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面盆
“倒完水,把桶反扣转,快点,要走了!”班长指挥着一个正担着水进来的小战士。井在当村,从那里走过来,得好一阵儿。井深,早上担水的又多,那水真不容易提上来,由于得拽住绳子往上揪,当地人叫拔水。水斗子下了井,先左右撤一下,感到井绳一下坠,就是吃上水了,而后张开双臂两手交替着往上拔,拔满一担水得五水斗子,把水斗子上的井绳束好,挂上担杖,担起来往这个院里走,也得一会儿。
然而,老乡的水缸,趁走前一定要担满,这是八路军的一项规矩,小战士担水的时候,其余的战士在捆行李,还有两个正打扫院子。院子里有草屑灰土,战士们扫的扫,倒的倒,扫了院,收拾干净住过的屋子,顺便把院子里早乱放的东西也归置了归置。
集合号已吹响,部队就要出发了,他们在这个村驻了三天,三天里,稍稍休整了一下,学习了上面发下来的文件,明白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擦了抢,补了补鞋袜,现在,就要开赴前线了。
房东是一对六十多岁的老两口,听说他们要走,一个晚上也没睡好,这些兵,出来进去,迎头撞面,大妈长大爷短的,再好也不能了。让他们进正房里做饭,班长说,我们会做,不麻烦老乡了。南房里炕小,他们就搭上门板当床,做饭也在里面,只见他们开会时开会,唱歌时唱歌,饭是怎么做的——没见。用了柴草,高低要付钱,庄户人,种着地,不缺柴禾,“不能不要!”班长说“这是纪律”。
现在,娃们要上路了,三天了,那老两口真有点舍不得让他们走。
“班长,你让他们放下扫帚吧,既然有任务,就不留你们了,院子——我闲下来扫吧。”
“不行,大爷,担水扫院上门板,这是我们走到那儿也应该干的事儿呀。”
“对,门板上了没有?”
“上了。”
屋里屋外,收拾干净,一切都归置好了,战士们背起背包,枪横来搁在背包上,一条毛巾把胸前的两个背包带联住,枪带撩过头来,吊在胸前,两手拽紧。
“好了,快!快!立正,向右看齐!”战士们很快站成一排。老太太早就从屋里出来了,她不善言辞,特别是走南闯北的军人面前,不知怎么说才得体,只是上下嘴唇哆嗦着,许多要告别的话,就用这种表情全代替了。
“向大爷,大妈告别一下,出发——”
“好,好,大家走吧。”
这支小小的队伍出了大门就要和大部队集结去了。战士们刚出大门,两位老人突然想起,三天来,只见他们吃饭,没见他们用什么和面,可能人家带着面盆,可走时也没见那个人背包上有这个东西。
“站一下!,站一下!”那排战士都站住了。
“大爷,还有什么吩咐的?”
“你们做饭用的盆呢?别丢下。”
“大爷的盔子呢,洗了没有?”
“报告班长,洗了,还搁在了墙头上。”
班长说:“那不是么,墙头上呢。”
两个老人急得直跺脚:“孩子们,那是俺们多年不用的一个尿盔子呀,驻俺们的院,纪律再严,也该问俺借个盆,这叫人知道了,俺们这脸往哪儿搁呀。”
队伍离了村,马匹人影越来越模糊,翻上山岗后,溶汇在霞光晨风里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仍在顺风传来,没有消失,七十年后,这村里的人还在传诵着这个故事,他们说“早就猜出毛主席会得天下,看人家当年领导的那支队伍……”
(采风地点:杏园乡,岗里村。)
文字编辑:王志秀 图文编辑:侯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