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给我带来了什么
好像是世界读书日要来了还是怎么的,看到一些读书相关的策划,都在聊读书的自己的意义。几个文化人,看起来像文化人的书商,还有一些不知道是谁的人都在赞美读书。世界很大,大家都很爱书。
新世界的大门啦,开阔了眼界啦,可以跟古今中外的各种智者交流啦……
都没错,读书很重要,但大概就这么回事吧。
“书”的形态还保留着,看书的人未必增加了,人的阅读量肯定是普涨。人每天在微信上聊天,刷朋友圈,看微博、微信,无意中其实也完成了大量文字阅读。
是不一定要读书。一本好书大概相当于有人一次性给你微信发了几万字的内容吧。这么理解就好了。
读书给我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越来越难回答了。
在我阅读量最少的时候,尤其刚上大学那会儿,无知至极的状态下,看到什么都很新鲜,都想办法第一时间卖弄。一本又一本的新书,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生怕别人不知道我的渊博。我记得大一的时候跟过去的高中同学聊天,就一套一套的,全是虚幻的“大词”,自我感觉极为深刻。其实操作起来是很简单的,卖弄几个不常用的名词和复杂的句式就足够了。大家都说人话,你突然文绉绉的,还现学现卖一些知识点,不就显得很特别吗。
不过平心而论,这种虚荣心也是不停看书的动力源之一。
这些年看的书,或者用字数来量化,应该是不少了。我也不想统计,但平均下来每天三个小时左右是有的。主要是天天如此,除非我病倒了。至于读了几本,我也不知道,有时闲着无聊年底稍微统计一下。然后这么多年这么多书给我带来了什么呢?我更加不清楚。什么也没记住,都不知道怎么跟人分享。
比如在去年公众号被关小黑屋的那一个月,我读了格非老师的《江南三部曲》《望春风》《欲望的旗帜》以及短篇小说集《相遇》。非常愉快的一个月。我还特地找来格非老师的一个演讲“重返时间的河流”,也很值得推荐。
如果是一个任务,硬着头皮也可以写个几篇书评,但我什么也不想说。只因为没什么可说的,最重要的是阅读的过程,而不是跟没看过的人分享体会。跟读过的也没什么可分享的,每个人都有独有的感知。
有本书叫《苏联的最后一年》,有谣言说被禁售。听起来似乎满足了某些阴谋论而变得可信。其实可以买到。随便翻几章,对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的那些愚蠢的行为丝毫不意外,几乎都是给经济雪上加霜的反市场行为。看的时候不是惊喜,而是会叹气唏嘘,无论什么民族和文化,从古巴到委内瑞拉把国家搞垮的招数本质上一样,都是反市场。
反市场蠢行批量展。就是这本书的主题。对有那么点经济学常识的人而言,可看可不看。但这本书的雄伟的主题和所散发的气势就变成“天然经典”。要我说,不如随便聊聊。如今书籍的宣传和包装都非常优秀,但这种好和书本身关系不大,大部分都是噪音。
只要眼睛还没瞎,我大概是不会停止阅读的。阅读对我而言如同呼吸和吃饭一样,着重强调有些可笑。看得越多,就越讨厌金句。金句这东西很像成语和网络流行语,都是套路,让读的人有强烈的“收获”感。
前阵子流行的互联网黑话现象和罗振宇搞的那一套虚头巴脑的东西,是一个性质的。大概就是行业内的人需要在一种话语体系里刷存在感,显得很专业。呵呵,实不相瞒,我就在这个行业里,自然也遭遇过身边的活人满嘴“赋能”“拉通”“借势”“次元”……
嗨,都是我们振宇玩剩下的。跟着罗振宇学习的人也会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而且被注入了海量金句,卖弄起来也十足方便。那种不是人话的词汇说多了,自己都会被自己的深刻给迷住。不得不说,花几百块钱迅速变得深刻和渊博,还是很吸引人的。要不是我年轻时候有过“无病呻吟”“强行深刻”“自我感动”等等宏伟的装逼体验,还真说不定被振宇给吸引了。
书看得越多,越能发现自己过去的可笑,警惕各种特别虚妄的“企图心”,时不时的就会有,就是动作会变形。掉书袋就是一种动作变形。
读书与俗世意义上的成功甚至连相关性都没有,只是人这一生的修行而已。对资质平平的普通人,心性的磨炼离不开书,离不开听一些智者闲聊。
读书未来还能给我带来什么,我不知道。不敢说拥有,但愿,尽可能无限接近一颗平常心。
努力中~
上篇:我从罗永浩身上学到的
推荐:“你不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