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须尽快熟识每一位学生

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    张建国(226500)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说是学期都到中途了,还有学科教师不认识自己的孩子。更有甚者,一学期都快结束了,家长想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时,极少数教师听到了名字,居然不知道是哪一位学生。也经常听到很多学生夸赞,说是班主任×××、××学科教师真厉害,开学还不足一个星期,就能够不用半点犹豫,叫得出班级里每一位学生的名字。

由此我想到,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学科教师,在接手或任教一个新班级后,都应该尽快熟识每一位学生。这是所有教师应有的基本能力,也是优秀教师的共同属性。

其一,教师尽快熟识每一位学生,有利于缩小师生心理距离。学生刚入学或才到一个新的班级,对班主任、各学科教师既充满新奇,又感到陌生。教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熟识学生,亲切地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在惊喜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在乎和喜爱,一下子缩短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对教师的陌生感,将教师当成值得亲近、可以信赖的朋友。

其二,教师尽快熟识每一位学生,有益于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认识、了解和熟悉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至于有所疏漏,才能够确保“一个没有忘”“一个没有少”“一个不会差”。否则,连面向全体学生都做不到,又何谈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和深化素质教育呢?

其三,教师尽快熟识每一位学生,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在一个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来自不同家庭。他们的性格、兴趣、习惯以及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发展潜能等,总是各不相同的。要想让全班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化的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必须因材施教。这就决定了教师要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功,必须从早、从快熟识每一位学生。

首先,教师须提前介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尽快熟识每一位学生也是如此,有必要提前介入,做好教育教学之前“备学生”工作。新学期伊始,学生报名注册的时候,班主任就应该细心观察、细致了解每一位学生,抓住他们的外貌、体型、性格特征,并在花名册上简要标注,其他学科教师也应该尽量参与其中。教师还应该与原任教班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沟通,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获取学生的成长档案资料,一有时间就认真研读。这样,学生的名字、身材、外貌、性格、特长、学习习惯等,就容易融合成一个个各具特质人物形象,虽然还不太清晰、生动,但是,已经为教师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教师须预设目标。这里的目标是指教师为尽早熟识学生预设的目标,如班上有45位学生,争取一个星期内全部认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妨先预设若干个小目标,如每天至少认识10位学生。对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来说,这个目标容易达成,因为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对非班主任学科教师而言,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毕竟要少得多,要达成每天认识10位学生目标,就要困难一些。怎么办?功夫不负有心人,贵在做个“有心人”。一是尽量挤出一些时间,多与学生在一起;二是一有机会就与班主任在一起,交流认识了多少学生、哪些学生;三是学科教师之间相互交流。这样的交流,既能促进教师认识学生,又能促进教师相互学习。

再次,教师须善于联系。熟识学生可不只是记住他们的姓名,应该记住“整个的”学生,即学生的外貌、性格、习惯、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获得荣誉等。有人觉得,要在短时间内了解、掌握学生这么多方面的内容,实在不易。其实,只要善于运用联系的方法,就可以将这一看似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比如,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就应该抬起头来看一下学生坐在哪里,就应该联想到这位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资料,就应该联想到已经了解到的相关情况。渐渐地,只要看到这位学生一个方面的资料,教师就能够想到该生的其他情况。教师之间还可以“猜一猜”,即一位教师说出学生一两个方面的典型特点,其他教师就能够猜出该学生是谁。

总之,教师尽快熟识每一位学生,有利于缩小师生心理距离,有益于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益。教师提前介入、预设目标、善于联系,每一位学生就会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从抽象的花名册中走出来,走到教师的眼前,融入教师的心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