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一种血管供血不全或神经根病变的早期症状。患者在不行走的时候没有明显的不适,步行一段路程后,无任何诱因出现腿部酸胀不适、乏力、疼痛,以致患者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消失,又可以继续正常行走,反复间歇出现。
病因
间歇性跛行的病因一般分为二种:
1.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常见于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可由脊髓血管狭窄或者脊髓血管畸形引起。
2.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常见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症、多发性大动脉炎。
鉴别
神经性间歇性跛行:下肢可有节段性放射痛疼痛、麻木、肢体无力、感觉障碍,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步行距离随病程延长而逐渐缩短。严重的可伴有大小便功能改变。
血管性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下肢皮肤呈现苍白、发绀,常伴有畏寒、发凉。下肢呈袜套式感觉障碍,间歇性跛行步行距离随病程延长的变化不明显。严重的会发生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死。
检查
1、X线:可明确脊柱的曲度,椎间高度,是否骨质增生、关节突是否退变肥大、椎体是否存在失稳、滑脱。
2、CT:显示骨性椎管形态,椎管横断面骨性结构等。
3、MRI:可明确显示椎间盘髓核突出部位、形态、程度和位置、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了解并鉴别椎管内有无其他占位性病变,了解脊髓、马尾神经和神经根受压状态。
4、脊髓造影:造影剂通过脊髓时,出现造影剂流动缓慢或受阻,亦可有造影剂变细现象。
5、血管超声:无创,可明确动脉闭塞的部位、范围、性质和程度。
6、下肢血管造影:可见动脉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闭塞等,并可以进行介入治疗。
其他相似病症鉴别
(1)强迫停立位
在步行时被迫立刻站立,并以手按抚心前部位,待稍缓解后,才离开原位,常见于心绞痛发作。强迫停立位严重的患者,甚至可发生昏倒和猝死。
(2)类风湿性关节炎
足部关节疼痛,因行走加重,休息后缓解,出现类似间歇性跛行表现。
(3)肌肉假性肥大
先天性糖代谢酶缺乏、糖原沉积在肌肉组织。此病好发于儿童青少年,男性多见。临床表现为行走或运动时出现肌痛或肌痉挛,当继续运动时,症状反而有所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