹应登家得了一个胖小子,胖胖呼呼、白白净净、活泼可爱,一家人甚是喜欢,便给他取名永昌,字葵宇。幼年时的曹永昌天生好动、聪敏精灵。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五岁那年,永昌得了一场天花,差点送命。经过诊治,命保住了,但却落了个浑身疮疤、满脸麻斑。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孩一下子变成了丑陋无比的丑娃,曹家全家人心中像泼了一盆冰水——凉透了心。从此对永昌放弃了管教,七八岁时便和一帮顽皮孩童混在一起,打架斗殴、寻衅滋事。小小年纪却变得蛮横凶悍,打倒三个撞倒两个,刁钻无赖、蛮不讲理,沾染了一身恶习。后其父迁居泰州南门外曹家湾,永昌也随父落户于此,故又称其为“扬之泰州人”(吴伟业《柳敬亭传》,黄宗羲的《柳敬亭传》)。

永昌迁泰,却恶习不改,仍常滋事生非。万历二十九年,十五岁的永昌闯下了大祸,因犯重法,刑应当死,被官府张榜缉拿。泰州呆不下去了,曹永昌只得逃离故土、远走他乡,隐姓埋名、浪迹苏北,餐风露宿、乞讨为生,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再也不敢回到家乡。直到他八十多岁时,还对家乡念念不忘,曾写下“吾曾泪眼望余西,柳家巷口夕阳低”的诗句。

几经周转,曹永昌来到了盱眙。他觉得盱眙离泰州数百里,既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里,又处交通津渡要地,南来北往的商贾行旅络绎不绝、集众如云,自己一个小孩混在人群之中很不起眼,就驻足下来。

这次严重的打击使永昌尝到了人生最大的苦头,一些子使他懂事了许多。此时的他对过去的所作所为非常懊悔,很想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他发誓,从今以后,一定痛改恶习,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绝不再闯祸惹事。

刚到盱眙市上,他蓬头垢面、破衣烂衫,面色憔悴,再加上一脸的大麻子,更显龌龊丑陋。他手里捧着讨饭碗,腋下挟着打狗棍,身上穿着没有纽扣的破袄,用一根草绳系在腰上;趿拉着没有后跟的草鞋,在雪地里蹒跚,脚后跟冻得裂开了一道道口子。饥寒交迫,面黄肌瘦,甚是可怜。他白天沿街乞讨,吃饱了,就到前街后街去看热闹,到竹厂大街去听说书;到了夜晚,无家可归,只好露宿檐下。餐风露宿,苦不堪言。后来,当柳敬亭回忆起刚到盱眙的情景时,不无感慨地说:“吾在盱眙市上时,夜寒藉束藁卧,屝履踵决,行雨雪中。走之盱眙,困甚也。”(吴伟业《柳敬亭传》)

开始,曹永昌栖身在淮河边一个凉亭里,因河岸长着许许多多的大柳树,当年大诗人陆游来盱,写下《盱眙军翠屏堂记》时,就称其亭为“万柳亭”。如今,曹永昌来栖此亭,方得避风遮雨。同行者问其姓名,他也不敢告诉,只好打岔转弯、闪烁其辞。一天,他手抚柳树、牵着柳枝,想到自己尚被通缉,无家可归,连自己的真名实姓也不敢对人说,无奈地流下泪来。但人总不能无名无姓,得给自己起个名字啊。他想:这柳树、这凉亭对我有恩,不如就改跟柳树姓“柳”,敬慕此亭为名吧。于是,他对同行的人说:“哈哈,吾今氏柳,名敬亭矣。”便易名“柳敬亭”。从此,世上只有“柳敬亭”,再无“曹永昌”了。

柳敬亭虽是一张麻脸,“黧黑,满面疤瘤,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张岱《陶庵梦忆》)。钱谦益也说:“柳生敬亭,今之优孟也。长身疏髯,谈笑风生,臿齿牙,树颐颊,奋袂以登王侯卿相之座,往往于刀山血路、骨撑肉薄之时,一言导窾,片语解颐,为人排难解纷,生死肉骨。”(钱谦益《为柳敬亭募葬地疏》)但此人却一肚子鼓鼓囊,说话常惹人发笑、诙谐打趣,活泼俏皮、不讨人嫌,又勤快嘴甜、恭敬知趣,反而讨人喜欢。盱眙市人都呼其“小柳麻子”。

一夜,风雪交加,寒风刺骨,柳敬亭在风雪中蜷缩在一户酱园的屋檐下,几乎冻死过去。幸好酱园老板看见,把气息奄奄的敬亭抱进屋里,给他喂了粥汤,又换上棉袄,这才慢慢地缓了过来。敬亭感激涕淋,对老板说:“老板收下我吧,我有力气,能干活,只要给我吃住,不要工钱。”老板说:“我这里也没什么重活,你就帮着看看酱缸、拿拿笠罩,赶赶苍蝇、撵撵鸟雀就行,这里管你吃住,工钱也给你存着。”从此,柳敬亭便在酱园住了下来。

穷不泯志,苦学终成说书人

柳敬亭从小就喜好听书看书,即便四地逃亡,也没有忘记怀揣一册稗官(指古本演义小说)书本,有空就掏出来看,还一边看一边学着讲。白天,他经常到书场去听书,只要一听到“咯嘣嘣”的盘鼓声一响,便坐不住了。到了书场,便帮着为说书人打场子、搬凳子;一开场,便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聚精会神、听得入迷,还模仿说书人的声腔口吻、手势动作,悄悄地比划。中场歇息,便忙着给说书人端茶递水,还拿着破草帽帮着说书人收赏钱,深得说书人的好感。

一天,柳敬亭对说书人说:“我想拜您为师,请您教我说书吧!”说书人说:“我只是一个说书人,技艺还不精,哪能做师领徒啊!再说,别看这说书只是动动嘴皮、比划手脚,其实其中也有还不少奥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成的。拜师的事,以后再说吧。”虽然遭到说书人的婉言辞绝,但柳敬亭没有灰心,他还是天天前来听书,天天模仿学习。他想,认不成师傅,做不了徒弟,我就自己多听说书、多看书本,模仿师傅学着说书。他白天去场子里听说书人说书,晚上回来照着说书人说的自己再模仿着学说一遍。有时候,他到淮河边的万柳亭,坐在亭子里,对着淮河说书,把淮河水浪、过往舟楫当作听众。有时候回到酱园,来到院子里对着院子里的酱缸说书,把满院子的酱缸罈罐当作听众。到了晚上,他看老板一家都睡下,便乘着夜深人静,以凳子当盘鼓,用筷子当鼓槌,讲得是有板有眼、有根有节。开始心里没谱,又怕影响主人睡觉,声音很小。慢慢地对所说的书本熟悉了,情绪也投入了,声音也渐渐大了起来。就这样过了四五年。

一天晚上,酱园老板听到院子里好像有人说书的声音。他想:我这院子只有几十口酱缸,是什么人在这里说书,说的还真不错呢?于是悄悄起来,轻轻地走到院子中。只见院子里空空如也,在皎洁的月光下,柳敬亭一个人坐在凳子上,一手拿只筷子敲着桌子,一手拿着蒲扇轻轻摇动,摇头摆尾、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且说那武松武二郎来到景阳冈,远远看见山腰有个酒店,便提着哨棒,三步并作两步,直奔而来。那酒店门前飘着旗帘,上面写着斗大的‘酒’字,好像是闻到了酒香、看见了酒坛,更引得又饥又渴。武松便纵身一跳,进了酒店,左右环顾,却空无一人,急得募地一声大吼:呔……”这一声大吼,着实把老板吓了一跳,也震得院子里的几十口大缸罈罐,百十个盆碗杯碟,都跟着嗡嗡作响、叮铛有声。便对敬亭说:“你这书是说给谁听的啊?院子里连个鬼影都没有啊。”柳敬亭说:“老板您看,这满院的酱缸都戴着芦柴斗笠,这缸钵罈罐、盆碗杯碟,那都是我的老听众啊!他们都在为我喝彩呢!”老板这才知道这小伙子说书真是有了功夫了,便点了点头,说:“看你这样子,已经真得成了说书人了!我这小庙里可要出个大菩萨喽!”老板的肯定给柳敬亭很大的鼓励,也增加了他的自信。

一天,说书人染了风寒,老是咳嗽,到了书场又不得不说,只好坚持说起了《三国》里“刘先主大战袁公路”一段。这一段戏文柳敬亭比较熟悉,故事就发生在盱眙,在《三国演义》第十四回中有写,但是书中情节过于简略。他想,如果要是我说书,那就把这段改为“刘皇叔盱眙斩纪灵”,说发生在盱眙的故事盱眙听众一定最爱听,肯定会得到听众的认可,但一直没有机会说。

说书人连续说了一个多时辰,咳嗽越来越厉害,实在难以坚持,便想提前收场。这时柳敬亭走了过来,说:“师傅,那我来替您接着往下说吧?不能让听众失望啊。”说书人无奈,只好点点头。于是,柳敬亭坐上位置,接过鼓槌,“咯嘣嘣”盘鼓一敲,便开口说道:“刚才师傅说到,建安元年,先主刘备刘皇叔奉天子之诏,讨伐袁术,便带着关羽等一干人马,从徐州向南;袁术袁公路则从吴越引兵北上,两军会于盱眙君川之塬。”柳敬亭有意把“盱眙君川之塬”几个字错顿加重。此时,台下的听众窃窃私语:“是说咱盱眙吗?”“这仗在咱盱眙打的,得好好听听。”“刘备、关公还在盱眙打过仗,过去还没人细说过呢。”柳敬亭见大家都竖起耳朵,便一敲盘鼓,接着往下说道:“这君川就在咱盱眙城北,君山之麓、淮河之滨,乃一马平川、无遮无挡,正是摆阵拼杀的首选场地。刘袁两军各自安下营寨,次日双方列队、击鼓叫阵。袁公路遣上将军纪灵出战,刘先主派美髯公关羽迎敌。那纪灵乃山东鲁人,虎背熊腰、高大威猛,眼似铜铃、声如钟鼎,身如铁塔一般,使一口三尖大刀,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关羽乃运城名将,身长九尺,长髯赤面,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胯下追风赤兔马,手提青龙偃月刀。……”接着,便把二将如何策马上阵、你来我往,如何风驰电挚、火星迸溅,如何你劈我砍、你攻我挡,以及战场上旌旗飞舞、杀声震天,尘烟滚滚、天昏地暗的景象一一道来。一阵铿锵,一番狂飚;一语细述,一声吼叫,博得台下阵阵鼓掌、声声喝彩。有的说:“说咱盱眙的故事,好,好啊!”有的说:“这个仗打得也太精彩了,给,多给赏钱。”就连说书人也立起身来,连连赞誉。

听众散去,说书人叫住柳敬亭,说:“此段书你说的精彩,比我说得还好。说书要按本子,但要说好书,又不能拘泥于书本。其要无非就是八句话:主题不可变,细节可自编;主角不可改,配角可自添;章节须连贯,转换须自然;怀揣一本书,悠然说百年。这是我几十年说书的经验总结,我只能教你这些了。你现在很有长进,书说得很不错,有些方面已经超过我了。我老了,身体也不好,近期将回老家。以后,这个场子就交给你了,你就自己在盱眙市中说书吧!”柳敬亭跪在地上,向说书人叩了三个响头。

柳敬亭刻苦学习,博听强记,勤于练习,增删得益,书说的越来越好,在盱眙市中,已能倾动市人(黄宗羲《柳敬亭传》),成为盱泗一方知名的说书人了!

拜师学艺,游历江南到金陵

柳敬亭开始只在盱眙市场一角打场说书,后来越说越好,名气也渐渐大了起来,于是便来到俗称“盱城新街口”的老北头闹市区“六合同春”,在一家茶馆里说书。在馆子里说书比在场子里说书档次要高得多,且道具、说讲也不同:在场子里说书用的是“盘鼓”(用四根小竹竿支起的扁形小鼓)和“鸳鸯板”(两片半月形铜板夹在手指间敲击),着装也比较随便。而在馆子里说书用的是“止语”和“折扇”,穿的是大褂长衫,要讲究排场和着装。“折扇”大家都知道,但“止语”是什么呢?其实止语就是一块长方形的木块,用于敲击桌面发出声响,以提醒听众,也为渲染说书的气氛。帝王用叫“镇山河”,宰相用叫“金章”,文官用叫“惊堂”,武官用叫“虎威”,和尚用叫“醒木”,道士用叫“令牌”,私塾先生用叫“戒尺”,说书先生用就叫“止语”了。说书人拍过“止语”,听众就不兴说话、不许嬉笑,先生开始说书,听众开始听书了。

柳敬亭在茶馆说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一说又是好多年。前来茶馆听书者济济一堂、越来越多,茶馆人气甚旺,生意兴隆;有时座位不够,听者便站着听书;一场说完,听者还依依不舍,不愿离去。柳敬亭说书之名也是乡里皆知、传者甚广,就连对河的泗州,邻县的天长、来安、安宜、楚州,也皆知其名。开始,柳敬亭只会说些民间传说、鬼怪故事以及《三国》《水浒》,还有就是听师傅说过的一些本子。几年下来,柳敬亭觉得自己肚子里的货都快给掏光了。他不安于老生常谈、旧书重讲,得开辟新径、增长知识,提高技艺、百尺竿头啊。于是打听行情,听说云间(今上海松江)有位儒生莫后光,乃说书大家,尤以《西游》《水浒》等书,名气甚大,便想,我何不去拜莫后光为师,以长技艺呢?便惜别盱眙、专程南下,前赴江南、此去云间。

莫后光见柳敬亭性格豪爽,声音洪亮,机智灵活,演技颇佳,是个可造之才,便答应收其为徒。他对柳敬亭说:“说书虽是小技,但要能辨别故事中每个人物的性情,勾画神态,考证风俗,熟悉天下万物,要象春秋时楚国伶人优孟那样,以隐言和唱歌讽谏,方能使艺术臻于化境。”柳敬亭回到家里,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用心练习,反复推求。

苦练一个月后,柳敬亭便前往莫师住处,认认真真地把莫师交待的段子说了一遍。莫师听罢,对他说:“你这次说书比原来好多了,能使人欢乐喜悦、大笑不止了。很有进步,再加努力,必有提高。”

柳敬亭又苦练了一个月,来到莫师处请师傅指点,莫师又对他说:“你现在说书,声情并茂,能够使人感慨悲叹、痛哭流涕了。甚好甚好,再作努力,艺术要求是无止境的。”

又过了一个月,当柳敬亭再次来到莫师处,正准备开讲,莫后光做了个暂停的手势,赞叹地说:“你这次来说书,还没有开口,但是那种哀伤、欢乐的感情就先从你的眼睛、表情和举止上表现了出来,而且是淋漓至尽,使听众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你如此说书,其技艺达到了精妙的程度啦!你以此技艺行走天下,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能难得住你了。”

松江数月,柳敬亭在说书技艺上大有长进。此时,莫后光怕他浅尝辄止,每当柳敬亭有进步时,总要说:“说书贵在忘我,要将自己放进戏中、揉在书中,同情同感、同悲同乐。”在莫后光的精心传授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柳敬亭终成一位说书大家。(黄宗羲《柳敬亭传》)

离开松江,柳敬亭先后辗转于扬州、苏州、杭州、绍兴等大城市去说书,名声显扬于达官贵人之中。

明崇祯七年(1634年),李自成在晋地举义,打家劫舍、掠劫官府,号称“闯王”;关外的后金也改号“大清”,窥视中原,屡犯我境。北方战乱,人心惶惶,故而“士大夫避寇南下,侨金陵者万家”(吴伟业《柳敬亭传》)。柳敬亭闻之,便也来到金陵(今南京),在秦淮河畔设场说书。此时的金陵人文荟萃、百戏竟阵,各种艺伎、争奇斗艳。柳敬亭便以其精湛的说书技艺开场说书,且以最拿手的《水浒》开篇,在说书时又独辟蹊径,说的与别人不尽相同,既细致入微,又干净利落。比如说到“武松打虎”时,更是声情并发、讲做并用,让人身临其境。不多时,柳敬亭说书已在秦淮河畔名声大振。明清时期的十里秦淮最为繁华,公子王孙、名妓优伶集聚,幡帘招展、灯红酒绿,笙箫歌舞、纸醉金迷。时人张岱称:当时,南京有两个行情最旺的人:一个是秦淮名伶王月生,其女“面如建兰、风度高雅、才艺出众、吴歌楚舞”,“曲中上下三十年,决无其比也”,可谓行情之嘉。而另一个则是说书人柳敬亭。土木形骸的柳麻子竟然与绝世美女同为“行情最旺人”,可见柳敬亭说书之魅力了(张岱《陶庵梦忆》“卷五·柳敬亭说书”,“卷八·王月生”)。当时金陵城中许多有身份的人都想请柳敬亭去说书,以致要提前十天预约,还常常不得空。人们聚集在他家门外,迎接他的车子一辆接一辆。柳生所到之处,只要一开讲,座中之人全都一片惊叹。

柳敬亭说书技艺娴熟、风格独具,所说内容虽取之于现成的小说话本,但并不照本宣科,在表演时,对原文有很大发挥,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他以说表细腻见长,从说书艺术的特点出发,改原作内容,有增有删。在语言运用上,他不满足于平说,而是以轻重缓急制造气氛,以形象化的手法写人、状物。因此得到各界盛评。明代朱一是(崇祯十五年举人)在《听柳生敬亭词话》诗中言:

突兀一声震云霄,

明珠万斛错落摇;

似断忽续势缥缈,

才歌转泣气萧条。

檐下猝听风雨人,

眼前又睹鬼神立;

荡荡波涛瀚海回,

林林兵甲昆阳集。

座客惊闻色无主,

欲为赞叹词莫吐。

明末著名诗文家阎尔梅(1603~1679年)在《柳麻子小说行》盛赞其说书:

科头抵掌说英雄,

段落不与稗官同。

始也叙事略平常,

继而摇曳加低昂。

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1597~1689年)在《柳敬亭说书》中记载:

“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

“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找:增饰;截:删削)干净,并不唠叨。”

“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

柳敬亭立足金陵,不仅赢得了大量观众,还常常出入官宦之家。清代学者张岱还记道:柳敬亭“一日说书一回,酬银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在金陵,柳敬亭还广交朋友,经常往来的有明朝的官员、富商,还有“江左三大家”龚鼎孳、钱谦益、吴伟业等。就连侨居在金陵的明朝宰相、司马吴桥人范景文,太子太保、相国桐城人何如宠,也把柳敬亭引为上客。

高德超艺,技高一筹成宗师

柳敬亭生性刚直,待人处事,一概平等:即使对方是非常卑微低下的人,也一定会降低身份对待他,从来不会看不起人家;即使对方是身份显达的人,他也从不卑微,照样调笑戏弄,从不屈服。他曾主张改良政治,以挽救明王朝的危机,所以与“明末四公子”(陈贞慧、侯方域、方以智、冒辟疆)等文士常有交流。为揭露阮大铖勾结阉党、把持朝政的行径,崇祯十一年(1638年)由吴应箕起草了《留都防乱公揭》。当时,宦官阮大铖附庸风雅,常邀柳敬亭到其居所石巢园说书,而柳敬亭并不知晓阮大铖的底细根节。这天,柳敬亭和苏昆生正在阮大铖家作客,看到公揭,方知阮大铖的丑陋嘴脸,深受震撼,耻于与阮大铖交往,便“不待曲终,拂衣散尽”,曰:“宁可埋之浮尘,不愿投诸匪类。”从此割袍断席,再也不愿去石巢园说书。孔尚任在戏剧《桃花扇》中记有此事。

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煤山,吴三桂降清引清兵进关,京师顺天府(北京)为清人所占。明朝遗臣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年号“弘光”。柳敬亭与抗清名将宁南王左良玉结为知己,曾入军营支持其竭力抗清,维护南明王朝,并留于军营之中,与之日夕论《三国》、谈《水浒》,谋略战例,以说书鼓励士气,为其帮办军务,出谋划策,疏通关节,深得左良玉的信任,时称其为“柳将军”。来到南明朝都城南中(即南京),也是一如往常,独自安守往日的生活节度,对待老友的态度从未改变。

明末清初词人、骈文作家,阳羡词派领袖陈维崧(1625-1682年)曾写有一首《左宁南与柳敬亭军中说剑图歌》,歌云:

宁南嚄唶大出师,

军中百戏无不为。

浔阳战舰排千里,

夜阑说剑孤军里。

虎头瞋目盘当中,

其意自命为枭雄。

说时帐前卷秋月,

说罢耳后生悲风。

军中语秘听者死,

寂不闻声夜如水。

左坐一将军,

右坐一辩士。

辩士者谁老无齿,

魋颜摺胁丑且鄙。

得非齐蒯通,

乃是柳麻子。

此翁滑稽真有神,

少年趫捷矜绝伦。

青春亡命盱眙市,

白发埋名说事人。

宁南置酒军中暇,

爱翁说剑真无价。

横刀讵趣提汤烹,

洗足宁来踞床骂。

飘零大树蔓寒烟,

翁也追思一惘然。

西风设祭悲鼓越,

夜雨传神倩郑虔。

感恩恋旧缠胸臆,

故国无家归不得。

恶少王侯尽可怜,

三更镫火披图泣。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冒辟疆(1611~1693年)曾写《赠柳敬亭》诗,回忆了柳敬亭初入军帐,会于左良玉的情景。诗云:

忆昔孤军鄂渚秋,

武昌城外战云愁。

如今衰白谁相问,

独对西风哭故侯。

后来,左良玉因病死于九江舟中,阮大铖、马士英便谋捕柳敬亭,他只好出逃苏州一避。柳敬亭时常怀念旧友,回到江南还是念念不忘。酒酣之时,他常常带着酒意,对人说起过去在左良玉身边时的事情,总会抽泣流泪,闻者无不泪下。

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屠城扬州,兵临江南,南京城陷,弘光帝朱由崧被执身亡。逃亡在苏州的柳敬亭,此时所积资财已经全都花光,又象昔日一样身无分文、一贫如洗,穷困潦倒、贫困至极,为了生活,年已花甲的他只好又开始走上街头,重操旧业、说起书来。

柳敬亭经历了明亡清兴的战乱过程,深感灭国之痛楚、流离之艰辛,因而他把自己的经历、见闻、爱憎、悲愤都融于所说书中,使书词中补充了大量现实社会生活的元素。对此,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宗羲(1610~1695年)在《柳敬亭传》中写道:“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滑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在声形表现形式上,熟知“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他在说书中形成的这些特点,一直为后世评话艺人所仿效。

在苏州说了一段时间,以后又到常熟、南京、扬州、清江浦等地,还回到刚刚学习说书时的老地方淮南盱眙,辗转说书十多年。至顺治十三年(1656年)春,已经69岁高龄的柳敬亭为生活所迫再到松江(即云间),在苏松太镇提督马逢知处任军幕,但他不愿为清朝入仕,所以郁郁而不得志。勉强过了三年后,已过过古稀的他离开军中,再回南京寓居。

康熙元年(1662年),柳敬亭于淮南时曾随漕运总督蔡士英北上至京都北京,演出于各王府之间,和官僚政客接触频繁,有相当影响。清代著名诗词家、礼部郎中曹贞吉(1634~1698年)在所著《珂雪词》书首附录词话载:“柳生敬亭以评话闻公卿,入都时邀致接踵。……敬亭名由此益重。”后于康熙四年(1665年)又乘舟沿运河南返,经淮安至扬州。第二年又到安徽庐州,后仍回南京说书。有资料显示,柳敬亭还曾一度寓居济南,在此说书,并将“犁铧调儿”传于济南,成为风靡山东的“梨花大鼓”,清代诗人戚牧(1877—1938年)曾写过一首诗可以证实,其诗云:

谁掇檀槽唱后庭,

瓢儿肥菜色青青。

兴亡一例归平话,

哭煞济南柳敬亭。

清初文学家余怀(1616~1696年)在《板桥杂记》记道:柳敬亭“年已八十余矣,间遇余侨寓睡轩中,犹说‘秦叔宝见姑娘’(的书段)也。”至康熙七年(1668年),清初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翰林院孔目张潮(1650~?)在青年时编撰《虞初新志》,其中选有明末清初著名诗人、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吴伟业(1609~1672年)的《柳敬亭传》,当时还在席间见到过柳敬亭,此时的柳敬亭已经82岁高龄了。

晚年的柳敬亭生活极为穷困、倍显凄凉,但是他没有被贫困所击倒,而是坦然面对。柳敬亭回顾平生,万分感慨,便撰《道箴》一首,道出自己为人、为事、为友、为师、为仁、为义的人生准则,很有理性,可作铭言:

不卑不亢气象,半今半古衣冠,

毋早毋迟时候,疑人疑我悲欢。

如有如无调笑,或短或长盘桓,

可歌可泣情节,劝仁劝义心肝。

谋食谋衣技艺,无荣无辱生涯,

入画入诗语句,克勤克俭行为。

解闷解颐嬉笑,惊心惊胆颠危,

或后或先同道,如师如友相随。

吴伟业(梅村)说柳敬亭“再贫困而意气自如”,在《柳敬亭传》中记载了老年落魄的柳敬亭的乐观坦诚之言:

或问之(如此落魄穷困),(柳生乐而答)曰:“吾在盱眙市上时,夜寒藉束藁卧,屝履踵决,行雨雪中,窃不自料以至于此。今虽复落,尚足为生,且有吾技在,宁渠忧贫乎?”

吴伟业还专门写有一首《沁园春》以赠柳敬亭,说他就像一株大柳树,柔枝劲杆,倔强挺然,尽管风初雨打,还是春来绿叶缠枝发,柔絮风吹白满头。词云:

客也何为,八十之年,天涯放游。

正高谈拄颊,淳于曼倩,新知抵掌,剧孟曹丘。

楚汉纵横,陈隋游戏,舌在荒唐一笑收。

谁真假,笑儒生诳世,定本春秋。

眼中几许王侯。记珠履三千宴画楼。

叹伏波歌舞,凄凉东市,征南士马,恸哭西州。

只有敬亭,依然此柳,雨打风吹絮满头。

关心处,且追陪少壮,莫话闲愁。

在柳敬亭晚年时,冒辟疆又与之重逢,在恭恭敬敬地听了他所说评书之后,又写了一首诗相赠与柳敬亭,诗云:

游侠髯麻柳敬亭,

诙谐笑骂不曾停。

重逢快说隋家事,

又费河亭一日听。

诗赞柳敬亭髯须、麻脸,有游侠之风,说他说书诙谐,喜笑怒骂,感情十分投入。以借演说《隋唐演义》故事,借古喻今,怀念大明王之情。

柳敬亭说书60余载,漂泊人生,辗转各地,南达杭绍,北至京师,西到武昌,东至云间,周游大半个中国,名重一时。但他大半生却没有传徒,直到了晚年才收江都人居辅臣为徒。居辅臣是柳敬亭的唯一弟子,从康熙二十七年(1698年)起开始在南通说书(王勤《江都评话艺术》),康熙后期还曾到福州双门楼授徒传艺,并形成如今的“福州评话”。至今福州人仍尊崇柳敬亭为“福州评话祖师”(方民忠《千万别弄丢了福州评话》)。

康熙十年(1671年),己是风烛残年的柳敬亭自北南归,际遇不佳,晚景凄凉。好友钱谦益撰《为柳敬亭募葬地疏》文,以募他人之地营葬其“溘死逆旅”的儿子,并为作为柳敬亭本人的墓地,文曰:“三山居士谋人地以葬其子,并为敬亭营兆域焉”。次年(1672年),八十六岁的柳敬亭高寿终,其卒年与吴梅村(即吴伟业,1609~1672)、周亮工(1612~1672年)同年。柳敬亭逝世后,归葬南通余西场南曹氏祖墓地(曹洪江《余西古镇曹氏研究》,任焕文《笔记》)。

柳敬亭所说评话,除了长篇的《两汉》《楚汉》《三国》《隋唐》《水浒》《西游》等,还有自己创作的短篇评书数百篇。柳敬亭去世的前一年,曾由当时的文人好友将其短篇评书收录整理,集8册100篇,书名《柳下说书》,刊于乾隆十年(1671年)。据刘禺生《世载堂杂忆》云,此书“篇中字句,多有方密之、冒辟疆、钱牧斋、吴梅村、吴次尾集中的常用之口吻。因而知此书必经当代文人过目,润色涂改而成。”并称“此乃一孤本奇书也”,曾被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国学大师黄侃先生(1886~1935年)收藏。

柳敬亭是说书界的一个传奇,吴梅村(吴伟业)、黄宗羲均为其作传,其中黄宗羲写的《柳敬亭传》还被编入了我国中学语文教材。柳敬亭逝世后,被尊为“中国评书鼻祖”“一代宗师”“书坛禅宗”;在泰州,专门建有“柳园”“柳公祠”和“饮香书场”,还建有“柳敬亭生平事迹展览馆”“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等。著名相声艺术家姜昆题写的“评书评话,瑰宝流芳”、四川评书艺术家徐勍题写的“书坛禅宗”就立在博物馆门前;苏州评弹大师马如飞撰写《道训》以为赠,今立于博物馆院内。

2020年是一代宗师柳敬亭逝世348年,作为他曾在此渡过最艰辛岁月,并在这里初学说书、成为知名说书人的奠基启梦之地——盱眙,今天重温此段史实,更为盱眙的包容宽度、历史文化的厚重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附】:关于柳敬亭的古文三篇

1、吴伟业《柳敬亭传》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盖曹姓。年十五,犷猂无赖,名已在捕中。走之盱眙,困甚。挟稗官一册,非所习也,耳剽久,妄以其意抵掌盱眙市,则已倾其市人。久之,过江,休大柳下,生攀条泫然。已抚其树,顾同行数十人曰:“嘻!吾今氏柳矣!”

后二十年,金陵有善谈论柳生,衣冠怀之,辐辏门巷,车常接毂,所到坐中皆惊。或问生何师,生曰:“吾之师乃儒者云间莫君后光。”莫君言之曰:“夫演义虽小技,其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万类,不与儒者异道。非天下至精者,其孰与于斯矣?”柳生乃退就舍,养气定词,审音辨物,以为揣摩。期月而后请莫君。莫君曰:“子之说未也。闻子说者,欢咍嗢噱,是得子之易也。”又期月,曰:“子之说几矣。闻子说者,危坐变色,毛发尽悚,舌挢然不能下。”又期月,莫君望见惊起曰:“子得之矣!目之所视、手之所倚,足之所跂,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此说之全矣!”于是听者傥然若有见焉;其竟也,恤然若有亡焉。莫君曰:“虽以行天下莫能难也!”

已而柳生辞去,之扬州,之杭,之吴。吴最久。之金陵,所至与其豪长者相结,人人昵就生。其处己也,虽甚卑贱,必折节下之;即通显,敖弄无所诎。

未几,而有左兵之事。左兵者,宁南伯良玉军。噪而南,寻奉诏守楚,驻皖城待发。宁南尝奏酒,思得一异客,乃檄生至。进之,左以为此天下辩士,欲以观其能,帐下用长刀遮客,引就席,坐客咸震慑失次。生拜讫,索酒,诙啁谐笑,旁若无人者。左大惊,自以为得生晚也。

阮司马怀宁,生旧识也,与左郄而新用事。生还南中,请左曰:“见阮云何?”左无文书,即令口报阮,以捐弃故嫌,图国事于司马也。生归,对如宁南旨,且约结还报。及闻坂矶筑城,则顿足曰:“此示西备,疑必起矣!”后果如其虑焉。

初,生从武昌归,以客将新道军所来,朝贵皆倾动;顾自安旧节,起居故人无所改。逮江上之变,生所携及留军中者,亡散累千金,再贫困而意气自如。或问之,曰:“吾在盱眙市上时,夜寒藉束藁卧,屝履踵决,行雨雪中,窃不自料以至于此。今虽复落,尚足为生,且有吾技在,宁渠忧贫乎?”乃复来吴中,每被酒,常为人说故宁南时事,则欷歔洒泣。既在军中久,其所谈益习,而无聊不平之气无所用,益发之于书,故晚节尤进云。

2、黄宗羲《柳敬亭传》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亡何国变,宁南死。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

3、张岱《柳敬亭说书》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槃,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

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勃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着色,细微至此。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呫哔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齚舌死也。

柳麻子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故其行情正等。

【参考文献】:

1、吴伟业(梅村),《柳敬亭传》

2、张岱,《陶庵梦忆·柳敬亭说书》

3、孔尚任,《桃花扇》

4、黄宗羲,《柳敬亭传》

5、沈龙翔,《柳敬亭传》

6、曹邦庆撰修,《曹氏校正六修谱》

7、王筱堂,《柳敬亭的故事》

8、曹洪江,《余西古镇曹氏研究》

9、孙会沅:《<桃花扇>中柳敬亭其人其事》

10、阚新华:《扬州评话的开山鼻祖——南通州人柳敬亭》

11、汪维寅:《评话宗师柳敬亭》

12、刘成禺,《巾箱留珍本<柳下说书>》

13、王勤,《江都评话艺术》(扬州江都)

14、曹洪江,《余西古镇曹氏研究》

15、明府城博客,《湖畔寻找柳敬亭》

16、方民忠,《千万别弄丢了福州评话》

(0)

相关推荐

  • 评书大家柳敬亭,说书界祖师,一天只说一次,要价一两白银

    南京市秦淮区东水关市民广场的雕塑,左侧听众右手中的折扇被偷.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东水关广场. 评书大家柳敬亭的雕塑,长凳上的三位书迷聚精会神地倾听着. 群雕说书人柳敬亭的右手被锯. 李伦速写画作 ...

  • 诗话泰州 | 钱谦益《左宁南画像歌为柳敬亭作》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左宁南画像歌为柳敬亭作 清·钱谦益 白衣残客哭江天,画像提携诉九泉. 舌端有锷肠堪断,泣下无珠血可怜. 柳生柳生吾语尔,欲报恩门仗牙齿. 凭将玉帐三年事,编作 ...

  • 江苏泰州 | 千古雅韵尽风流,泰州“食”光慢

    通泰之州 长江北岸,凤城河畔. 一泓碧水绕城郭.河上游船画舫交错,河两岸杨柳依依,亭台楼榭相互交错,一幅宁静致远的美景.这里是泰州. 自古以来,这里是紧靠长江的"鱼米之乡",又是盐 ...

  • 乔欣新剧开播,圈中好友帮忙宣传,可白敬亭的另类举动却被吐槽

    本文由明星粉丝团作者芦笙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近日,乔欣和胡一天共同合作的新剧<小风暴>开播了.对于这部剧,其实大家的期待值都很高,因为乔欣和胡一天拍吻戏的花絮实在是太甜了,而且这俩人在 ...

  • 坚持在诗歌中走邪路

    浪子磨刀啸长夜,狂客扶剑舞秋月. 誓将再摇英雄旗,挥戈直上荡天阙. 妓女走出妓院 宿舍在校外 出门几步,有处妓院 与医务室隔墙毗连 今早去上课 见一妓女走出门来 她走得坦荡 走得面无表情 晨风拂着死兽 ...

  • 每天,给你祝福,祝你在绚丽的晨光中走好每一天,早安

    每天,给你祝福,祝你在绚丽的晨光中走好每一天,早安

  • 震荡市中的投资原则

    总结历史走势,可以发现股市形成震荡行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市场消息集中出现的影响.影响市场的各种重大因素在短期内集中出现,导致市场运行的变数骤增.特别是利多与利空的消息在较短时间内同时出现,使 ...

  • 6首唐诗,看孟浩然从诗中走出的轨迹!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兴象"创作的先行者,他的诗中充满了生活的美好怡然.千年过后,我们只能从他的文字中,体会当年的美好--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 ...

  • 震荡市中的 “定心锚”如何找?按这两个思路选公募,错不了!

    牛市让人兴奋,而牛市又是短暂.有投资者感慨"猫一天狗一天"的震荡行情才是市场的常态.全市场几千只公募基金,哪些在震荡市中能抗住波动?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震荡 ...

  • 韶关云门山 || 汝城90人雨中走玻璃桥

    文|何优秀  图|许国云 林续文 郭应华 邓朝阳 小明                                  云门洞开起岫云,                               ...

  • 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雨中走玻璃栈道!

    □▼●文|图何优秀   □▼●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引自蝶恋花    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玻璃桥的开放,不仅吸引着本地人蜂拥前往,在5.1节正式对外开放其间,也吸引着广大旅游爱好者呼朋唤友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