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解剖基础」终结章:小血管,大问题,重要的穿支动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诸君共勉!
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神经科医生,颅脑解剖基础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在这方面也走了很多弯路,经过不断地学习,笔者将颅脑解剖基础入门知识总结了下来,非常浅显易懂(神经大咖们的课程对于临床小白难免有点不知所云),希望对同仁们有所帮助。
  • 第3期:小血管,大问题,重要的穿支动脉
通过前两期的学习,相信您对颅脑解剖基础已经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最后一期的内容吧!

大脑后动脉之丘脑供血动脉

图1:丘脑的血供(图源程忻教授PPT)
1、核群及功能
丘脑构成三脑室的内侧面,上有“Y”字型的内髓板,内髓板上有中央核群,与意识有关。
其中,内侧核群及背外侧核群的功能不重要。
前核群功能:记忆力减退、痴呆(与海马有关);
情感障碍、智能、痴呆、语言(与额叶有关)。

2、血管分布及临床表现
上:神经精神障碍(额叶、海马),丘脑性失语(额叶)。
内:Percheron动脉同时为丘脑-中脑供血,它是丘脑穿通动脉的一种变异,当这一变异动脉闭塞时,将导致双侧丘脑的旁正中区梗死,典型的Percheron动脉梗死三联征为:
  • 垂直凝视麻痹(中脑中央导水管);

  • 意识障碍(脑干网状结构及内髓板中央核群);

  • 记忆障碍(额叶)。

象限盲(外侧膝状体)、偏身感觉障碍(外侧核群的腹后核)。

颈内动脉之脉络膜前动脉(AChA)

1、颈内动脉分为四段,如下图所示:
其分支有眼动脉(O)、后交通动脉(P)、脉络膜前动脉(A)、大脑前动脉(A,ACA)、大脑中动脉(M,MCA)。
图2:颈内动脉分支(图源程忻教授PPT)
2、AChA进入脉络裂以前的部分因行于环池内称为池部,进入脉络裂以后的部分称为脑室部,如下图所示:
图3:脉络膜前动脉(图源神经病学医学网)
AChA池部发出细小的分支主要供应以下区域(下图绿色部分):
①基底节区:内囊后肢后2/3、苍白球内侧部(下图示:豆状核由蓝色的壳核-ACA深穿支、黄色的苍白球外侧部-MCA深穿支、绿色的苍白球内侧部-AChA组成)、尾状核尾部(下图示:头-ACA深穿支,体-MCA深穿支)。
图4:AChA的供血范围(图源程忻教授PPT)
②视觉传导路:视束、外侧膝状体前外侧半和视辐射起始部。
③中脑:大脑脚中1/3、黑质。
④颞叶内侧面:梨状皮质、钩回、海马、齿状回等。
脑室部的分支形成侧脑室的脉络丛,与来自大脑后动脉的脉络膜后外侧动脉形成广泛吻合。
图5(图源神经病学医学网)
3、AChA供血区梗死
图6(图源神经病学医学网)
通常情况下,AChA本身的闭塞不能导致其供血区的梗死,只有当AChA的终末闭塞且侧枝循环不良时,才发生该区域的梗死。
因此,AChA供血区的梗死最常见于终末动脉供血的内囊后支,而吻合支丰富的其他区域(AChA与大脑后动脉发出的脉络膜后外侧动脉(图5)之间吻合支丰富)不易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4、AChA闭塞临床表现
锥体束(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视辐射及听辐射均在内囊汇聚通过。内囊后肢前2/3有皮质脊髓束通过,后1/3有丘脑皮质束、视辐射及听辐射的纤维通过。内囊缺血损伤后出现典型的对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同向偏盲,即所谓的“AChA综合征”。
图7(图源唐伟教授PPT)

大脑前动脉之回返动脉、

大脑中动脉之豆纹动脉

图8(图源程忻教授PP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