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PI-RADS第二版
今天说说前列腺MRI的PI-RADS评分系统,现在出到了第二版,在正式开始前一定要明确下面几个事情,也算是非专业人士的科普知识,相信大家都能看懂。
1、前列腺癌诊断标准有赖于前列腺穿刺活检,活检是确诊标准,也就是活检后组织拿去做病理切片,病理提示前列腺癌那才是真正诊断前列腺癌。
2、MRI在前列腺癌诊断及治疗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显示前列腺包膜的完整性、是否侵犯前列腺周围组织及器官,MRI还可以显示盆腔淋巴结受侵犯的情况及骨转移的病灶。在临床分期上有较重要的作用。
3、MRI检查在鉴别前列腺癌与伴钙化的前列腺炎、较大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瘢痕、结核等病变时常无法明确诊断。因此影像学检查TRUS、CT、MRI等在前列腺癌的诊断方面都存在局限性,最终明确诊断还需要前列腺穿刺活检取得组织学诊断。
4、前列腺MRI的PI-RADS评分及其意义。(做完前列腺MRI之后放射科医生会在报告上打分,给出具体分值,看这个分值可以估计患者患前列腺癌的概率。)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基础科普知识,大家都看得懂,很简单。下面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
随着多参数MRI和PI-RADS分类的应用,前列腺MRI检查变得非常普遍。多参数MRI联合应用T2加权(T2WI)、弥散加权(DWI、ADC)和动态增强扫描(DCE)等成像方式,是检出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的准确工具。2012年前列腺MRI PI-RADS( 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评分法的推广,使前列腺MRI的图像获取、读片和报告更为标准化从此,基于多参数前列腺MRI数据分析,该分类系统在2015年修改和简化,并不断改进。PI-RADS评分分类法基于多参数前列腺MRI的影像所见,即联合T2WI、DWI和DCE影像。尽管有关DCE成像价值的争论较多,但PI-RADS第二版仍将其纳入其中PI-RADS评分分类法确定有临床意文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这些前列腺癌定义为 Gleason评分7分或以上的肿瘤。
接下来先看下前列腺的分区:外周带(PZ)、移行区(TZ)、中央区(CZ)、前纤维肌性间质(AS)。
PI-RADS V2将前列腺分为39个扇形区域:12个在基底部,12在中部,12在尖部,2个精囊腺部,1个尿道括约肌部。基本腺体36个,从前往后,就像一个栗子切三刀分别看一样,其实在看MRI的过程中,也是一层一层看过来,照这样看就可以了。周围组织尿道括约肌1个和两个精囊腺各1个。
接下来正儿八经看看评分怎么样的。
也就是外周带基本靠DWI或者ADC(ADC值与临床有意义恶性肿瘤可能性呈负相关,值>900mm/s多考虑为良性,低于750mm2/s考虑恶性可能。当然了,这个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参考T2WI。移行区主要靠T2WI,参考DWI或者ADC。
那DCE什么用:前列腺癌强化方式多种多样,不像某些典型肿瘤在CT上面的表现这么明显,可表现早期强化,渐进性强化,但也可像正常前列腺一样正常强化。不强化不能除外恶性,渐进性强化可能为急性或慢性前列腺炎,所以DCE在前列腺癌中诊断价值不大。但是DCE在确定T2WI和DWI/ADC序列显示不清的可疑病灶方面有额外的价值,并可进一步鉴别T2W和DW/ADC序列的可疑病灶,如上面表格所示在外周区,可疑病灶(PI-RADS分类3)下列情况下认定为P-RADS分类4:动态增强阳性,如局灶性强化,或早期强化。如果动态增强为阴性,如,无早期强化,或是呈弥漫性强化,强化与局灶性T2W/DW病灶不相关,或局灶性强化与BPH相关,仍认定为 PI-RADS分类3。
淋巴结转移怎么发现:DWI最好,T1WI次之。可疑征象:圆形和短轴>=8mm;类圆形和短轴>=10mm;信号不均匀;边缘不规则。
穿刺后出血怎么发现:用T1WI最好,表现为高信号。
这篇写的比较笼统,因为MRI也是门玄学,好难懂,我现在自己临床上看MRI也不是很有信心,所以水平不高,只能这么大概写下,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