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过年与春节

每年过了元旦就进入年关,人们最关心的首属过年和春节,按说年复一年岁岁如常,这可有何好说的!假若我要问你一个问题:过年和春节是不是一回事?您能回答出来么?
说起这么一个常识问题,其实是一个非常不简单的问题,其正解不仅仅关乎你我和千家万户的节庆安排,更关系着我们国家各行各业的经济与社会运行,甚至还关系着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交往与共处。因为中国的春节已经不是北方南方或某个区域的风俗,它截然是我们整个国家要历时一周共同欢度的佳节,其历法推演、时辰测定按说应该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海内大同天下皆准,且因其历法之故造成我们的新春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并且差距还超乎寻常的巨大。比如说今年春节是二月十二日而非刚刚过去的春立庚寅癸未日,更与别的国家圣诞或元旦即过年都相距四五十天。今日世界,国与国交往非常密切,人家均已开始新年的竞争和挑战,而我们还在等待着辞去旧岁,才能迎接新的一年,如此年差是因为历法的缺陷(两个小误会)所致,这可非等儿戏。
历法是一种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序列的方法。按一般通俗说法有太阳历(阳历)、太阴历(阴历)、阴阳合历(阴阳历)。其实这里常忽略了一个干支历即是黄历,我们国家自古以来一直使用的都是这个黄历,民间俗称农历,而不是人们常以为的太阳历或阴阳历里的那个阴历。
全世界通用的历法称为公历,它实质上是一种阳历,原始的阳历是古埃及人创立的。阳历是太阳历简称,它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计算的基础,要求历法年同回归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基本符合,最初取一年为365日。为了协调历法年与回归年的长度,阳历分一年为十二个月,平年365日;年份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共366日,这样,每历年平均长度便是365.25日,同回归年长度365.2422日相差0.07078日,400年约差3日,所以后来又调整世纪年只有能被400除尽的才为闰年,这样就使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425日,更接近于回归年的长度。这种西历基本没有天地人合一的宇宙观内涵,只有主观数学平均分段意义,与春秋分、夏冬至等天文现象也毫无瓜葛,二十世纪初为全世界普遍采用,所以又叫公历。公历是一种平均太阳历,只讲回归年,不管朔望月。
阴历来源于月亮历,是以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计算基础的,要求历法月同朔望月基本符合。朔望月的长度是按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确定,阴历年同地球绕太阳公转毫无关系。由于它的一年只有354日或355日,比回归年短11日或10日多,所以阴历的新年,有时是冰天雪地的寒冬,有时是烈日炎炎的盛夏。当今一些阿拉伯国家用的回历,就是这种纯阴历。
中国的历法起源很早,战国末年的史书《世本》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容成作历,大挠作甲子”。上古时代形成了独特的干支记历法,我国的历法,通常也叫做“夏历”,是“华夏历”的简称。传说黄帝通过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借寓天干地支论述日月与地球之阴阳关系。夏代已有天干纪时法,夏朝时代的几个帝王有胤甲、履癸等名称就是佐证。商代发展为干支纪日,即将甲、乙、丙、丁……十天干和子、丑、寅、卯……十二地支顺序配对,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干支,六十日一周循环使用,在出土的商代武乙时的一块牛胛骨上面刻着完整的六十天干地支,这也许就是当时的日历。在世界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区,还采用过各种不同的历法,比如现存的突厥历、傣历、藏历等。中国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开始采用公历,但当时仍用中华民国纪年,至此以后中国历法就被人们讹传为“阴历”,被叫作”农历“。为何称呼夏历为“阴历”这是非常错误和不准确的,因为夏历属于阴阳合历——是朔望月、回归年的有机统一。该历法经定节气明了四季,定朔望以合天象,定冬至以至岁时,置闰月调和朔望月(白道)和回归年(黄道)之间的差别。夏历之所以称之为黄历,因为相传华夏之历法制定于轩辕黄帝时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用了公历纪年。
现在我们认识一下干支历即甲子历,通常认为它属阳历的一种,又称节气历或中国历,其中隐含着深奥的历法。它是按照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行规律来确定的,它是用60组各不相同的干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历法,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干支历主要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四部分组成。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同回归年,“立端于始,表正于中”,一节一中为一个月。干支历通过天干地支论日月与地球的阴阳关系,“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 ”,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是其基本内容,干支历中的月份是根据黄道面划分出来的,既管年又管月,兼具二十四节气。干支历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即“节”与“气”,没有闰月。干支历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其年月日全由太阳视运动决定,与阴历月相无关。它又与通常的阳历(如公历)不同,公历的月长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涉;干支历的年月日均由天象决定,无须通过人为调整,是完全符合天象规律的一部历法。黄道是指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年转完一圈,地球公转时,从地球上看太阳,太阳在天球上、众星间缓慢地移动着位置,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同,即自西向东,也是一年移动一大圈,叫做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太阳周年视运动在天球上的路径,就是黄道。换句话说: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无限扩大而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就是黄道。由于地球的自转轴没有垂直于轨道平面,所以赤道平面不与黄道平行,而有固定的夹角,这就是所知的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与地球的交集所形成的大圆分别称为赤道和黄道,这两个平面的交叉点正好在一条地球直径线的两端点,就是著名的二分点(春分点与秋分点)。太阳从南向北经过的二分点称为春分点或是十二宫白羊座第一点,黄道经度通常以这一点为起点向东从0°到360°。黄道纬度通常以黄道为测量的基础平面向北从0°到90°,向南从0°到-90°。春分点同样的也被定义为赤道坐标的原点。黄道与赤道有23度26分的交角(黄赤交角);黄道的严格定义是:地月质心绕太阳公转的瞬时平均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赤道坐标系是依据环绕北极星的北斗星等天体的观测来确定时间。这一系统有异于西方天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是天极、赤道的,而不是行星、黄道的。”黄道坐标系则是“观察恒星的偕日出和偕日没,也就是观测黄道附近的恒星在日出前或日没后瞬间的出没。 这就是以北极为中心,以北斗为指针,以二十八宿为圆形天道(天赤道)的最古老的天文体系,十二支就寓于这一体系之中。北斗观象授时系统,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观。除了依据测日影以定冬至,作为一回归年的起点之外,也依据斗柄徊转时所指向的正北为一回归年的起点。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也记载了:“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昂为纬,虚张为经。” 所谓“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就是依据赤道坐标系“上北下南”的原则,从“天极”处俯视“子北午南为经,卯东酉西为纬”的。立竿测影测出来的“地中”、四方与浑天坐标系中的天极、二十八宿所划分的天地正中、四象(东方苍龙主春;南方朱雀主夏;西方白虎主秋;北方神龟主冬)直接对应。以“极”为中心,将地球的赤径圈用十二支等分,在立竿测影与 “日晷”的性能中体现得十分清楚。《晋书·志第一·天体》用桓君山(桓谭字君山)的话将这一问题释义得尤为明白:“春分日出卯入酉,此乃人之卯酉。天之卯酉,常值斗极为天中。今视之乃在北,不在人之上。而春秋分时,日出入乃在斗极之南。”古人就是用晷表、浑仪来测定天体位置,建立起以北天极为上,以南天极为下,以二十八宿为圆形天道的赤道坐标系的。西汉中期,汉武帝时,为制订《太初历》,司马迁等人所用的观测方法就是“定东西,立晷仪,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于四方。”“地中”的另一个用途是以观测者为中心定时间的起止点,《周髀算经》记载了这一内容:“冬至昼极短,日出辰而入申;夏至昼极长,日出寅而入戌”,都是指表影方位的。冬至日出东南而没于西南,即日出辰位而入于申位;夏至日出东北而没于西北,即出寅位而没于戌位。
赤道坐标系所界定的“天地”,其空间背景是缘地球表面向太空延伸的整个天地;而地平坐标系仅可“用于地球上某些单个的特殊点”。忽略了二者之间的不同,则很容易把中国古代文化中所讲的“天地”的空间背景局限于中华大地。如由十二支所标示的地球十二条经线,是对整个地球以“极”为中心等分十二,与之直接对应的子——北;午——南;卯——东;酉—西,是整圈赤道的用四等分,而不是以中州为中心,将中华大地这个大公鸡形状的版图等分十二,也不是将中华大地于四等分。赤道坐标系的天球坐标系就是以此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而且其科学性也是无可置疑的。不然的话,现代全世界天文科学就不会“在计量恒星精确位置这一同等重要方面却完全是中国式的” 。
西周和春秋时期以圭表测日影的方法定出冬至和夏至的时刻。汉《太初历》以来规定了无中气之月为闰月的规则,这也等于规定了每个中气都要在固定的月份里,如冬至在十一月,大寒在十二月,雨水在一月,等等。为了推算每年的历谱,首先要定一个计算起点,叫做历元。中国古代历法大多数取下列这样的理想时刻为历元:某年冬月甲子日的夜半,它正好是朔和冬至,而且又是月过近地点(即月行速度最快的点)的时刻,等等。乾指天道,“乾元”意为“天道之始”,语出《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四季变化是天道运行的结果,那么春天元日,当然就是天道之始了。“斗建东”,古人常用北斗七星的斗柄在晚上的指向确定季节和月份,这叫“斗建”, 这就是古代天文历法中经常提到的“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正月建寅”等十二月建。正月时,斗柄正指向东偏北的方位。古代称“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所以“斗建东”是春天的一个重要标志。
《尚书·舜典》:“舜让于德,弗嗣。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仪式隆重而浩大。立春标志着新的一年开始,新年新气象,正是祈福的好时候,如果说去年运势不佳,事业不顺,财运不好,婚姻破裂,健康很差,搞个盛大迎春仪式那么立春后也就可能运势好转,把去年的霉运赶走。立春当天全家人应在一起吃顿团圆饭,餐桌上应该有汤圆丸子或甜食类的羮点,预示着团结与甜蜜,另外根据自己命理的喜忌颜色,搭配穿新衣。可以起到全家和谐团圆,日子甜美多姿多彩,个人运势顺风顺水的作用。直到1913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下了一个文件,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古人将木星称为岁星,这种纪年法被称为岁星纪年法,此法的起源年代还不清楚,但在春秋、战国之交很盛行。因为当时诸侯割据,各国都用本国年号纪年,岁星纪年可以避免混乱和便于人民交往。《左传》、《国语》中所载“岁在星纪”、“岁在析木”等大量记录,就是用的岁星纪年法。农耕时代,世界上有不同的民族,根据天狼星与太阳出现的特别时间,确定一年的最恰当的自然周期的开始。而华夏古人在长期的天文观察中,是以参宿星座中,三颗看上去等距串连的恒星,随着地球自转和公转,来判断和规定符合农耕时代的年周期的开始,也是地球上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三颗星中间那颗星,距地球1342光年。当这个星宿三颗星,到达华夏大地上人们头顶上空时,人们可以抬头看到垂直在自己头顶上这三颗星的时候,星光熠熠,明亮夺目,并且,这三颗星在同一时辰,也行进到了与天空中最北端的比较亮的恒星帝星,(即北极二,这颗恒星有点红化,距地球126光年),在夜空中平行呈一直线时,它距冬至的时间是45天,距子月最后一天的子时,算起的第35天,就是“立春”。先夏时,古人农耕需要正确和准确判断一年的春季,也是要经过观察实践找到一年中最重要的开始时日的天文景象。这是夏时在先前的天文历法基础上颁布的。当时到现在,虽然地球进动,产生岁差,人们视线中的极星中轴(这个“干”)也转到了勾陈即北极星照准;不过,夜晚观察,若以帝星为照准,这个判定规则仍然符合天文观察的景象。这个日子在后来传统的阴阳历结合中,是公历的二月四日。实际上,按古时的算法,是从二月三日午夜十一点,即二月四日的子时开始。这个在横跨东经120到90度,大约30个经度地域,纬度从南面赤道到大约北纬40度,包括华夏地区的大部分,在一个时辰里,即不差二个小时里,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男女老少,都可以看得见的,自然的,令人信服的冬季恒星座——参宿,伴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在这天晚上八点左右呈现,人们顶礼膜拜和庆祝这样的三焦性定位的天文景象。“光”这个字的甲骨文结构,就表现了人朝向头上的三颗星发出的光芒,跪着膜拜的仪式。即使变化了,现在看上去,这个字还是在天的一种单体写法符号上托着三颗星。这个是古时“春节”的溯源。毫无疑问,这两天的北斗星柄是指向正东南角的。以现代天文知识来看,在天球黄道上看,走过了一个圆周率数字的圆周角度314,进入315,所以立春这个日子以恒星与恒星和地球人定位,还是比较正确,准确与精确的。
元日是一年之始,所以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1913年,北洋政府改称农历元日为“春节”,国民放假一天。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协决定采用公元纪年,公历1月1日称“元旦”,从此“元旦”“新年”被公历1月1日专用。我们都知道,正月初一是农历的一年之始,其实它不只是“阴历年”的一年之始,缘于农历是阴阳历,它隐含还有个“阳历年”的一年之始,这就是立春。老子有“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说法。我的理解,他有指这个子月子时的意思。古人研究出来了河图洛书形理、天圆地方性理、周天历度形性数合一的自然之道理。但是后来都失传了,据说国民政府伊始参加一次国际会议,讲到汉族历法脱离了干支术道理,最后到底是赤道还是黄道以及赤极混淆不清而遭到世界抵制,所以杜撰出来了一个阴历年说法,且问:华夏祖先何时将春节闹成了阴历!现今脱离了干支记日法,何人还能说明白腊日、社日、端午、三伏以及寒食等。这如同工程师不懂几何学,中医师不读《黄帝内经》,现在我们把干支历亦视之为另类或迷信又将如何传承中华民族历法!
过去人们在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腊祭这一天称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因为腊月初八是佛祖成道日,于是逐渐两者融合,到南北朝时,腊月祭祀开始固定在腊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戊祭是道教的一个术语,通俗称之为“戊日”或是逢戊。记载戊日有什么道理呢?远古首重社祭文化,戊即土,土畏木。甲日属木,木克土,所以远在周代的华人就不轻用甲日。把“社”字拆开,社即祭祀土神。五戊为社,结社只为稷。所以设在戊日,是因为在天干中,戊已属于中央,五行属于土。相传有“一戊天地,二戊本身,三戊牛马。四戊阳春”的俗言。所以,民间所说的入社应指第一个戊日起,出社应该指第五个戊日止。正者,谓中正端午。故,道之定,则中正端午。武王伐纣,周灭商汤以后,商纣王的长子季子逃亡至高丽避祸,并将商文化及“端午节”习俗带到该地并流传至今。所以,韩国人认为他们过“端午节”是在商末。现代的中国人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明显的晚于商末。所以,不明就里的世界文化遗产评审们,也就稀了糊涂的把“端午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判给了韩国。这就是“端午术”失传之后,中国人对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已讲不清其来龙去脉所产生的后果!
春社日期的确定有些复杂,历法规定: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所谓“戊日”,指的是“干支纪日法”的日子中带“戊”的日子。王驾《社日》:“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描绘的就是春社景象。 古代还有把冬至后第105天定为节日,称“寒食节”。《人日思归》(隋朝薛道衡作)抒发的也是正月人日怀念亲人的情怀: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汉书》 - 志·律历志上:元凤三年,太史令张寿王上书言:“历者天地之大纪,上帝所为。传黄帝《调律历》,汉元年以来用之。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诏下主历使者鲜于妄人诘问,寿王不服。寿王候课,比三年下,终不服。再劾死,更赦勿劾,遂不更言,诽谤益甚,竟以下吏。故历本之验在于天,自汉历初起,尽元凤六年,三十六岁,而是非坚定。
元凤三年,太史令张寿王给皇帝上书说:“历法是天地的大事,是上天所为。相传下来的黄帝《调律历》,汉朝建立后就使用它。现在阴阳不调,是改用了《太初历》造成的。”皇帝就命令主持历法工作的使者鲜于妄人去质问,张寿王不服。鲜于妄人就请求与研究历法的大司农中丞麻光等共二十多人一同观望日月的晦、朔、弦、望、八节二十四节气,来验证各历的情况。有人弹劾贬张寿王官为大夫,身穿儒生的衣服,述说不吉祥的话,制造怪诞的邪说想扰乱国家制度,犯大逆不道之罪。皇上批准了弹劾。虽然张寿王连续三年观察试验都属偏下等,但他始终不服。又被弹劾该当死罪,后被赦免,张寿王便不再说了,可说他坏话的人更加多了,最终被交给法官审讯。所以历法验证在于天,从汉朝的《太初历》开始实施,到元凤六年,经过了三十六年,是与非才确定了。
历法失传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君权天授封建文化的垄断,上天赐予数理与天子著易,则数理只能是圣人的一言堂。现在,我们分析扁鹊、华陀等高明医生最后被封建帝王处死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在修行医术的时候研究了数理,才能得到对身体与疾病的全息认识,也正是这个原因,而触犯了天子封建文化垄断的最敏感神经,自然必死无疑了。干支历法理论的传播,自《易经》以降,在民间就只能是秘传隐世了,而对于大多数人就基本无知了。除此之外,为了农业生产生活的需要,虽然保留了皇历(黄皇孰为是)或天官的制度,但是,研究天象的官吏大部分是世袭制,即父子相传,而不能向外人传授,有敢于观测天文变化的人,则被称为大逆不道,被视为企图谋反,则是要诛灭九族的。
近日在读《自然方程》惊闻赵致生先生驾鹤升天,倘想若抛弃顾虑也就是个早点向赵老报道,也别管什么王义或山巅,特色而逍遥地继续过着白年谛梦兀冷兀热非阴非阳的日子,莫非算是千古贻笑蒙昧吃瓜群众。
试看今日天下,列强穷尽极数变法,我自岿然无动于衷,此乃天机非尔等可言乎,谨惟懂法理、和术数之明君圣裁兮。

作者:王雪明

编辑:明堃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