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居家笔记:活动半径

梁东方

疫情期间,封闭在家,足不出户,便尤其对既往那种随意可以去任何地方的行动自由心生向往。想原来那样可以在任何时间去任何地方的自由,自己并未充分予以利用。当然那样的自由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现实中的诸多不得不的因素时时刻刻对那样的可能性进行着约束:有没有钱,有没有时间,有没有先要做的事情,有没有心情,有没有那个意愿……每个人的自身情况不同,那样外在内在的约束也不同,每个人在这样的约束和自身意愿的平衡中,会形成自己习惯性的活动半径。

于是有一种说法,说是看一个人的活动半径,是判断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的标准。意思是活动半径越大,见识越广,生活质量也就越高。这样的标准未免绝对,其实只能是判断生活质量的一个侧面,一个元素。

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当然也包括乡村里的人,准确地说一块地域上的人,生活范围生活半径在多大的领域之内,其实早有定论。虽然只要不是被关押起来的罪犯,只要是不上班的时间,你有充分的自由,可以任意向任何方向走随便有多远。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少有人能经常性地超出半径一两百公里的范围。

这就基本限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他日常所见的景观、呼吸到的空气、接触的人和事情,都被圈在了这个空间里。时间长了,就很难不乏味,尽管大多数人实际上对周围的一切远非了如指掌,关键是没有在熟悉的景物里探索发现的兴致。多数人于是就选择了只在人群和建筑群中逡巡和流转的活动方式,上街购物,看电影逛商场,参加兴趣组织,参与运动,打牌打麻将,等等等等,都只是在同一个地方的街道和楼宇之间而已。

大多数情况是,每个人的日常天地实际上都不太广大,都基本在住家和单位附近的一片范围内,至多再加上运动场所而已。

这样,人总是有自己一个不由自主的生活圈子,见到的人、走过的路、活动的大致范围,一年下来,回过头来会发现,基本固定不变。这就是旅行令人向往的一个基础。

这种情况如果恰巧你居住的周围都是平原的话就更其严重,一望无际和哪里和哪里都很少区别的状态就更容易让人觉着重复了。这是为什么平原上的人们更愿意去山区玩,更愿意在山地的起伏里寻找与自己生活场景迥异的天地的重要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城市人有经济能力的人,过上一年半载就要出去旅游,坐上飞机一下子跑到几千公里之外才解气,才觉着新鲜和自由。看自然地理的纪录片就可以知道,世界上不管多么渺小的国家,从地球生物和地形的角度上说,从人文历史的角度上说,都值得一去,都值得一看。生活场景生活方式的新鲜之外,还有另一层意思:只有到达了一个地方,了解了一个地方,才会对这个地方的人和物免疫,才会更好地避免偏见。

我们这样环境在全国来说最差的重污染地区如此,那些风景看起来不错,空气质量也还好的地方的人,也如此。根本上说,这是源于人在地理环境中的熟练与压抑的二律背反,源于人对更广阔更新鲜的地理环境的本能追求,大致类同于性向吸引,暂时获得满足之后还会周期性地出现,不绝如缕,很难从心理上完全排除。这是人类的外在生活的一个结,只有同时建立属于自己内心的另外一个维度的精神上的空间,才可能相对缓解,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治疗。

有的人以自己的活动半径覆盖北上广为荣,有的人动不动就会飞往纽约和巴黎。但是他们在本地的活动半径,却只局限在市区里的建筑之中,从不到自然中去,到外国外地也还是建筑中景点里而已。

这样的活动半径大,其实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单纯以活动半径来判断一个人的生活幸福度是有着很大的欠缺的,还要看他在生活半径里的感受;即使不看感受,也要看在这个半径里的生活范畴的多样性。

当然,在同一半径上反复,在同一个生活模式下不改变,即使这样的生活之中有很多让人感到惬意愉快和适应的地方,也还是需要适时做出一点点改变,从这种既有的生活里暂时抽离出来一个不是很长的时间段。既为了去体验一下别的生活的可能,看看别的地方的物象人情,也为了在离开以后能更清晰地看到这种已经习惯了的生活的优点,使回来以后更加热爱。这大约就是过上一段时间最好就出一趟门的内在原因。

对于成熟的旅行者来说,旅行给人的观感与刺激,以及旅行就是对既有生活的改变这一事实,都成为去旅行的动力源泉;甚至连目的地本身也未必就是最大的追求了。

说了这么多关于活动半径与旅行的话,仅仅是因为身处封闭居家的状态里的回味与想象。一旦解封,一旦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不知道旅行还能在何种意义上成为自己可以付诸实施的美好计划。至少居家封闭的一切暂停,促使了思考本身。而人与万物的区别,其实不简单的是什么劳动工具的使用,更是思考。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间里,可以弥补现实处境的缺陷。

(0)

相关推荐

  • 若为笼中鸟,一切皆对

    若为笼中鸟,一切皆对 文摄·罗西 必须自由的地方,我们装聋作哑不要:需要规则的地方,我们变本加厉地乱来. 自由不常在的地方,乱来就来了. 知乎上有两个妙答,关于如何反驳"现实点,这个社会就是 ...

  • “我女儿会给我养老,你给我钱就好”,婆婆的算计,得罪了女儿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周国平说:"在我看来,创造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乃是衡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的主要标准." 他这句话中的"创造",特指人在精神生活 ...

  • 你的麻烦半径有多大?

    朋友约吃饭,我刚好整装要回老家,就随口问了一句:我们那儿的特产你要啥,我给你带过来.朋友说:不必啦,我出门也不喜欢大包小包行李满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回他:你懂我.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做人的修 ...

  • 那些颜值逆天的犬舍我们真的做不来吗?

    很多人喜欢狗,愿意把狗狗作为事业融进自己的生活,但我们也常听到开犬舍的人抱怨,在国内开一家自己理想的犬舍有多不容易,说到开犬舍,一定有很多人不明白了,不就是租个地方养狗嘛,有什么难的?今天就给大家说说 ...

  • 思维惯性的陷阱,打败了绝大多数人!

    读者:大方老师,您有没有练过真气,有什么反应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冬季闭关三个月? 答:练过.反应也好,注意的也好,不出那本书.把书多看.我不知道那种地方.你怎么还是急于求成呢?越是求成 ...

  • ​活动半径被限制之后,什么才是越界外出的充足理由?(附今日疫情)

    由于存在新冠病毒的传播,地方警察和公共秩序办公室正在监控现有法令和法律的遵守情况.尽管某些地方已经或即将执行宵禁或15公里的活动半径的限制,仍然可以允许部分的人员流动,这些人必须如实提交重要的充分的外 ...

  • 自有其闲,自在悠然

    李睿奚 自有其闲世人何能不羡?日出之时洒上一瓢清泉,日落西山采一朵野菊,脚踩的是松软层层的黑土地,沁鼻的是阵阵花香.何为闲适?千人千色的东西罢了.每个人都能在这繁乱的都市生活中寻求自己的那一份,具体是 ...

  • 只要压缩到足够小,你也可以变成黑洞,能控制这么远的范围

    黑洞是这个宇宙最神秘,最恐怖的天体之一,充满了未知的色彩. 黑洞最神秘之处在于,它的超强引力能够让宇宙最快的光子都难逃其魔爪.因此,没有任何光能从黑洞附近掠过从而进入人类的眼睛,因此人类是无法从光学角 ...

  • 如果把你变成一个黑洞,你会有多大?

    最近,黑洞这种天体大火了一把,天文学罕见地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科学热潮. 黑洞这个天体,也让人们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心,它的各种特性,也被人们津津乐道.比如说,它有超强的引力,可以让宇宙中最快的光都无 ...

  • 封闭居家笔记:足不出户时候的想象

    梁东方 封闭居家已经21天了,深深地陷入到了足不出户的状态里. 古人的足不出户也许还是有一个院子的,甚至有的还会有前院后院,有菜地,有水井,有属于自己家的"百草园".在那样的家里足 ...

  • 石家庄笔记:封闭居家物象小记

    梁东方 封闭在家,不得不时时面对家里一应再熟悉不过的物品.除了书籍之外,还是那些直接带有生命气息的物象,更让人流连不去,可以倾注长久的兴致. 小杯喝茶之香 茶是带着满满的植物气息的东西,热水一泡之下便 ...

  • 第一行代码 学习笔记 活动

    第一行代码 学习笔记 活动

  • 疫情期间居家笔记:现代人何以不再以观灯为意

    梁东方 疫情期间封闭在家,养成了临窗而望的习惯.奇特的是,白天的街市上空雾霾依旧,甚至比禁足禁车之前还更严重.夜晚的城市,虽然噪音污染大大降低,但是路灯.广场灯.装饰灯依然亮如白昼,过度用光.光污染问 ...

  • 记疫情期间封闭居家的三件事

    梁东方 封闭居家期间,足不出户,基本上保持着一种紧张的精神生活状态.这里说的紧张,就是除了阅读书写之外,便只剩下必须的吃喝拉撒睡的时间了,尽量不做任何所谓休息式的闲散之状.没有电视,不看网络视频,更不 ...

  • 机电学院举办线上最美课堂笔记活动

    为了使同学们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意识到做笔记的重要性,5月11日-13日,机电学院举办线上最美课堂笔记评选活动. 机械制图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机电学子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材料19-1班的耿文静同学将 ...

  • 手机是否用于15公里活动半径监控?高危人群可在几周内接种疫苗,中国对世卫新冠调查专家发放签证

    卫生部门向罗伯特·科赫研究所上报了12497例新增感染,343例新增死亡.7天10万人感染率为166.6.7天R值为1.18. 自大流行开始以来,截止1月11日0时,德国累计感染人数为1921024例 ...

  • 封锁延长至1月31日,学校关闭,增加接触限制,发病率超200的地区活动半径限制在15km之内

    德国总理默克尔与联邦各州州长的新冠会议磋商进行了较长时间. 以下为最新达成的一致: 目前的封锁措施延长至1月31日.同时还要减少私人联系.新的文件中对私人聚会提出进一步的限制:私人聚会只允许一人和另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