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居家笔记:活动半径
梁东方
疫情期间,封闭在家,足不出户,便尤其对既往那种随意可以去任何地方的行动自由心生向往。想原来那样可以在任何时间去任何地方的自由,自己并未充分予以利用。当然那样的自由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现实中的诸多不得不的因素时时刻刻对那样的可能性进行着约束:有没有钱,有没有时间,有没有先要做的事情,有没有心情,有没有那个意愿……每个人的自身情况不同,那样外在内在的约束也不同,每个人在这样的约束和自身意愿的平衡中,会形成自己习惯性的活动半径。
于是有一种说法,说是看一个人的活动半径,是判断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的标准。意思是活动半径越大,见识越广,生活质量也就越高。这样的标准未免绝对,其实只能是判断生活质量的一个侧面,一个元素。
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当然也包括乡村里的人,准确地说一块地域上的人,生活范围生活半径在多大的领域之内,其实早有定论。虽然只要不是被关押起来的罪犯,只要是不上班的时间,你有充分的自由,可以任意向任何方向走随便有多远。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少有人能经常性地超出半径一两百公里的范围。
这就基本限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他日常所见的景观、呼吸到的空气、接触的人和事情,都被圈在了这个空间里。时间长了,就很难不乏味,尽管大多数人实际上对周围的一切远非了如指掌,关键是没有在熟悉的景物里探索发现的兴致。多数人于是就选择了只在人群和建筑群中逡巡和流转的活动方式,上街购物,看电影逛商场,参加兴趣组织,参与运动,打牌打麻将,等等等等,都只是在同一个地方的街道和楼宇之间而已。
大多数情况是,每个人的日常天地实际上都不太广大,都基本在住家和单位附近的一片范围内,至多再加上运动场所而已。
这样,人总是有自己一个不由自主的生活圈子,见到的人、走过的路、活动的大致范围,一年下来,回过头来会发现,基本固定不变。这就是旅行令人向往的一个基础。
这种情况如果恰巧你居住的周围都是平原的话就更其严重,一望无际和哪里和哪里都很少区别的状态就更容易让人觉着重复了。这是为什么平原上的人们更愿意去山区玩,更愿意在山地的起伏里寻找与自己生活场景迥异的天地的重要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城市人有经济能力的人,过上一年半载就要出去旅游,坐上飞机一下子跑到几千公里之外才解气,才觉着新鲜和自由。看自然地理的纪录片就可以知道,世界上不管多么渺小的国家,从地球生物和地形的角度上说,从人文历史的角度上说,都值得一去,都值得一看。生活场景生活方式的新鲜之外,还有另一层意思:只有到达了一个地方,了解了一个地方,才会对这个地方的人和物免疫,才会更好地避免偏见。
我们这样环境在全国来说最差的重污染地区如此,那些风景看起来不错,空气质量也还好的地方的人,也如此。根本上说,这是源于人在地理环境中的熟练与压抑的二律背反,源于人对更广阔更新鲜的地理环境的本能追求,大致类同于性向吸引,暂时获得满足之后还会周期性地出现,不绝如缕,很难从心理上完全排除。这是人类的外在生活的一个结,只有同时建立属于自己内心的另外一个维度的精神上的空间,才可能相对缓解,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治疗。
有的人以自己的活动半径覆盖北上广为荣,有的人动不动就会飞往纽约和巴黎。但是他们在本地的活动半径,却只局限在市区里的建筑之中,从不到自然中去,到外国外地也还是建筑中景点里而已。
这样的活动半径大,其实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单纯以活动半径来判断一个人的生活幸福度是有着很大的欠缺的,还要看他在生活半径里的感受;即使不看感受,也要看在这个半径里的生活范畴的多样性。
当然,在同一半径上反复,在同一个生活模式下不改变,即使这样的生活之中有很多让人感到惬意愉快和适应的地方,也还是需要适时做出一点点改变,从这种既有的生活里暂时抽离出来一个不是很长的时间段。既为了去体验一下别的生活的可能,看看别的地方的物象人情,也为了在离开以后能更清晰地看到这种已经习惯了的生活的优点,使回来以后更加热爱。这大约就是过上一段时间最好就出一趟门的内在原因。
对于成熟的旅行者来说,旅行给人的观感与刺激,以及旅行就是对既有生活的改变这一事实,都成为去旅行的动力源泉;甚至连目的地本身也未必就是最大的追求了。
说了这么多关于活动半径与旅行的话,仅仅是因为身处封闭居家的状态里的回味与想象。一旦解封,一旦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不知道旅行还能在何种意义上成为自己可以付诸实施的美好计划。至少居家封闭的一切暂停,促使了思考本身。而人与万物的区别,其实不简单的是什么劳动工具的使用,更是思考。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间里,可以弥补现实处境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