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南发:传奇海商
。
杜南发:传奇海商
Special›深夜好读
。
郑芝龙在金门海战大败荷兰战船,逼使荷兰势力退回印尼,是西方势力东来所遭遇的唯一失败,重建了整个东洋与南洋的海上秩序。
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信函文献里,常会提到一位Iquan或Nicholas Iquan的名字。
Iquan,是闽南语“一官”音译,这位“尼古拉斯·一官”,就是当时称霸海上、叱咤风云的传奇海商郑一官,即名将郑成功之父郑芝龙。
据郑氏族谱记载,郑芝龙小名一官,但他成年后,荷兰人文献仍称他一官,可见应为其本名。郑芝龙,则应是来自他以“十八芝”老大身份成名的江湖名号。
“十八芝”是他的18位结义兄弟,“芝”字为诸人结义辈分,共拥有海船千艘,为他的核心主力。
据清代江日昇著《台湾外记》记载,“十八芝”老大郑一官名郑芝龙,其余各以瑞兽为名,如芝蟒、芝虎、芝豹等,其中郑芝龙亲弟就有五人。
明末清初,东亚海上风云,正是一个历史大变局的开始。当时,在这片水域,各种力量争夺利益的缠斗,宛如一部“海上战国志”
郑一官“变身”为郑芝龙的一生,就是其中一幕传奇。
郑一官,福建南安石井人,舅父是在澳门经商的海商。
18岁时,他带其弟前往澳门投靠舅父,很快就学会当时海上贸易流行的葡萄牙语,还和当时许多海商一样,入教受洗,教名就是尼古拉斯,但他一生始终保持传统信仰,可见他灵活善变的务实性格。
除了通晓闽南语和葡萄牙语,他后来也通晓南京官话、日语、西班牙语及部分荷兰语,可见其学习能力。
20岁时他被舅舅派往日本长崎,成为大海商(也是大海盗)李旦的手下。据明清与荷兰人多项文献记载,郑一官相貌英俊,为人灵活又能干,深得李旦赏识,被“抚为义子”。
1624年明朝和荷兰因海上贸易发生争执,李旦推荐郑氏担任荷兰人的翻译及通事。
次年李旦去世,有传说郑氏继承了李旦和另一位大海商颜思齐的遗产,才一跃成为海商集团的首领。但史料显示,郑氏崛起,其实是靠他个人的力量,趁两大海商去世后一时群龙无首的乱局,迅速崛起。
1625年他离开荷兰人,自立门户。次年,明代官方文献就出现郑芝龙在闽广沿海到处“竖旗招兵”、扩大队伍的记录。
据明末官员董应举《祟相集》记载:“夫芝龙初起,亦不过数十船耳;……未及一年,且至七百;今且千矣”,证明他确是凭己之力,以惊人速度,迅速崛起。
1627年,郑芝龙统领的海上集团,就已“聚众数万”“横行无忌”,甚至有劫掠洋船的大胆记录。
但他与众不同之处,是在实力壮大时,很快就接受明朝官方的招安。
崇祯元年(1628年)郑芝龙率部“归降”,但其目的却是要结合官方力量,消灭海上和他敌对的海盗及阻止西方势力进入,以垄断福建对外贸易,建立海上军事与商业霸权。
当时著名的海盗集团如李魁奇、钟斌、刘香等都被他联合明朝水师或荷兰人先后歼灭。
崇祯六年(1633年),郑芝龙联合厦门的明朝水师,在金门料罗湾海战中,大败荷兰战船;随后更乘胜追击,在湄洲岛外洋,再度大败荷兰舰队。
料罗湾海战,是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的海战中,唯一的一场大胜。结果逼使荷兰势力退回印尼,是西方势力东来所遭遇的唯一失败。
亦官亦商亦盗的郑芝龙,也扫清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大小海盗势力,解决了自明代中叶以来的海盗大患。
此时,郑芝龙被称为“闽海王”,取得整个东南海域的控海权,掌握东西洋贸易网络,除了让郑氏海商集团独享厚利,也重建了整个东洋与南洋的海上秩序,使整片海域进入一段少有的和平状态。
只是时局突变。
1644年明朝覆灭。在东南手握重兵的郑芝龙,成为南明政权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先后被封为南安伯、南安侯,一时权倾朝野,是郑芝龙政治生涯的顶峰。
1646年清军入闽,郑芝龙降清,其子郑成功则率军反清,父子分手。
郑芝龙随后被送往北京,封同安侯。清朝多次要他招降其子郑成功不成,后被弹劾纵子叛国,削爵下狱,最后被斩首于北京,在远离海洋的北方,结束其传奇一生。
郑芝龙降清,历史定位负面,但若以其经历来看,也有可能是想重施当年降明的两面策略,以保全实力,不料却被送往北京架空,远离福建老巢,无计可施。他最后被斩首,就因为福建巡抚截获他与郑成功的私信,可见父子仍有秘密联系,真相如何,就只有他们父子知道。
只是历史无情,只看结局,至于个中是否别有内情,随云烟散去,都不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