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篇——韩城城隍庙
巨型照壁上的七彩琉璃雕塑
戏台保持有明代建筑特征,部分构造已改为清代法式
高大华丽、雕刻精致的庙前广场戏台
民众祭城隍的广荐殿、官员拜城隍的德馨殿
——韩城城隍庙
韩城城隍庙庙门
时代:明
地址:陕西省韩城市区东北角城隍庙巷
城隍,是古代人的心目中城池保护神,亦是彰善惩恶之神,人们认为阳间的事,由县官管,那阴间的事,就由城隍管了。韩城城隍庙的大门两侧,就写着“彰善惩恶”四个大字,庙内陈设着城隍神像、阴间各神刑具和正在受刑的恶鬼泥塑,门柱上刻着善恶报应的对联等。
建城隍庙,当始于隋唐,因为韩城古县城即建于隋初。古书载,有城必有隍,而且按照古人“神东人西”的方位理念,城隍庙在县城偏东的位置,当时也有定规。只是不少经过历代重修,现在已很难确定准确的始建年月了。。
西戏楼外檐雕刻精致
韩城城隍庙规模较大,占地面积15499平方米。庙内有四进院落,中轴线上的主要殿宇有广荐殿、德馨殿、灵佑殿、含光殿。
德馨殿东影壁赏善司和监察司
城隍庙大门南,为大型琉璃照墙,大门前街道东西两头各有大型木牌坊作为区域标志,坊上有匾,东书“监察幽明”,西书“保安黎庶”。
前街东西牌坊
庙门正对照壁屏门,屏门两侧的壁墙上各镶嵌着七幅彩色琉璃浮雕,图案有龙凤牡丹鲤鱼等,色彩艳丽,雕工精湛,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庙门内第一进院中有“明扶政教”坊,是一座单檐悬山卷棚顶廊式建筑,所谓“政教”指的是刑赏和教化。
城隍庙庙门前有照壁屏门,屏门通文庙,门两侧各嵌7幅琉璃浮雕
城隍庙与文庙相隔的琉璃小影壁
第二进院落格外宽广,院北是广荐殿,东西原本有两座戏楼,现仅存西戏楼。戏楼保持有明代建筑特征,部分构造已改为清代法式。戏楼造型奇特,雕刻精致,楼身坐于砖砌台基上,楼高两层,二重檐,顶为歇山十字脊,四面出山花,脊饰格外高大华丽。台口上方的额枋、雀替、斗拱、挂落和垂花柱都雕刻得十分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陕西韩城城隍庙广荐殿前戏楼
院北是广荐殿,为县民荐神之场所;广荐殿后的德馨殿为县令拜神之场所。再其后的灵佑殿是城隍办公的地方,含光殿是城隍寝殿。在第四进院主殿两侧还有东西道院。其它的配列建筑有“一亭”“两庑”“四楼”“四门”“四坊”,这些门坊楼亭与大殿主次相衬,高低起伏,疏密有致,琉璃脊饰鲜艳夺目,整组建筑充满律动感。
陕西韩城城隍庙政教坊
陕西韩城城隍庙东庑屋脊装饰
陕西韩城城隍庙广荐殿双脊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