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润燥 (一)

拒绝成长烦恼,直升医道殿堂。在这里,把脉我们是认真的!

今天咱们来谈谈药物的润燥!

中药润燥药性理论概述

药性的润燥性能,是对药物祛除燥邪或湿邪,以及治疗燥证或湿证的作用性质的概括,并用以反映药物对人体阴液变化的影响。自古以来,医药家在论述药物时,不仅强调其寒热、升降、补泻、有毒无毒之性及主治范围,亦常强调其性润性燥。如果忽略了药物的润燥之性,如同不分其寒热一样,也会导致不良的后果。因此,这一理论,亦是中药性能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药性润燥的历史源流

既然药物的性润性燥,是相对燥邪、湿邪,或燥证、湿证而言的。所以,该性能的产生,是与中医有关病因病理及辨证理论联系在一起的。

湿与燥,分别为六淫之一,其与风、寒、暑、火四者,在正常情况下台称“六气”,是自然界六类不同的气候特点。其异常的改变,或人体对气候的适应力低下,则成为致病之因。对此,《黄帝内经素问》论述颇多。如《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毛窍,在脏为肺。”;“燥胜则干……湿胜则漏泻”。指出了湿邪与燥邪致病的基本特点。

又如《至真要大论》说:“湿淫于内……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燥则漏之”。《六元正纪大论》说:“土郁夺之”,“水郁折之”等。进而指出了针对此二邪的治疗原则。这些有关论述,为药物润燥性能的总结,提供了理论依据,又提出了应用的需要。换言之,由燥邪引起的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枯燥或较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于结,燥咳痰粘等燥证,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枯燥或较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于结,燥咳痰粘等燥证,须用语润性质的药物或“润燥”法去治疗;而由湿邪引起的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沉及泄泻、水肿、带下、湿痹、湿疹等病证,须用性燥除湿的药物或“燥湿”法去治疗。

尽管这种思想一直指导着临床用药,但自《神农本草经》至唐代以前的本草,却只有某药主“燥渴”,某药主“湿痹”,某药“润泽人面”等涉及药性润燥特点的功用记载,而作为一种性能理论的概括,一直缺如。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将药物的性能特点作为分类药物的纲领,首开中药性能和功效分类的先河。其认为:“诸药有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此十种是药之大体,  而《本经》不言,后人末述,凡用药者审而详之,则靡所遗失矣。”明确指出药性有“湿”(即后世之“润”)与“燥”之分,且与药性补泻一样重要。书中同时还阐明“燥可去湿,即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湿可去枯,即紫石英、白石英之属是也。”陈氏将药之润性称为湿性,虽有欠准确;其列举的“去湿”与“去枯”药物,也不甚典型,但其对性能理论的发展,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自此以后,历代医药家对这一性能理论,不断加以阐发和补充,使之为世人熟知和更加重视: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将药物的性能特点作为分类药物的纲领,首开中药性能和功效分类的先河。其认为:“诸药有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此十种是药之大体,  而《本经》不言,后人末述,凡用药者审而详之,则靡所遗失矣。”明确指出药性有“湿”(即后世之“润”)与“燥”之分,且与药性补泻一样重要。书中同时还阐明“燥可去湿,即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湿可去枯,即紫石英、白石英之属是也。”陈氏将药之润性称为湿性,虽有欠准确;其列举的“去湿”与“去枯”药物,也不甚典型,但其对性能理论的发展,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圣济经》进而将此十种“药之大体”用以类方,又开创方书“十剂”分类的先例。并提出:“湿气淫胜,重满、脾湿,燥剂所以除之;津耗为枯,五脏瘦弱、荣卫涸流,湿剂所以润之。” 《儒门事亲》则说:“所谓燥剂者,积寒久冷,食已不饥,吐利腥秽,屈伸不便,上、下所出水液澄彻清冷,此为大寒之故,宜用于姜、良姜、附子、胡椒辈以燥之。非积寒之病不可用也。……若病湿者,则白术、陈皮、木香、防己、苍术等皆是,能除湿,亦燥之平剂也。若黄连、黄柏、桅子、大黄,其味皆苦,苦属火,能燥湿,此《内经》之本旨也,而世相违久矣;“所谓湿剂者,润湿之谓也,虽与滑相类,其间少有不同。《内经》曰:'辛以润之’,盖辛能走气、化液故也。若夫硝性虽咸,本属真阴之水,诚懦枯之上药也。人有枯涸、敲揭之病,非独金化为然,盖有火以乘之,非湿剂莫能愈也。”其对润燥类药物的举例,更为准确。

《本草纲目》又说:“湿有外感,有内伤。外感之湿,雨露、岚雾、地气、水湿袭于皮肉、筋骨、经络之间;内伤之湿,生于水饮、酒食及脾弱、肾强,固不可一例言也。故风药可以胜湿,燥药可以除湿,淡药可以渗湿,泄小便可以引湿,利大便可以逐湿,吐痰涎可以祛湿。湿而有热,苦寒之剂燥之;湿而有寒,辛热之剂燥之,不独桑皮、小豆为燥剂也。”;“湿剂当作润剂。枯者,燥也,阳明燥金之化,秋令也。风热佛甚,则血液枯涸而为燥病。上燥则渴,下操则结,筋燥则强,皮燥则揭,内燥则裂,骨燥则枯,肺燥则瘦,肾燥则消。凡麻仁、阿胶膏润之属,皆润剂也。养血当归、地黄之属;生津则麦门冬、括楼根之属;益精则煎蓉、构记之属,若但以石英为润剂则偏矣。”李时珍改湿剂为润剂,又言润可去燥,尤为妥贴。其对燥性药的认定,主要依据“湿去则燥”的原则,大凡除湿之药(如文中的胜湿、渗湿药、引湿药、逐湿药、祛湿药),皆有燥性;凡养血、生津、益精、润燥之药,皆有润性,不必拘于石英性润之旧论,均十分中肯。至此,药性润操之理论基本趋于完善。至于《本草纲目》谓“十剂”出自徐之才,则是干虑之一失。

清人石寿棠对药性润燥的性能十分推祟,其所著《医原·用药大要》中,分药物为润燥两大类,并对这一性能的临床意义颇有发挥。认为:“病有燥湿,药有燥润,凡体质柔软,有汁有油者皆润;体质干脆,无汁无油者皆操。然润有辛润、温润、乎润、凉润、寒润之殊;燥有辛燥、温燥、热燥、平燥、凉燥、寒操之异。又有微润、甚润,微燥、基燥之不同。大抵润药得春秋冬三气者多,得夏气者少;燥药得夏秋冬三气者多,得春气者少。燥药得天气者多,故能治湿;润药得地气者多,故能治燥。药未有不偏者也,以偏救偏,故名曰药,试举其大略言之。

辛润如:杏仁、牛劳、桔梗、葛根、细辛、前胡、防风、青苗、紫荒、百部、当归、川芍、桃仁、红花、芜蔚于、白艾、鲜石盲蒲、远志、鲜郁金、蜀漆、僵蚕、芥子、莱服子、苏子、莲白、生姜、豆鼓、葱白、芹菜汁、韭菜汁之类。

温润如:党参、高丽参、黄苗、甜冬术、灰蓉、构记、山英、菇丝、芦巴、巴哉天、桑格、金樱子、五味子、桂圆、大枣、胡桃、鹿茸、鹿角、鹿胶、羊肾、海参、淡菜、紫河车之类。大抵温润一类,气温,得天气多;质润,得地气多。受气比它类较全,且味多带甘,秉土之正味l,治阴阳两虚者,颇为合拍。   凉润如:干地黄、元参、天麦冬、西洋参、鲜石斜、女贞子、银花、菊花、鲜桑叶、蒲公英、知母、荷叶、竹沥、竹茹、竹叶、淡竹叶、芦根、白茅根、怀牛膝、川贝母、批把叶、瓜篓、花粉、海藻、昆布、柿霜、紫草、白花、梨汁、蔗汁、革养汁、露水、龟甲、鳖甲、牡蛹、决明、文蛤、海浮石、童便之类。

寒润如:石膏、鲜地黄、羚羊角、蚌水、猪胆汁之类。

辛燥如:羌独活、苏叶、荆芥、薄荷、营香、佩兰、香需、木香、香附、麻黄、桂枝、牵牛、芜花之类。

温燥如:苍术、厚朴、半夏(半夏虽燥其汁尚滑)、南星、蔻仁、砂仁、益智仁、破故纸、山檀、青陈皮、摈榔之类。

燥热如:附子、肉佳、干姜(肉佳、桂枝、干姜,质虽微润,究竟气厚)、炮姜、吴英、椒目之类。

平燥如:袄苔、琥珀、通革、茁仁、扁豆、山药(体微燥而精尚多)、甘草、神曲、炒谷芽、猪苔、泽泻、川牛膝、革蘸、苗陈、防己、豆卷、蚕砂、车前子、海金砂(车前子精汁颇多,但其性走泄,海金砂质微燥,二者在利水药中,尚不甚伤阴)之类。

凉燥如:连翘、棍子、霜桑叶、丹皮、地骨皮、钗石斜、滑石、寒水石、柴胡、升麻、蝉蜕、钩藤、槐米、积壳、核实、享苗子之类。

寒燥如:黄连、黄苹、黄柏、木通、苦参、金铃子、龙胆草、大黄、玄明粉、大戟、甘遂之。

本草体质,大略如此。

至用药之法,须知用意。……六气之中,寒湿偏于合,燥火偏于开。风无定体,兼寒湿则合,兼燥火则开……燥病治以润,不妨佐以微苦,以微苦属火,火能胜金也。湿病治以燥,不如治以淡,以淡味得天之燥气,功专渗湿也……

燥病当用膏滋,湿病当用九散。燥病挟湿,润药用炒,或用九散;湿病化燥,燥药用蒸,或用蜜九。”

以上论述,强调临床用药应当辨明药性之润燥,并要结合寒热等药物性能,分清其润燥之寒热甚微。主张以润治燥热之证,须兼用微苦清热之药;以燥药治湿证,不可但侍苦燥,须重视淡渗利湿。还指出,药性之润燥,是可以通过选择剂型及炮制等人为手段,予以增强或减弱。其对药性润燥的认识,具有代表性,也具有指导意义。

近代以来,药物润燥之性进一步与通便、止咳、止渴、滋阴、除湿、健脾等功效相融合,并直接突出这些作用的主要特点。在各类或各种药物之后的使用注意项内,药物的润(滋腻)燥偏性和寒热偏性一样,成为病证禁忌之首。而在总论性能中,则缺乏必要的论述。


、药性润燥的确定

如前所述,药物的性润或性燥,是相对于燥邪、湿邪或燥证、湿证而言的。对此性能的确定,自然应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以药物相应的功用为依据。其认定方式,与寒热药性、升降趋向等性能完全一样。
一般说来,具有生津止渴,养阴润燥,润肺化痰、止咳,润肠通便,滋补精血等功效,用以治疗津伤口渴,阴虚内燥,燥咳痰粘,肠燥便秘,精血亏耗等病证的药物,均具有漏润之性。反之,具有燥湿,化湿,利湿,化湿痰,祛风散寒,行气健脾,祛风湿等功效,用以治疗水湿内盛之病证者,多具有燥性。
《本草纲目》发展了《黄帝内经素问》的思想,认为化湿、引湿(利尿)、逐湿(泻下逐水)、祛湿之药,均应性焕,不仅苦燥者如此;而生津、养血、益精之药,则均应性润。同时,还比譬取类于自然现象,提出了“风药可以胜湿”之说,为后人广为引用,往往将祛风药与性燥相联系。风能胜湿的自然现象是普遍的,多风之处,湿物容易于燥,而谓祛风药性燥能胜湿则不尽然。绝大多数具有祛风功效的药物,如祛风散寒药、法风止痒药、祛风止痛药、祛风湿药、祛风化痰药、祛风止痉药,一般都有明显的燥性;但辛凉解表药,虽可祛风,其中桑叶、蝉蜕、牛劳子、菊花、葛根等,却无明显燥性或根本不具有燥性。不过,习惯上只是将羌活、独活、防风、寞本、白正、川苇、苍耳子等温燥性较强之物,视为风药胜湿的代表,并末包括桑叶、牛劳之类。总而言之,“风药可以胜湿”的基本出发点,是以药物功效为依据的,应当肯定。
此外,明代《医门法律·伤燥门》提出“秋燥”一证,系感受秋季燥气而发的一种热性病,并有凉燥与温燥之别。治此外燥之证,宜以轻宣之法,宣肺达邪;凉燥宜温宣,温燥宜清宣。自此以后,又往往将治“秋燥”的方药谓为“润燥”之物。如何廉臣说:“六气之中,唯煤气难明,盖燥有凉燥、温燥、上燥、下燥之分。凉燥者,燥之胜气也,治以温润,杏紫散主之;温燥者,焕之夏气也,治以清润,清燥救肺汤主之;上燥治气,吴氏桑杏汤主之;下操治血,滋燥养营汤主之。”(录自《重订通俗伤寒论》按语);当代若干方书,亦将杏紫散(由苏叶、杏仁、半夏、袄荟、前胡、桔梗、权壳、陈皮、生姜等组成)称为“轻宣润燥”剂。该方轻宣凉燥之邪,宣肺化痰之咳,实无漏润之性。故言本方“治燥”、“宣燥”则可,以其能“润燥”则不可。又桑杏汤中之桑叶,系与豆鼓同用,意在“宣肺透邪”,其润肺之功,有赖方中之沙参、梨皮;在清肺救燥场中,是以桑叶与批把叶、杏仁同用以“宣肺止咳”,其润燥之药,乃是麦门冬、阿胶等品。仔细推敲,谓此二方有润燥或润肺之功则可,谓方中桑叶、杏仁可润肺则不妥。由上可知,能治秋燥之药,并不尽是性润之药,有的只是其轻宣达邪之功在“秋燥”证中的特殊应用,宣将全方与方中药物的功效区分清楚,不可混为一谈。
除药物的功用以外,历来还将药物的性和味作为确定性能润操的依据。如谓“辛能燥”(《医经秘旨》)、“辛能润燥”(《汤液本草》),“苦入胃,其气燥”(《针灸甲乙经》)、“苦……养血,补阴”(《药品化义》),“苦以生津液”(《注解伤寒论》)、“苦以润燥”(同上),“甘润生阴”(《医学读书记》)、“甘……润肠,补气,补阳”(《药品化义》)、“甘能开、缓、渗”(《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乌梅)其味最酸……故食梅则津生者,类相感应也”(《本草纲目》),“咸润下”(《本草备要》)、“咸漏润”(《高压尊生书》),“淡药可以渗湿……湿去则燥,故谓之燥”(《本草纲目》)、“味淡……通气以润燥”(《推求师意》)。勿庸讳言,芳香辛温及味苦之药,其性多燥;甘咸或寒凉之药,其性多润。《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此乃利用辛味药之行散功用,开通滨理,使津液得以正常输布,从而间接达到“润肾燥”的效果,并非辛味药的主要特点,故“辛能润燥”不能反映辛味药的润操特性。苦能燥之说亦始自该论,但滋补及生津药中,亦有不少味苦之物,如沙参、麦冬、天冬、女贞子、生地、玄参、知母、天花粉等,因而又出现了“苦以生津液”、“苦以润操”等与“苦燥”相互矛盾的说法。前面石寿棠所列辛润、温润药中,不乏辛温之品;其凉燥、寒燥药中,亦不少甘咸寒凉之品。显而易见,药物的性润性燥,与其性昧、气臭之间,只是或然的相关现象,并非本质的联系。前人在论述这种关系时,均是就事论事,完全出于实用的需要。于此再一次证明:中药的各种性能,都是从一特定角度,反映药物作用的一种特性,相互之间,是并列的,平等的,处于同一层次,不能作为确定某种性能的依据。
药材质地的柔润或枯燥,也是前人认定药性润燥的依据。如《医原·用药大要论》所言“凡体质柔软,有汁有油者皆润,体质干脆,无汁无油者皆燥。”可为其典型例子。前人为了寻求药物奏效之理,立足于药材本身的特点,将质地与润燥之性相联系,其主导思想是积极的。实践也证明,润肠通便药之“润性”确与其有油相关。但将其作为确定药性润燥的依据,其可靠性恐还不及性味。因为药材的“柔软”与“干脆”,“有汁无油”与“无汁无泊”皆是相对的,难以截然区分。以植物和动物的鲜品入药,无不富有汁液,但决不是俱有润性。沙参、龟甲之类,其体干燥少汁,药性甚润;而巴豆、椒目、车前子之类,其体润而有汁有油,药性却偏于燥。再观石氏本人对具体药物的处理,亦未能真正按药材质地区分药性润燥,如将体质干燥,少汁少油之桑叶、菊花、红花、批把叶、海浮石等,归入性润之列;而燥性药中,如牵牛子、豆卷、草茁子、椒目等,又并非无汁无油之物。《药品化义》将药物质地的润燥,归入辨药八法的“体”项中,以之与药材的轻重、滑腻等相并列,并完全区别于药性之“义理”。这种作法,是十分可取的。
由于将药材质地的柔软性状作为认定其性能儒润的依据,导致一些常用药物的“润肺”等功效,成为不实之辞。如百部、紫荧、款冬花三药,在现代中药学中无不谓其“润肺止咳”之类,其含义与麦门冬、百合等药的润肺作用,显然不同。其实,在本草学中主要是认识这些药物虽为辛温或苦温之品,但无操性,仅此而已。如百部,《本草新编》谓其“不耗气血”;《本草正义》谓其“虽曰微温,然润而不煤,且能开泄降气,凡嗽无不宜之,而尤为久嗽虚嗽必需良药。”并不专主肺燥之咳嗽。紫范,《本草通玄》谓其“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药品化义》谓其“体润”;《本草正义》谓其“不偏于操”;《本草正》还认为:“劳伤肺肾,水亏金燥而咳喘失血者非所宜。”款冬花,《本草正义》谓其“开泄结气,定逆止喘,专主喘咳,性质功用,皆与紫苑绝似。……气味虽温,润而不燥。”均未言其功能“润肺”。性不偏燥之药,绝对不能等同于润燥之药,对此类表述有欠准确的功效术语,应加以订正。

三、药性润燥的临床意义

药性的润操,从一个新的角度反映了药物又一重要特性,使中药的性能理论进一步完善。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这种性能,可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并减少用药的偏差。
由于每个人的素体有特殊,脏腑的生理有差异,感受的邪气有区别,就是罹患同一种疾病,往往有的兼湿,而有的兼燥。治疗这些病证的药物,尽管主要功效一样,其所具药性,又可能偏于燥,或偏于润,其适应证候则并不完全相同。充分考虑和利用这种药性润燥之偏向,正好兼顾病证的燥湿,使药证完全相合,疗效可以提高。放同为解表药,有的燥性较强,可以胜湿,宜于外感夹湿之证;而有的无明显燥性或略兼润性,则宜于外感之燥证。同为补气健脾药,因性有润燥,主治互异。白术补脾胃而苦温燥湿,与脾喜温操之性相符,善治脾虚有湿者;山药补脾而养阴生津,可遂胃喜柔润之性,主治脾虚津亏之证。同为化痰药,亦有润燥化痰与燥湿化痰之分,应辨清燥痰与湿痰而选择使用。如此用药,一举两得,尽量发挥药之所长。否则,不是风去湿留,或助湿为害,就是愈伤其阴,其燥更甚。
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也要求认识药物润燥之性。干燥的季节、干燥的地区,性润之药较为常用,且用量宜稍大;即使可用燥药之证,亦多轻用、暂用。反之,在潮湿的季节、多雨的地区,性燥之品较为常用,其用量可稍大;对于当用性润之药,亦多轻用、暂用。只有掌握了药物的性润性燥,才能使这一用药原则落到实处。
掌握药物性能的润操,还可以使病证用药禁忌的内容更为充实。临床用药时,对于众多与治疗湿证或烘证无直接关系的药物,亦应了解其润燥之性,以避免围药性润燥不宜而带来不良后果。如温里药与补阳药,一般不是直接用以治疗湿证的,但其辛温香燥之性也是必须注意的。所以,在中药学各药物的使用注意项内,涉及其滋腻或燥性之弊者,尤数众多。
(0)

相关推荐

  • 天然燕窝------玉竹(葳蕤)

    今天不忙,趁早写一味药.首先感谢大家的分享和点赞,这几天粉丝数增长很快,么么哒!得到大家喜欢和支持,我就会更加有信心,把药材都写完   哈哈-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读者不但能给自己和家人做健康分析,也能 ...

  • 新安医学系列讲座(十一)(上)

    新安本草方药学术体系(上) 作者:王键, 黄辉,蒋宏杰 编辑:看云楼主人 校对:卜菲菲  新安医药学家传承发展本草方药学术,在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研究上做出了卓越性.奠基性的贡献.  一是立足临床, ...

  • 壮阳第一--------巴戟天

    心阳胃阳下达,至肾而蒸腾肾水,是为肾气.滋阴药多矣,然往往凉而降肺,锁水防失,通水道而充膀胱者多.今遇寒水,无阳而气化不足,为之奈何?附子静守不走,干姜入中焦,破故纸,葫芦巴入命门而收相火,非暖下焦之 ...

  • 浅谈中药湿敷疗法的操作与应用

    浅谈中药湿敷疗法的 操作与应用 概述 中药湿敷法是采用中草药煎汤或取汁后用纱布直接敷于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本疗法是在传统的中草药捣烂外敷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曾广泛流传于民间.本疗法属中医外治法的& ...

  • 浅谈中药用药的度

    陈博士按,中药用药的度是我们作为中医医生一生需要研究的学问,如何把握中药用药的度,一定要根据身体的体质来:如<黄帝内经>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就是要谨慎的了解身体的状况用药 ...

  • 浅谈中药作假

    写在前面 有小伙伴,在网上购买了冬虫夏草. 然后发现里面有的软,有的硬. 于是我们一起探究了是什么原因? 具体分析展示在图片上, 小伙伴们可以一起看一看, 如果有错误的地方, 一起指出讨论哦. 同时搜 ...

  • 浅谈中药循证之路

      循证药学是循证医学在药学领域的延伸,Phil Wiffen 教授在其<循证药学>一书中,将"循证临床药学"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将当前所得最佳证据运用于病人的治疗 ...

  • 浅谈中药“升降浮沉”理论

    "升降浮沉"理论起源于<内经>.经实践.认识之后,中药升降浮沉理论随之而立.针对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功能紊乱的病理变化,利用药物升降浮沉之性,进而治愈疾病.升降浮沉理论的创 ...

  • 浅谈中药治疗由皮质激素所致的副作用

    浅谈中药治疗由皮质激素所致的副作用:陈博士按,一些疾病都需要用到一些激素进行治疗,比如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激素的使用对于病情的控制有非常好的作用:但是长期的使用激素,也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使身体发胖 ...

  • 浅谈中药桂枝用药经验及剂量秘密,这4个要点分析桂枝,传承经典

    浅谈中药桂枝用药经验及剂量秘密,这4个要点分析桂枝,传承经典

  • 浅谈中药的煎服法

    浅谈中药的煎服法     聂明鉴 现在世界似乎掀起了一股绿色革命,如让地球绿起来,让社会更和谐.电脑绿色软件使我们更加便捷:中医药的绿色治疗使我们更加安全.在现代医学发展的今天,西药的毒副作用越发显现 ...

  • 浅谈中药免煎颗粒剂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王晓雯 1 什么是中药免煎颗粒剂 我们平时看中医,医生开的大多是汤剂.这种剂型大家都很熟悉,煎煮时间长,服用口感欠佳.而中药免煎颗粒剂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制成的,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