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学者宣称破解河图洛书

《易经》被誉为大道之源,诸经之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但较真地说,中华文化的源头不是《易经》,而是在文字出现之前中华民族探索世界的《河图洛书》。

上古伏羲氏时期,黄河中浮现一匹龙马,身上旋毛变成“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的图形,这就是河图,伏羲氏由此画出八卦。

大禹治水的时候,洛河中爬出一只乌龟,神龟背上长有纹、圈、点,自列成组,这就是“洛书”。

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古今无数学者想揭开河图洛书到底表达了什么,以及其真实用途,却一直未能解开。随着岁月的流逝,河图洛书越来越神秘,被称为“无字天书”,遂成为千古之谜。上世纪九十年代,江苏学者刘正英逼迫自己“回到”没有文字的上古社会,根据先民的表达条件与社会生产的需要,对河图洛书提出了一种合理的解释,并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成果奖。

一万多年前的粟(小米),发现于北京门头沟区的东胡林,是北京大学和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一同挖出来的。

一万多年前的水稻,发现于湖南道县玉蟾岩。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之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

早在八九千年前,先民就已经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这时就出现了一个很难解释的问题:想要进行农业生产,前提是至少需要掌握粗糙的历法,以确定播种时间,而要掌握一定的历法知识,就必须进行长期的观察,然后加以归纳总结,这可能需要几百年时间的积累,那么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古人如何记载观察数据,确立历法之后又如何记载的春夏秋冬呢?

与此同时,无论狩猎还是农耕或其他活动,还面临一个方向的问题,没有文字的时代,古人又是如何记载东南西北的呢?

考虑到河图洛书在上古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刘正英判断河图洛书或许与这些问题息息相关。

《周易·系辞》云:“上古结绳而治”。

《春秋左传集解》云:“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扬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上古没有文字,想要记录一些大事,采用的是结绳记事的方式,辅以语言与图画。比如,与某部落交易了五只羊,古人会在绳子上做一个代表五的标记,然后在旁边画羊的图形或共同认可的某个东西代表羊,这样其他人就能读懂结绳代表的意思了。但问题在于,某部落的方位或交易地点、交易时间、交易数量等关键信息如何在结绳上体现呢?

以现代人的思维无疑难以想象,刘正英强迫自己“回到”没有文字的时代,以结绳记事的思维去模拟先民活动。

其一,以先民部落所在位置为中心点,画一个代表部落活动范围的圆。

其二,从中心点向外辐射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就得到代表东南西北的四个点。

太阳多数在南方,以南代表阳,相反的北则代表阴。由于太阳在天上,可以用南代表天,相反的北代表地。由此,日蚀可能是用南、天来表达,地震可能是用北、地来表达。

由于南方热、北方冷,因此东南西北可以与春夏秋冬相互对应,即南代表夏天,北代表冬天,东代表春天,西代表秋天。

其三,再从中心点辐射出四条线,代表东南、西北、东北、西南,由此又得到四个点。

东南西北与东南、西北、东北、西南,一共出现了八个点,再加上中心点,就形成了九个点。然后,用1—9的数字与这九个点对应,即为北(一)、南(九)、东(三)、西(七)、西南(二)、东北(八)、东南(四)、西北(六)、中心(五)。于是,数字就与方向、季节、事物一一对应起来,也就是说数字可以表达时间、数量、方位的信息,上古先民只要看到相应的结绳,就会明白其所表达的意思了。

模拟实验做完之后,刘正英发现结绳记事所用的图与河图、洛书、八卦图的方位极为相似,两者之间应该存在联系。

为了验证结论,刘正英进行了考古验证。1952年,在陕西省西安市浐河东岸半坡村,考古发现距今6000-6700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其中出土了30个刻符,40多年来一直没人能够识别,刘正英根据结绳记事的结论与考古发现,发现这些符号都是象形数字,可以分为两套、都代表1—9数字,其中一套就是利用与河图、洛书中的“五”象形方法创造出来的。

从文字产生逻辑来说,先民首先使用结绳记事,然后在此基础上发明1-9的象形数字,不太可能直接一步跨入文字阶段。考古发现,上古遗址中的很多刻符,就是数字符号,比如距今超过5000年的青墩刻符,被不少学者认为是一种数字,是易卦起源的初始符号。

最终,刘正英认为:在文字产生之前,河图洛书与八卦图相配合,是作为结绳记事的工具书。

刘正英对河图洛书解释是否正确,如今很难说得清楚,因为有一个基本前提,即河图洛书早已失传,今版河图洛书是宋朝人研究《周易》时流传出来的。也就是说,今版河图洛书是不是古史记载的河图洛书都无法确认,刘正英的研究结论自然就缺乏百分百正确的基础。

笔者认为,尽管无法确认其结论是否正确,但河图洛书绝不是一本窥视天机、可以判断生死兴衰的神秘之书,上古先民是人不是神,所作所为有迹可循,本质上都是为了生存与发展,河图洛书应与农耕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刘正英研究河图洛书的思路应该是正确的。

与河图洛书一样,汉字起源等问题之所以难以揭开真相,根本原因在于时代变化太大,后人无法真正“回到”上古时代,无法理解当时的先民生产生活情况。因此,想要探索河图洛书、八卦图、汉字起源等话题,可能需要像刘正英一样“回到”上古时代,以先民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才有可能找到真相。

参考资料:《解河图、洛书与八卦图——刘正英》等

(0)

相关推荐

  • 总论1 龙马负图

    传说上古时期,黄河中跃出一匹似龙似马的怪兽,身上印着奇怪的图像,被称为河图,而在洛水中出现一只神奇的大龟,背上也刻着奇怪的图像,被称为洛书.而伏羲正是看了河图洛书,画出了八卦图,这就是中国民间传说中易 ...

  • 为什么说河图洛书是天干地支?

    先看我做的图,有时间再细说

  • 河图洛书——原始先民的文化启蒙课

    说起"文化"一词,很多人想到的是文明,其实也对,文化文化,文明开化之义,是人类走出动物界,走向食物链的顶端,开始走向人类社会的特殊标志. 以色列历史学教授尤瓦尔赫拉利,在<人 ...

  • 三皇多“非人”形状,为何五帝多“人形”?江苏学者宣称破解谜团

    在上古神话传说中,有一个令人困惑之处,即在黄帝之前,帝王往往都是"非人"形象,相传伏羲.女娲.黄帝是"人面蛇身",炎帝是"牛首人身",蚩尤人 ...

  • 比易经更神秘的河图洛书,江苏学者宣称将之破解,与结绳记事有关

    <易经>被誉为大道之源,诸经之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但较真地说,中华文化的源头不是<易经>,而是在文字出现之前中华民族探索世界的<河图洛书>. 上古伏羲氏时期, ...

  • 河图洛书之谜,江苏学者宣称将之破解,原来道理极为简单

    <易经>被誉为大道之源,诸经之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但较真地说,中华文化的源头不是<易经>,而是在文字出现之前中华民族探索世界的<河图洛书>. 上古伏羲氏时期, ...

  • 河图洛书之本始小识金栋按:据当代学者考证...

    河图洛书之本始小识 金栋按:据当代学者考证,自先秦至宋代,在中原大地上失传的黑白点河图洛书两幅图,被彝族历法(十月太阳历)保留且经地下出土证实,并证实了阴阳五行说,源于史前天文历法,用河图洛书表达.见 ...

  • 清代学者对“河图洛书”的考辩

    作者:杨效雷 (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黄宗羲.黄宗炎.毛奇龄和胡渭等清代学者崇尚考实求真的学术精神,比较令人信服地考证出"一六居下"和"戴九履一" ...

  • 神奇的河图洛书:上古星图,宇宙魔方

    傳統古風 「让悠悠古风 吹遍古老的华夏大地」 经典传承| 回归传统| 唤醒良知| 正念正行 傳統古風 「让悠悠古风 吹遍古老的华夏大地」 9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 ...

  • 河图洛书,无字天书的真实秘密在此!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 ...

  • 河图洛书的传说和详解

    一.河图洛书 中国易学关于八卦来源的传说,最初指天赐的祥瑞.河洛之辞,最早见于<尚书·顾命>,又见于<论语·子罕>.<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 ...

  • 河图洛书真伪辨

    <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是河图洛书概念的最早出处.但由于<周易>并没有附上河图洛书的图案,因此,自两汉之后,再无人识得河图洛书的真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