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胡燮敏作品丨碧桃花下感流年(外一篇)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桃树,为常见的果树,观赏花木。当那桃花盛开的季节,文人墨客就结伴而行,踏青游桃林,吟唱赞桃花。

小时候,我常想吃那又红又大的桃子,可家里穷,兄弟姐妹多,肚子都填不饱的年代,吃饭都成问题,那是一种奢望,偶尔父亲带回来几个桃子,也每人只能吃到一二个,根本不解馋。

没有钱买桃子吃,我就自己种么!刚上小学的我突发奇想。

我把两颗桃核种在院子里,不久,泥土里钻出桃芽,且长得很快,一年就长了一米高,第二年生长的速度更快了,第三年,已从手指粗长成了手腕粗的大树,遮地范围也有10平方米了,三四月,满树挂满了粉红色的花朵,满院芬芳,给我们这个农家院子带来了春的希望!

俗话说,“三年桃树四年梨,五年六年枇杷熟”。三年过去了,那棵小桃树竟然也开花结果了,伯伯说“这棵桃没有嫁接,结出的定是小毛桃。可我不信,明明是大桃子的种子怎么会小毛桃呢?不久真给我伯伯言中了,我亲手栽种的桃树结出的桃子就只有乒乓球那么大。

这小桃树看起来不起眼,结出的桃子很小,可等它熟了,一样好吃呢!这小毛桃又脆又爽,且结果率特别高,满树是桃子。这就馋坏了那些小孩,在那个什么多缺少的年代,这小毛桃就是孩子们的美味佳肴。一些小孩老是围着这棵桃树转圈。我父母是个热心人,这些孩子来了自然也会摘几个分给孩子们。有时连几个贪馋的小伙子也会采摘几个尝尝呢。

从这棵桃树上我知道了果树的大年小年,知道了凡是果树好品种多要嫁接,果树与种稻麦一样也要施肥,也要防治病虫害,也要修枝剪叶。

这棵桃树也时常给家里添麻烦。小孩白日上门来讨食,晚上爬树偷摘;一个晚上,村里几个小伙子乘我们睡了,一下子摘去了数百个呢!为此,我还大哭大闹,伤心了好几天。

我父亲害怕闹出事来,就借搭建羊棚为由把我栽种十多年的桃树给砍掉了。从此以后,我家再也没有种上桃树。人到老年,留下的只是带着乡情的浓浓回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虞山林场职工子弟学校当教师,我们经常去家访。桃子成熟期,你随便到那家,好客的家长总会随手采摘几个桃子给你品尝。让我们享受农家人丰收的喜悦。

学校四周多桃林。春日,桃花盛开,我们常与学生去桃林写生,去写作实习,让学生学会观察:树叶、树干、树枝、桃花,有表及内,边观察、边讲述、边记录,学生从中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本领,从而了解了种桃人的辛劳和困苦;让学生收集历朝历代诗人的桃花诗。如:李白的“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杜甫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陈继儒“桃花一树鱼三尺,不醉月明船不归。”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袁牧“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我将这些诗词一一讲解,学生趣味无穷。

学生从书本到实践,在作文中学到知识,达到了文学阅读与写作实践的升华。这种观察远比那些文人墨客单纯的吟咏风花雪月来得扎实。

以后,我调回城里工作,每当桃花盛开的季节,我还经常到学校去看望学生、同事,并一起到桃林去体会春日、春色。数年过去了仍有学生带着孩子、拎着桃子来看望我。“桃李满天下”的乐趣让我激动、亢奋。

小雨轻风落楝花

古城区九曲黄河边上,生长着一棵楝树。这棵楝树枝繁叶茂,每天见到它,总有一股亲近感油然而生。

七八年前,教育局刚搬到九曲黄河时还没有这棵楝树。花坛里只有四棵樱花树。不知啥时候,在这小小的绿地上竟然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树苗,这是一棵野生的楝树。那四棵人工栽培的樱花树,得到人们的呵护,长得壮实。春日到来,樱花便吐出了娇艳的花朵,芬芳四溢。看那棵楝树,硬是在乱石中挣扎着,渐渐长高,长大,个头超过了人工栽培的樱花树,几年以后,它已长成十四五米高,腰围三十多公分的大树,那灰褐色树皮上,留下了岁月中挣扎的一条条裂痕。去年,常熟遇上了强台风,那四棵樱花树被台风吹得东倒西歪,而那棵楝树却岿然屹立,它已深深地扎根于泥土瓦砾中,不怕暴风骤雨的吹打。每到七月,树冠呈伞状楝树就开出了紫色的花朵,虽然没有樱花那么大,那么鲜艳,可那一朵朵紫色的小花,透出淡淡的芬芳,招引来无数的蜜蜂。细雨飘洒的黄梅季节,楝树花香更加浓郁。“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那是何等的意境。待花朵脱落,露出了珍珠粒大小的果子,圆圆的、青青的,慢慢长大成玻璃球似果实。

秋日,那深绿色的柳叶状的树叶纷纷落下,露出那枝枝桠桠,在秋风里摇曳,而在枝桠间则挂着一颗颗淡黄的果实,那是楝树的种子。白雪皑皑的时候,那楝树的果实便成了白头翁的最好食物,每天清晨,三五只白头翁就来到楝树枝上啄食,它们张开嘴巴一颗颗囫囵吞下,吃饱了,便放开喉咙放歌高唱。而楝树也靠了这白头翁而把种子传布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我对楝树有特殊的情怀。

小时候,常听长辈说,楝树能辟邪祛气,如有谁家的婴儿闹夜,只要家长在楝树上贴上一张黄表纸。“天黄黄,地黄黄,我家有个夜哭郎,过往君子读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据说,闹夜的小儿当天夜里就会收住哭闹。是真是假,没有人去考证。

楝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河边、坟墓、竹园中、屋前屋后,瓦砾地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提倡植树造林,村里培植了一批楝树苗,种植在福山塘东岸,村里让有自留地的人家负责管理。1969年,我家造房子,缺少材料,就把自留地边上的几棵钵盂大小的楝树砍了,做了门窗。

以后,我在新房的四周种上了楝树。楝树可是做家具的上好材料,木材轻软,易加工,色泽似榉树。到了八十年代初,我结婚需要打家具,我父亲就把几棵楝树砍下来,做了家具。俗话说,种瓜得瓜,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而我自己种树自己受益了。

楝树果实可以酿酒,似乎鲜为人知。五十年代后期,三年自然灾难,粮食歉收,有几家酿酒厂就收购楝树果,代替粮食,其酿出来的酒还真好喝呢!我们几个小学生放学后,就拿了箩筐、竹竿去采摘楝树果,然后把采摘下来的楝树果卖给酒厂的收购员,换的几个钱来作为学费和购买文具用品。这也算是孩提时代自食其力的事例。

楝树,我一直以为是江南特有的,查了字典,楝树的分布范围很广,在中国的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四川、云南、海南等省都有种植。

随着时代的变革,常熟市的绿化越来越好,引种的树种越来越多,黄山栗树、东阳木、美国松……但楝树却越来越少了,这是否在多品种绿化中出现了偏废?

数年过去了,我们教育局搬迁到了新城区,但我经常去光顾古城区九曲黄河边上的那棵楝树,它生长的很好,依然枝繁叶茂,成为九曲黄河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但愿它得到更多人的青睐,更多人的保护,成为常熟的古树名木。


作者简介:胡燮敏,江苏常熟人,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在《雨花》《文学教育》《苏州杂志》《文汇报》《苏州日报》《姑苏晚报》等报刊发表散文、随笔、小说百万字。出版散文集《记趣集》、专著《尚湖文化研究》《翁同龢与礼仪风俗》《名人名号趣闻》《虞山传说》《常熟风俗》《两朝帝师翁同龢轶事遗闻》《虞山尚湖故事传说》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