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疫情暴发,专家提醒:有件事,中国做的不如英美,每个人都必须重视
原标题:社评:全球抗疫变数多,中国需做好几件事
新冠疫情在印度、巴西、欧洲、美国以及日韩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其中印度的感染人数、巴西的死亡人数近日都创下疫情暴发以来的最高纪录,多个欧洲国家重新考虑采取严厉保持社交距离的措施。美国是全球接种疫苗数量最多的大国,它的感染和死亡人数在过去的一周再次抬头,同样给疫情防控前景投下阴影。
中国瑞丽的疫情暴发受到控制后,重新进入本土零新增感染状态。但是中国的疫苗接种速度落后于医学专家的期待,接种比例低于美英等国,这一差距所意味的潜在问题值得重视。
全球防控形势仍有诸多不确定性,疫苗肯定会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但在病毒发生变异的情况下它能否构成人们希望的群体免疫,形成阻止新冠病毒冲击人类正常生活的强有力屏障,还需经历检验。
另外,美国等接种疫苗快的国家是否会把这当成武器,对其他国家围绕开放问题采取不公平的做法,导致各国就交往秩序发生冲突,也是不确定的。还有就是病毒的变异在与疫苗的接种和改进速度赛跑,哪一方的速度更快,也需时间来验证。
美国迄今为止的抗疫表现相当自私,其国内接种疫苗之快和对外输出疫苗的吝啬形成令人咋舌的反差。这让人担心它之后有可能滥用本国疫苗的高接种率,在国际关系中强行推动于己有利的“疫苗护照”等,把各国开放搞成服务于美国和主要盟友利益的不公平过程。
面对复杂环境,中国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第一,要加快疫苗在国内的接种,确保在今年入冬前让全国的接种率达到接近美欧的水平。中国人口多,做到这一点是有挑战的,但是中国的体制优势提供了克服这一挑战的特殊条件。我们只有疫苗接种率达到高水平,才能有在抗疫下一阶段与美国开展博弈的资本,无论世界开放还是不开放,我们都能从容应对。
第二,要加快推动中国几款疫苗进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疫苗的名单,这对牵制美国可能滥定规则至关重要。
第三,随着疫苗接种在国内的覆盖率逐渐加大,我们需要研究对抗疫措施和相关的社会心理进行调整。今后的抗疫恐怕仍离不开强有力的社会组织,需要疫苗和管控相结合,但是在大家都打了疫苗的情况下,防控是否要长期坚持“零容忍”,恐怕需要根据世界上的变化进行裁量。
如果美欧全民接种疫苗后感染率和死亡率都被明显压下来,但仍有一定的发生比例,在它们那里就会形成抗疫的成功感,整个社会有可能如释重负,将新冠肺炎“流感化”。但是如果在中国新发生同样较低水平的感染,我们社会的感受就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前段时间的抗疫成功同时削弱了国人对新冠疫情的心理承受力,未来我们需要根据新的情况以变应变。
第四,中国在过去几个月向一些国家输出、援助了部分疫苗,展现了我们与那些国家同舟共济的诚恳态度。这是中国业已形成的一个优势,而非所谓“负担”。今后这方面的情况也会面临冲击,我们应继续兼顾国内和国外的疫苗需求,尽力做好平衡。
新冠疫情来得如此猛烈,造成了方方面面的冲击,对它的控制过程也一定会是复杂的。除了科学和人道主义,一些政治元素一定会很野蛮地闯入其中。中国害人之心本没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必须在下一阶段的全球抗疫中保持主动,这既是捍卫中国的利益,也是为人类能够控制住新冠疫情和为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继续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