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笔顺趣谈
瓜瓜君在录制硬笔书法微课时,写到“上”字,笔顺是这样的:
微课上线后,有购买的朋友反馈说:“老师,您的字很漂亮,我们要好好练习。不过,我女儿说您写的'上’字的笔顺,和学校老师教的不一样。学校老师教的是
。”
我说:“这个正常,因为有的字的笔顺,本来就不是固定一种的。”朋友说:“可孩子们要考笔顺,如果试卷上按照您的写法答题,会丢分。”
我说:“微课里我也有讲过,练书法时,可以按我的思路来。考试时,就按学校老师教的答。”
我的思路是:笔顺是有规则的,但某些字,不能机械地受制于现有规则。要看看前人怎样写,也要考虑是否可以变通。就如“上”,先写短横或先写竖,在我看来,都可以。比如:
王羲之
赵构
赵孟頫
从运笔轨迹看,只有赵孟頫是先写竖。不过,赵孟頫也有先写短横的例子。
可是,这样貌似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于考试不利。本来,学生只接受了学校教的那种笔顺,经过我这一洗礼,见识面是拓宽了,但也增添了负担。就算我叮嘱他,考试时按照学校教的答题,可万一他搞混了我教的和学校教的,那还是会丢分。可是,丢分的责任,好像不能由我来负。
我觉得,笔顺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并不小,有必要探讨一下。
笔顺的内涵,或者说笔顺的意义是什么?从实用上说,是为了书写的便利。从审美上看,是为了汉字的美观。不管实用还是审美,都有个书写节奏的问题。笔顺合理,书写节奏就跟着合拍,写出来的字自然会美观。“上”字呢,先写短横,在实用和审美上都没毛病。
不妨再看几个字:
王羲之
赵孟頫
左半边,三种写法的笔顺都不一样。大家自己体会哪种比较舒服。
陆柬之
赵孟頫
陆柬之的,有可能先写一个“甲”,再写两横。也可能写完所有横,最后写竖。赵孟頫是先写完所有横,最后写竖。大家体会一下,哪种更顺手。
王羲之 彼
苏轼 坡
赵孟頫 波
蔡襄
米芾
赵孟頫
以上基本选的都是古人的行书,因为行书容易看出笔画运行轨迹。楷书当与行书笔顺一致。
我举这些字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学校教的就是错误的。学校教的,可能也有它的理由。我只是想说,你看,原来这些字在古人那里是这样写的。古人的写法,可能更容易让人把握到书写节奏,更合理。如果学生在答笔顺题时,跟古人暗合,跟学校教的不一致,换作我是阅卷老师,我不会扣分。
因此,作为老师,我们是否对笔顺有稍微深入一点的认识?虽然它看起来是很浅显的知识,浅显到几乎算不上知识。笔顺,是为书写节奏而存在。不同的节奏产生不同的效果,有时,它们没有好坏之分(这样写那样写都可以),比如“上”字。有时,则能见出高下(而不是对错),比如“皮”字。学生没按合理的笔顺写,最坏的结果,是把字写丑了,但没写错呀。
笔顺虽有活动的余地,但也不能越界。比如有的孩子写“口”,直接画一个圈,这就不好了。高年级的小孩会狡辩,说他写的是行书、草书。我不反对学生写行书、草书,可“口”的草书也并不是画圈。比如你写一个“知”,它的行、草书是这样的:
王羲之
孙过庭
哈哈。
这篇小文,我是想借笔顺说明,非对即错的思维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慎用。学生在答题时,没有按老师教的答,老师最好不要那么干脆地打错号,而应该辨其优劣,究其原因,没准儿,你和学生都会有意外的收获呢。
不妨再延伸一下:
王羲之
颜真卿
古人写“莲”,大都是半包围结构。我有个朋友,在大学教书法。有一次,粉笔字比赛,他点评时,顺手在黑板上写了个半包围结构的“莲”字,没想到学生不答应,说老师写错了。朋友辩道:“古人也就是这么写的,看上去美观些。现在的写法,草字头显得过宽。当然你们那样写,也没什么错。”结果学生根本不理会,一味说老师写错了、教坏我们怎样怎样。我朋友被吓住。后来怎样,我没问。这个事,我的感想是,这些大学生,有两点颇值得注意 :第一,他们对于汉字的审美,自小没有被培养起来。第二,他们不想听辩论,只想要标准答案,他们大约已丧失了思考力。非但自己丧失,也不许别个思考。第一点没啥可说的,没审美,就丑点嘛。第二点才是大问题。而这个大问题,可能是自小被“培养”出来的,因为,他们当年的小学老师,可能从未梦见过半包围结构的“莲”字。
所以我说,教小学生笔顺这件事,说小,也并不小。
最后,还是给瓜瓜硬笔微课打个广告:
瓜瓜斋硬笔书法录播课上线后,好评不说如潮,至少如涓涓细流,绵延不绝。有兴趣的朋友,请扫码购买。里面有课程介绍、免费试听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