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成语故事(二)

01

纸上谈兵

(zhǐ shàng tán bīng)

成语典故: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

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释义: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造句:

大家动手干吧,不要纸上谈兵,浪费时间了。

02

三令五申

(sān lìng wǔ shēn)

成语典故: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

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释义:

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

造句:

出发前老师曾经三令五申,远足沿途要保持环境整洁,不可随手乱丢垃圾。

03

朝秦暮楚

(zhāo qín mù chǔ)

成语典故:

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

释义:

比喻人反复无常。

造句:

成熟的人对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见,既不会朝秦暮楚,也不会人云亦云。

04

图穷匕见

(tú qióng bǐ xiàn)

成语典故: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释义: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造句:

心怀不轨的人,终有一天会图穷匕见,露出他的真面目。

05

卧薪尝胆

( wò xīn cháng dǎn)

成语典故:

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和屈辱。

勾践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雪耻,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十年之后,终于灭掉吴国。

释义:

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

造句:

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卧薪尝胆,刻苦训练。

06

白虹贯日

(bái hóng guàn rì)

成语典故:

聂政是战国时韩国人,因为杀人避仇,逃到齐国,以屠宰为生。韩卿严素与韩相韩傀有隙,想要报仇,听说聂政侠义勇为,便送黄金百镒,做为聂政母亲的寿礼,并说明欲请聂政刺杀仇人之意。聂政以母亲尚在需要人奉养为由没有答应。

后来,聂政的母亲死后,聂政独行仗剑刺杀韩傀,碰上了白虹贯日的现象,刺中了韩哀侯,他自己也自杀身死。白虹贯日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就是现在所说的日晕。古人迷信,常把此做为是危害君王的天象异兆,也附会为精诚上感天道。

释义:

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

造句:

战争之前,将军观测天象,只见白虹贯日,凶吉难测。.

07

表里山河

(biǎo lǐ shān hé)

成语典故:

春秋时,晋楚决战之前,晋文公的谋臣,他也是晋文公的舅舅子犯劝文公参加决战,他认为即使仗打败了,晋国外有太行,内有黄河,也必定不会受什么损害。后世常用“表里山河”说明地理国防之固。而元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者,意踟蹰。中的“山河表里”即用此事,一方面说明潼关形势的险要;另一方面反衬诗人一路所见秦汉宫阙的破败,百姓处于战乱之际的无边苦难。

释义:

表里:即内外。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造句:

这处地形,表里河山,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啊!

文章来源【统编历史】,更多历史干货,关注公众号【统编历史】

08

班荆道故

(bān jīng dào gù)

成语典故:

春秋时,楚国伍子胥的祖父伍举与蔡水师子朝的儿子公孙归生是好朋友。伍举娶了王子牟(即申公)的女儿,王子牟因犯罪逃亡后,楚人皆言:“王子牟逃亡实为伍举护送之。”于是伍举也因受牵连而逃奔到郑国,然后准备到晋国去。恰在这时,公孙归生也将要去晋国,二人在郑国郊国相遇。他们“班荆(扯草铺地)相与食(坐在上面吃东西),而言复故(一面攀谈返回楚国的事情)。

释义:

指朋友在途中邂逅相逢共话旧情。

造句:

一次邂逅相逢,一次班荆道故,竟使一位艺术殉道者在冥冥里忽闻天籁,于混沌中顿悟禅机。

09

悬梁刺股

(xuánliángcìgǔ)

成语典故:

苏秦游说秦王,上书数次,秦王没有采纳他的主张,他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好。他伤感之余,刻苦自励,夜以继日的努力攻读。夜里读书至困欲睡时,就用锥子刺扎大腿,以便清醒起来,继续学习。

释义:

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造句:

只要拿出悬梁刺股的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10

东施效颦

(dōng shī xiào pín)

成语典故:

越国有一个绝色美女名叫西施。她长得非常漂亮,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是美丽动人的。有一天,她在村中的道路上行走,突然胸口疼痛起来,疼得紧皱眉头,便不知不觉地用手按着胸口处,咧着嘴似笑非笑的。东施看见西施皱着眉头,觉得样子十分好看。于是,就照样模仿起来。村民们看到她一反常态的样子,莫名其妙的多看了她两眼,丑姑娘东施却以为人家喜欢上她了,于是她更加紧皱眉头咧开大嘴强笑,这一下,把别人都给吓跑了。

释义:

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造句:

每个人自有特质,何必如东施效颦般胡乱模仿?

11

呆若木鸡

(dāi ruò mù jī)

成语典故:

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子帮他训鸡。齐王求胜心切,派人反复催促,纪渻子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渻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

释义:

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造句:

这突然的灾难把他吓得呆若木鸡,一动也不敢动。

12

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成语典故:

《高山流水》是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释义: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造句:

这种高山流水之乐,真是人间难得几回闻。

文章来源【统编历史】,更多历史干货,关注公众号【统编历史】

13

利令智昏

(lì lìng zhì hūn)

成语典故:

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大清早,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到卖金子的地方去,见到有个人手中拿着金子,就一把抢夺过来。官吏把他逮住捆绑起来,问他道:'人都在这儿,你还抢人家的金子,是什么原因?'那人回答官吏说:'拿金子时,我只看到金子,根本就没看到人而已。

释义:

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造句:

那些利令智昏的人,最终难逃法网。

14

兵不厌诈

(bīng bú yàn zhà)

成语典故:

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要他们与楚国绝交,才让他们复国。楚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围,来和晋国交战。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对阵。

晋文公重耳做公子时,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问重耳以后如何报答,重耳说:'美女、绸缎等,您都有了,我能给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国执政,万一遇到两国发生战争,我就撤退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楚国还不能谅解,双方再交手。'为了实现当年的诺言,晋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国大将子玉率领楚军紧逼不舍。

当时,楚国联合了陈、蔡等国,兵力较强;晋国联合了齐、宋等国,但兵力较弱。应该怎样作战呢?晋文公的舅舅子犯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对于注意礼仪的君子,应当多讲忠诚和信用,取得对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战阵之间,不妨多用欺诈的手段迷惑对方。你可以采取欺骗敌军的办法。'

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策略,首先击溃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以伏兵夹击。楚军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城濮之战。晋国取胜后,与齐、鲁、宋、郑、蔡、莒、卫等国会盟,成为诸侯霸主。

释义:

指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也指用巧妙的手段骗人。

造句:

古人说得好,兵不厌诈,你可要多加提防以免落入对方的陷阱!

15

马首是瞻

(mǎ shǒu shì zhān)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秦国十分强大,常欺负那些弱小的诸侯国。引起了众诸侯国的强烈反感。公元前559年,晋悼公联合了其他诸侯国,组成联军去攻伐秦国。

诸侯联军的是晋国的中军帅荀偃。他原先估计,秦国得知诸侯联军来进攻,肯定会惊慌失措,战争很容易取胜。没想到联军内部各怀异志,并不齐心,士气也很低落,秦国得知这些情况,所以一点也不怕,根本就没有求和的表示。秦军还在泾河的上游放毒,毒死了不少联军的士兵。

看到这种情况,荀偃就想早点发动总攻,他向联军将领发布命令说:天亮鸡一叫,我们就准备出发,各军都要拆掉土灶,填平水井,以便布阵。作战时,大家都看着我的马头来行动,我指向哪里,大家就奔向哪里。

荀偃手下的将领听了他的话,觉得他太专横了,很反感。下军帅栾黡说:晋国从来就没有下过这种命令。你要向西去打秦国,那你自己去吧,我的马头可要向东,回到我们晋国去。

其它诸候国的将领看到晋国的将领带兵回国,也纷纷撤回自己国家去了。全军顿时不战自乱,荀偃眼看无法挽回,也只好狼狈地撤军了。

释义:

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

造句:

警方于上周末成功于一宗交易中擒获该集团首脑。平时唯该首脑马首是瞻的手下们,树倒猢狲散,马上四处落跑了。

(0)

相关推荐

  • 乱世雄才智罃

    智罃[yīng](?-前560年),即智武子,姬姓,智氏,名罃,字子羽,谥号武,史称智武子.春秋晋国卿士,曾任晋国中军元帅,是智氏家族第一位正卿.因智氏出自荀氏,故又多称荀罃.晋国下军佐(公元前578 ...

  • 探访策划设计枣庄市台儿庄区偪阳故城文化馆的历史依据与创意构想

    偪阳国,在今山东省枣庄市南,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境内侯塘村周围.逼阳国在历史上默默无闻,因为其微,史籍资料对其记载很少,只有<左传>等史书,仅有春秋十三国大战逼阳国一事留于青史. 逼阳国为妘姓 ...

  • 《成语故事》219 马首是瞻

    综艺大观园推荐搜索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219 马首是瞻 [成语]马首是瞻 [拼音]mǎshǒushìzhān [释义]瞻:往前或向上看.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

  • 警惕"马首是瞻"的尴尬

    今天讲个成语故事.博诸君一乐而己. "马首是瞻"这个成语能给人十分美好的感觉.老大么,众兄弟翘首以望么,诸如振臂一呼,万众从之.威加海内,名垂青史.但且慢,时代变迁,世态万象,有何 ...

  • 并不是所有山西人都知道,《成语词典》里真的有一部浩荡的晋国史

    ▲鸟尊  西周 晋侯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山西, 有一个"中国成语典故之乡", 这个地方, 就是临汾曲沃. 2016年, 这个称谓, 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 而问题来了: ...

  • 先秦时期的成语故事(一)

    沿着历史的足迹积累成语 先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在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 ...

  • 积累 | 秦汉时期的成语故事(二)

    06 孺子可教(rú zǐ kě jiào) 成语典故: 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名门公子,姓姬,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才改名为张良.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在桥上遇到 ...

  • 外东北历史之二----先秦时期(下)

    外东北历史之一----先秦时期 作者:刘水龙 作者简历:1976年出生于河南省商水县平店乡平店村四组,北大光华本科毕业,获得北大最高奖学金,后来就读北大哲学系研究生.大学毕业后进入君安证券工作,200 ...

  • 外东北历史之二----先秦时期(上)

    作者:刘水龙 作者简历:1976年出生于河南省商水县平店乡平店村四组,北大光华本科毕业,获得北大最高奖学金,后来就读北大哲学系研究生.大学毕业后进入君安证券工作,2001年自营B股交易量一度占全国近半 ...

  • 大东北那些土生土长的“成语故事”之九十二

    那些土生土长的大东北"成语故事" 之 扬了二正 在大东北地区,过去的贫苦日子里,老百姓根据生活中的经历,造出了许多土生土长的四个字的土话,即咱们所谓的乡村"成语" ...

  • 大东北那些土生土长的“成语故事”之八十二

    那些土生土长的大东北"成语故事" 之 鼓鼓孬塞 在大东北地区,过去的贫苦日子里,老百姓根据生活中的经历,造出了许多土生土长的四个字的土话,即咱们所谓的乡村"成语" ...

  • 大东北那些土生土长的“成语故事”之七十二

    那些土生土长的大东北"成语故事" 之 捯饬捯饬 在大东北地区,过去的贫苦日子里,老百姓根据生活中的经历,造出了许多土生土长的四个字的土话,即咱们所谓的乡村"成语" ...

  • 大东北那些土生土长的“成语故事”之六十二

    在大东北地区,过去的贫苦日子里,老百姓根据生活中的经历,造出了许多土生土长的四个字的土话,即咱们所谓的乡村"成语". 这些"成语"虽说土的掉渣,但是仔细琢磨起来 ...

  • 大东北那些土生土长的“成语故事”之五十二

    大东北那些土生土长的"成语故事" 之 齁喽气喘 在大东北地区,过去的贫苦日子里,老百姓根据生活中的经历,造出了许多土生土长的四个字的土话,即咱们所谓的乡村"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