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车型是否值得买?这四种人直接买,不要犹豫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出行的大趋势,这话一点都不假,政策在大力扶持,市场上的车型也让人眼花缭乱。考虑到实际的出行需求和用车情况,相比于纯电车型,插混车型(PHEV)是否在当下更加值得购买呢?

为了保护环境,人类对汽车排放的宽容度收紧远不会止步于此。随着节能减排的压力不断增大,电驱成本的不断下降,推广纯电动和混动成为必然趋势。

如果说纯电动/燃料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形态,那么从传统燃油车到纯电车之间,插混可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阶段。路一步一步走,饭一口一口吃。也就是说,很多国家的禁燃时间表,所禁止的也仅仅是纯燃油车而已,首先要实现全面混动化。

那么,插混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技术呢?和燃油车、纯电车对比,它有哪些独特的魅力呢?

简单来说,插混车型既有传统燃油车的内燃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油箱;也有纯电车的电池、电动机。在驱动方式上,插混车型的电动机和内燃机处于一个并列的关系,可以单独使用其中一个,也可以联合使用。

这样的驱动方式带来了三种截然不同的用车模式:发动机主导的燃油模式、电动机主导的EV模式、电动机和发动机协同配合的混合模式。

相比于燃油车,在电动机的助力下,插混车型的动力要高出一个档次,也就是俗话说的高级感。而且,插混车型还继承了燃油车的机械素质,营造出比电动车更强的可玩性。

通过引入电驱动,插混车型最终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优的油耗/排放以及驾驶性。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的税费减免,燃油车和插混车的价格最终十分解决,还能上绿牌,自然很受欢迎。

和纯电车对比的话,纯电车最大的烦恼就是冬季续航问题,很多车主在冬天连空调都不敢开,就怕被抛锚在半路。相比之下,插混车型在高纬度地区/寒冷季节有着天然的优势。

很多人买车的一大需求是假日里带着一家人去自驾游。虽然现在纯电车的续航里程增大不少,但充电设施还不完善,想要自驾游自由还是很难。插混车型很好地解决里程焦虑,毕竟没电没油了,都可以随时随地加油。

今年是国产插混动力的爆发年,多家车企纷纷推出了兼具动力、油耗、平顺和成本的混动系统。这对中国车企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这意味着在核心零部件方面,中国车企不会再被卡脖子,意味着欧美日韩老牌车企在燃油车核心部件上的垄断优势将荡然无存。

但是,插混车型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如果一台插混车型基于传统燃油车打造,大容量的电池会影响原有布局,还有增加的混动机构和电机, 必然会对车型产生一些影响,比如操控、悬架、空间还有安全等。

当下,许多车企推出的插混车型为了安装大容量电池选择缩小油箱容积,这实际上是对PHEV优势的阉割。因此,好的PHEV车型必然诞生于提前预想到PHEV规划的平台。

综合来看,受限于电池、电机、电控成本,纯电车呈现“两头热”的现象。10-20万的主力购车区间,未来将成为插混车型的主战场。毕竟它算是一个比较“全能”的车型,能够胜任各种场景需要,特别适合以下这四种人。

首先是日常工作通勤经常会遇到塞车,总是有续航焦虑的车主;其次是平时虽然比较宅,但经常不定期有出远门出游计划的人;然后是开了十多年燃油车,对传统车型依依不舍,但又想感受下新技术的车主;最后是拿不到燃油车指标,需要一张绿牌的。

如果是家里第一辆车,建议买插混;如果有车位安装充电桩,可以买比亚迪DM-i,同等价格动力经济性无敌;但不推荐买丰田混动,机械式的动力分配结构已经落后了,要动力没动力,油耗还不低;如果家里已经有一台燃油车,强烈推荐直接上纯电。

随着发动机、变速箱、三电和耦合技术的进步,插电混动进步非常明显,从阶段性产物变为真正解决消费者出行的利器。在电池成本大幅下降的背景下,综合考虑里程焦虑和用车成本,插混车型已经和燃油版售价相当,自然是更理性的购车选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