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赵圈河苇场——辽河那道湾之119

芦   苇
    郭小峰

春风送来一缕缕牵挂
一遍遍抚摸坚硬的苇茬
阳光垂下一根根丝线
一点点钓出细弱的嫩芽
你吮吸滩涂的精华
在遥看近看中长大
长成蕴藉诗意的浅草
却没有马蹄敢来践踏
攀附着季节从春到夏
在风雨里摸爬滚打
茎叶向着天空疯长
根须向水土里深扎
终于闯进自己的江湖
牵手伙伴站成了青纱
青纱里长出了茂盛故事
有英雄 土匪 诗人 作家
秋天你穿上金色铠甲
头顶举着银白的芦花
西风翻卷起层层波浪
绘就人间美丽的图画
冬季里割苇苦累交加
脚穿靰鞡冰雪上打滑
右手挥刀  左手搂苇
脖颈掉落凉凉的冰花
苇编艺术品精巧别致
苇制的纸张细腻光滑
苇席铺遍天下的火炕
温暖了古今多少人家
人们的目光因你明亮
丰富的情感为你生发
古籍中有你灼灼其华
你就是诗经里的蒹葭

这里是河的尽头、海的边沿、陆的起点,这里有河的风采、海的神韵、陆的魂丽。在辽河入海的地方,在中国最北海岸线,有一座年轻的滨海城市,这就是盘锦。

辽河两岸浩瀚的苇海一望无际,宛如绿色之海。这里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湿地,被誉为“世界重要湿地”、“中国最美湿地”和“中国十大魅力湿地”。

在这面积达一百二十万亩的苇海中,鹤舞鸥鸣,珍稀鸟类比比皆是。每年初春,候鸟回迁,广袤的湿地即刻成为“鸟类天堂”。湛蓝的海水、金色的稻浪、碧绿的苇海、火红的海滩和黑金石油,构成绚丽多姿的五色盘锦。

盘锦这个地名的由来,也与一望无际的苇海有关。1950年,东北轻工管理局为强化对盘山县和锦县(现凌海市)交界处的苇场管理,决定择两县首字更名为“盘锦苇场”。1955年,“盘山机械农场”也更改为“盘锦国营农场管理局”。1956年,国家有关部门又将“盘锦国营农场管理局”改为“盘锦农垦局”,“盘锦”一名从此也得到进一步确定。

2021年2月2日,拍于盘锦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赵圈河,现予分享,敬请指正!

芦苇,禾本科,禾本属,芦苇属。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芦茎、芦根还可以用于造纸行业,以及生物制剂,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以做成各种工艺品。

芦苇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大面积的芦苇不仅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所形成的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也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家园。

没人知晓盘锦这片浩瀚的苇海形成的确切时间。清嘉庆、道光年间,这里还是一片辽阔的海滩。由于人烟稀少、资源丰富,相继有山东、河北的人“闯关东”来此落户。光绪年间,因盘山湾地理环境发生变化,为芦苇生长创造了条件,才慢慢连成一片苇海。

春天,辽河两岸,无数的芦芽从清浅的水面中悄悄探出头来,嫩绿的面容带着娇羞。不久她们就有了亭亭玉立的身姿,惹得轻盈的黑嘴鸥凑近她们,和她们耳语。

夏天,是辽河水大的时候。茂密的苇丛里时时传出鸟鸣,那是他们在搭窝、育雏。芦苇郁郁葱葱,那绿色叶尖上冒出了紫红色的丝绒,在夏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

初秋,一轮红日从芦苇丛中冉冉升起,辽河两岸水汽升腾,和着农家袅袅的炊烟,笼罩着河边的村庄。芦花红了,芦苇露出了铜黄色的伟岸身躯,这是苇海最美的季节。

隆冬,辽河千里冰封,苇塘里片片金黄,根根直挺,芦花飞舞,机器轰鸣,工人聚集,收割的时候到了。

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苇子每年都需要收割。盘锦的苇子必须等到冬季上冻后才能割,只有这时候,人和车才能踏入这片湿地。盘锦的寒冬,气温在零下十几到二十度,空旷的苇塘中,寒风刺骨,朔风如刀,比这个温度似乎更冷些。

在机械收割普及以前,收割芦苇需要大量的人力,于是催生了一个以割苇为生计方式的特殊职业——刀客。“人进苇塘,驴进磨坊”,说的就是割苇人的辛酸和苦累。

上世纪50、60年代,收割期所需3万名劳力和2000辆马车。1998年,盘锦五大苇场外来雇工人数达到5万人。

如今,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百里苇塘里少了一个个低头弯腰的刀客,多了一台台自由驰骋的收割机。只有那些收割机无法到达的角落,才需要人工收割。

辽河冰封千里,冰面下河水缓缓的流淌着,苇塘里留落的苇叶渐渐会化作沃泥,温暖着芦根,孕聚着生命,河边的的人们也如这苇海里的苇子般生生不息。

(0)

相关推荐

  • 赞家乡

    赞家乡

  • 芦花满眼秋

    作者:王永清 夕阳缓缓隐去,金色的余晖映着芦苇丛,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在湖边看芦花,是一件很惬意的事,那些簇生的芦苇,顺着湖岸蜿蜒生长,白蓬蓬的芦花风姿绰约,在天幕下漫无边际地飞着.我蓦然想起,家乡的芦 ...

  • 民国时候,盘锦的刀客割苇子,为何送饭的从来都不给他们预备筷子

    民国时期,盘锦苇塘的割苇工人们在吃饭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携带筷子,而是就地取材用芦苇杆,但是如何将芦苇制作成筷子却有大学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 ...

  • 世界最大的芦苇荡在中国,面积长度超百公里,可造纸可观赏

    搭上游船,走进碧波荡漾的盘锦芦苇海,纵横交错的水道构成了辽阔.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的水面和陆上芦苇空间,宛若一个个曲径通幽的水上迷宫-- 每逢深秋时节,朵朵芦花随风飘飞,飘渺如烟. 我们漫步在芦园窄窄 ...

  • 鹤趁东风行踏舞,要迎春意满明朝|诗词轩同题第45期

    你配图,我题诗 第45期 感谢所有参与.围观本次活动的文友们! 精彩,我们一起制造! 以下作品,排序不分先后 别格.出律作品,一律归为自由派 格律派 说明:格律校对为目测,如有误判,请留言指正,谢谢! ...

  • 民国时,刀客云集盘锦下苇塘,可是冬天吃“冷饭”是怎么一回事

    "民以食为天."这不仅是我国的一句俗语,更是千百年的先人们总结出的真理,有了丰富的食物,百姓便可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但是在百年前的盘锦,却有一种职业根本无法好好吃饭,这是为 ...

  • 民国割苇子是个苦活,知道这三个“特殊”原因,才明白苇工不容易

    清朝的时候,东北盘锦大苇塘流行着一句话,叫"驴进磨坊,人进苇塘",用以叙述在苇塘割苇子的苦与累.割苇子的苦与累究竟体现在哪里?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 ...

  • 世界第一大苇田——盘锦苇田

    辽宁省盘锦苇田,原为世界第二大苇田,亚洲第一大苇田:近年因世界第一大苇田--欧洲多瑙河三角洲大苇田萎缩,盘锦苇田因而跃升世界第一大苇田,也是"地球之肾"--辽东湾盘锦湿地的重要组成 ...

  • 白恒昌 | 芦荡飞雪七里海

      芦荡飞雪七里海 文|白恒昌 "春去芦叶青,秋来芦花白". 在苍茫辽阔.烟波浩渺的七里海湿地,一片片泛了黄的芦苇荡,随风摇曳,此起彼伏,似迎风而歌,戏涛抚浪.一簇簇银白色的芦苇花 ...

  • 辽河口,雪后的苇场——辽河那道湾之七十七

    这里是河的尽头.海的边沿.陆的起点,这里有河的风采.海的神韵.陆的魂丽.在辽河入海的地方,在中国最北海岸线,有一座年轻的滨海城市,这就是盘锦. 辽河两岸浩瀚的苇海一望无际,宛如绿色之海.这里是世界面积 ...

  • 红滩绿苇丹顶鹤——辽河那道湾之133

        同一片天空,同一片家园!地球是野生动物和人类共同的家园!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就一定少不了毒药.在各种毒药中,鹤顶红一直都是以"居家旅行.杀人灭口的必备良药" ...

  • 从六间房到圈河——辽河那道湾之五十八

    辽河,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河流.先秦称为辽水,<山海经>中的"潦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潦阳.<汉书·地理志>中的"大辽水出塞外,南至安市入海,行千二百五十里 ...

  • 辽河那道湾之三十九——圈河湾

    辽河,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河流.先秦称为辽水,<山海经>中的"潦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潦阳.<汉书·地理志>中的"大辽水出塞外,南至安市入海,行千二百五十里 ...

  • 辽河那道湾之六十五——冬日辽河口

    辽河口之光 刘长青 辽河口的清晨,红日喷薄而出 正如女神用火一样热的芳唇 来将混沌的天地吻开 她的唇轻轻一碰天,天空多么遥远 只是碰地时有点粘稠 唇膏在如镜的川地.沃野上滴洒鎏金 由远及近.连绵不绝地 ...

  • 辽河口,冬日那片苇海——辽河那道湾之六十六——

    辽河口之光 刘长青 辽河口的清晨,红日喷薄而出 正如女神用火一样热的芳唇 来将混沌的天地吻开 她的唇轻轻一碰天,天空多么遥远 只是碰地时有点粘稠 唇膏在如镜的川地.沃野上滴洒鎏金 由远及近.连绵不绝地 ...

  • 辽河口,冬日那片暖阳——辽河那道湾之六十九

    小道子的雨水,流不尽对你的牵挂:三道沟的冰雪,诉说着对你的思念.如果不曾和你相遇,回忆不会视而不见,我们曾在辽河口许下的诺言.空荡的码头,再听不到你的笑声,潮沟河的苇花,开得还是那样红艳. 你的笑容, ...

  • 冬日万金滩——辽河那道湾之七十四

    辽河,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河流.汉代以前称句骊河,汉代称大辽河,五代以后称辽河.发源于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区,全长1345公里,在盘锦市辽河口注入渤海,流 ...

  • 苇绿好风景 滩红又逢君——辽河那道湾之122

    辽河,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河流.先秦称为辽水,<山海经>中的"潦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潦阳.<汉书·地理志>中的"大辽水出塞外,南至安市入海,行千二百五十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