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频共振才叫做“爱”
(一)
爱情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海明威说的,当时他说的是巴黎的城市印象,在《流动的盛宴》一书开篇里:“如果你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巴黎会一生都跟随你,因为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从巴黎到上海,此时此刻,我正走在另一个大都会的路上,公交车、出租、流动的人群、鸽子、路边的行人,这感觉熟悉而陌生,我在城市里奔跑,感受那个属于上海的独特节奏。
流动,是世界存在的本质,以前在写文章和画画过程中,我喜欢游泳和洗澡,当那些温热的、冰冷的、咸涩的液体冲刷我身体的时候,我整个大脑在膨胀。
这感觉和跑完8公里后的大脑发麻灵魂出窍是一样的,呼吸、节奏、心跳,一切都那么清晰明了,像时代的节拍。
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二)
一切高级的东西都是节奏。
音乐、艺术、建筑、设计、空间,一切的一切都是节奏,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节奏。
无论跑步还是游泳,无论飞行还是穿越,节奏存在的本身让人体充满快感。
关于节奏为什么会形成快感的问题,我曾查询过:德国研究人员发现当人类从事一切与节奏相关的行为时,无论是《爆裂鼓手》的打击、还是《怒火攻心》的奔跑与当众啪啪,节奏让人产生性快感,医学人员指出:跑步等节奏运动能产生快感,因为富有节奏的运动引发了内啡肽的分泌,人体产生的天然化学物质内啡肽,具有与吗啡类似的镇痛作用。除内啡肽之外,一些快感是由身体里的内源性大麻素引起,这与人们飞叶子是一样的感受。
从富有节奏的运动到爱,医学人员指出,除身体行为本身的节奏外,其实任何爱和男女关系的递增,也有节奏,只不过那样的节奏叫心理节奏。
在心理节奏里,我们想念一个人,或者对某一个异性产生好感时,内心的节奏运动也会在潜意识里引发内源性大麻素的分泌,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说爱是一场灾难。
所以,我们在真爱面前和傻逼一样。
颤抖、窒息、眩晕与精神游离。
颤抖、窒息、眩晕与精神游离
(三)
爱是一场冒险。
每次提到爱,我都很悲伤,如果说节奏无处不在,那么在爱和相遇的问题上,一切的故事和事故都是节奏本身的问题,遇见一个对的人或者错的人,在对的时间或者错的时间。说到正确与否,我曾经说过“过错”与“错过”的区别。
过错,是该用脑子的时候动用了感情
错过,是该用感情的时候动用了脑子
结果,无论“过错”还是“错过”,这样的爱都和电影一样,被称之为遗憾的艺术。按照这样的推理,一切真爱都太难了,所以,如何才能遇到真爱?这或许是无论你撸几百次《真爱至上》都无法学会的道理,在这里有一个词叫:同频共振。
遗憾的艺术之外,同频共振
(四)
同频共振才能相遇,同频共振才叫做爱。
所谓同频共振,在物理学的定义里叫:当一处声波与另一处频率相同的声波相遇时,会发出更强的声波振荡。而用在爱情和交际学里,同频共振是指:如果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兴趣相同、脾气相投、看法相近、目标一致,也就是共鸣点多,那么他们就会成为一对要好朋友。在这里,必须指出的一点是:对同频共振的人而言,距离和语言的多少并不重要,他们的相遇是基于心与心亲密接触相撞而产生的强烈共鸣。这样的本质,让两个人就算不遇见也相互吸引,而一旦遇见,就是心灵的结合体。
有同频共振的人,因为做的事情、喜欢的事情一致,所以有了相遇的可能,因为行为节奏的一致性,他们也注定相遇,而当我们观察两个同频共振的人,会发现他们交流的语言虽然短,却是有默契的,而从他们的外在,你又会发现,他们总会穿同样的服装,玩一样的游戏,喜欢同一种兴趣,所以我们经常说:“最美的爱情就是空气中的默契,一切语言都是多余的。”
一切语言都是多余
(五)
关于同频共振的梗,和美国大选有关。
老流氓克林顿
老流氓克林顿在竞选期间,为了寻找“同频共振”曾乘坐轿车穿越了8个工业州,他在沿途走走停停,不时发表装逼演说。为寻找大众共鸣,他还严格根据形象设计师要求,随身携带心爱的萨克斯管,在演讲间隙吹奏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爵士音乐,以此获得大众支持,让民众充分领略自己友善、迷人的一面,从而达到首脑与选民心灵上细腻的沟通。
《志明与春娇》
从大选到爱情,《志明与春娇》里抽LUCKY烟的梗,也是同频共振。社会学里有一个老例子,是关于熟人到伴侣的。传说,有一男一女,以前是一般的熟人关系。有一次,他们随旅游团去野外游玩时与大队人马走散。为躲风避雨,两人逃进了不远处的山洞。经过这次接触之后,两个人的关系一天比一天好,半年后竟然结为伉俪。
在这例子里,在特殊的际遇与相似的经历中,不同个体做出的同一行为,都可以验证彼此之间是否存在“同频共振”。
熟人到伴侣
(六)
同频共振的本质就是“相似性”与“唯一性”。
我们经常说没有联想就没有未来。
在这里,我们不妨联想下,从爱到万物本质,其实都一样的,稍微看看历史,你会发现人类也一直在寻找外星生物,下一个地球,其实找的就是“同频共振”,而从进化论到仿生学,从柏拉图到性解放,从人类璀璨文明缔造到私人肌肤情爱史,万物都在寻找同频共振里的“相似性”论证“唯一性”。
所以,与其说“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与其说“修炼爱情”不如说“我们始终在寻找相似的自己”,寻找构成了我们所有情感流浪的初心与起点,当我们告别一段感情,会说“性格不合”,于是我们又开始了另一个寻找,寻找相似的人,世界上另一个我。
至于是否找到“相似性”就可以获得情感保障?当翻读古书时,我们既可以看到认同“相似性”对情感关系处理的重要性的例子,又可以看到区别于“相似性”的观点。
世界上另一个我
(七)
关于“相似性”的学术研究。
爱弥儿·柯尔
社会心理学家爱弥儿·柯尔(Emile·Coue,也称:埃米尔·库埃,法国心理学家、医生、教育家,欧洲心理暗示研究的集大成者,创立了罗伦应用心理学院、库埃心理心理暗示实践学会、南锡催眠学院,首次提出了心理暗示及自我暗示,被人们尊称为“心理暗示之父”,著有《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之柯尔效应》)等人研究发现:
一个人最好的朋友,与他们在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社会价值等方面都很相似,即所谓门当户对。这种相互交融、相互吸纳、相处共生的感觉会让人们更加欣赏自己,起到正面强化的作用。相似的人容易共同组成一个群体,人们生活在这个团体中,能获得更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荣格
与“相似性”不同,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互补定律”才是影响着人际交往的真正原因。
荣格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显性”与“隐性”(影子)两种不同的人格,也就是说,一个很活泼的人实际潜藏着抑郁的一面;而一个很安静的人也可能变得躁动不安。因此,当遇见一个有我们“影子性格”的人时,我们内心会涌起兴奋的愉悦感,因为对方体现出我们所缺乏或压抑着的特质。这种心理被称为互补定律,指人在需求、性格、兴趣、能力、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当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又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彼此更会有吸引力。体现在亲密关系中会常见这样的恋人搭配如:支配型的人和服从型的人、热情健谈的人与忧郁沉静的人、脾气暴躁的人与稳重恬静的人。
赫斯
而在社会心理学家柯尔与心理学家荣格两人之间,又有了第三种观点,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爱情是否合拍又取决人体自然分泌的“爱情物质”是否丰盛,如苯基乙胺、多巴胺,内啡肽等。研究表明,多巴胺,在热恋期时能喷发而出,传递情欲、迷恋、兴奋及愉悦等信息,使人产生快感并上瘾,但它们不是源源不断的,通常会持续一年半到3年。随着多巴胺的减少和消失,激情也由此变为平静,而具备“相似性”的一对男女恰恰因为彼此的熟悉,而影响着多巴胺的分泌量,也正是因为过于熟悉,导致激情后爱情物质分泌的快速枯竭,远不如当你认为对方是唯一的时旺盛。
激情后爱情物质分泌的快速枯竭
(八)
从“同频共振”到“相似性”,从旺盛的热烈高潮到保持激情。
抛弃一切学术理论,如果你问我如何才能增加找到“灵魂伴侣”的概率,我的逻辑就是“猎人逻辑”,就好比你在城市不断穿越、不断奔跑、不断发现一样,任何选择都基于量的筛选,有量才有质,所以我也经常说,害怕爱情失败的人永远不会获得爱情。
当然,关于相遇这事还有一个逻辑叫“平行世界”,这会让我们相信真爱还是存在的。或许你我还没有遇到,或许在另一个时空的你我已经遇到。
而我每次想到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相离,为打发想妞想到绝望的那些无聊午后,我经常在街角咖啡店,一如此时,抽烟,发呆,想一个有关狭义相对论的思想实验,名字叫“双生子佯谬”。
内容是这样的:有一对双生兄弟,其中一个跨上宇宙飞船作接近光速的长程太空旅行,而另一个则留在地球。结果当旅行者回到地球后,人们发现他比他留在地球的兄弟更年轻。
我一直对“双生子佯谬”很着迷,每次想到这个实验,我总在想,那些离我们远去的人们,那些我们爱过的人们,会不会在另一个时空等着我们,而我们,何、时、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