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千年的泡茶艺术•9】——泡茶艺术的创立逻辑
泡茶艺术的创立逻辑
文:叶羽晴川
对于泡茶这一种艺术创作,我们当做如下思考。
作品是茶汤,赏鉴的路径是口,由此可知“茶之重者,味也”。
茶汤之味则是从茶叶中来,茶叶中可浸出的微量元素的品种、数量,单位时间内浸出的速度决定了茶汤的滋味。而速度则和浸出的是否通畅有关。
这里就涉及到工艺对于浸出速度的影响,比如揉捻带来的细胞破碎率;温度带来的物质交换的快慢;品种和地域决定成分多寡。而这些是不是需要实地的验证呢?不需要。
就像书法家看看笔好不好用,纸的洇墨状态一样,我们取适量的茶,注入适量的热水,看它浮沉以及茶色,香气的变化就可以知道后续注水的力度,方向。由此,我们就可以冲泡出一泡怡人的茶汤了。
作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对于原材料特质以及创作工具的驾驭也一定是熟练的。所以,什么样的工具更专业,更适合创作他也是心知肚明的。
工具是肢体的延伸。
所以工具的大小,形状,重心,材质首先要满足创作需求,同时创作工程中和对原材料的表现是否恰当也是需要考量的。
比如一把紫砂壶,过大,则把持吃力。过小,则冲泡不便。壶把的粗细,重心的设计都严重影响冲泡的流畅。
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投入度也会严重影响到作品的品质。泡茶者的个人状态会对茶汤产生极大的影响。这可以从“分心必水,纠结必涩”中体现出来。而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泡茶者对于水流的控制,器具的把握,以及茶具的摆放,应变能力足够的前提之下的。
在传统的艺术门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某某是童子功。在茶文化领域,对于泡茶,历史上就没有听到过类似的说法或者提法。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我们的茶文化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然而,和其他的艺术门类相比,泡茶这一种艺术还是出于一个初期阶段。
关于合理的创作工具的认知、研发、使用能力,个人创作中对于水流的控制都是在进行泡茶这一创作之前就要进行专业的练习才能完成的。
泡茶,是一项专业技术,需要经过专业的练习。只有把这一观点深深地置于心底,在行动上就会贯彻得彻底。如此,泡好茶就成为必然了。
叶羽晴川
的艺术创作
以茶汤为作品
味觉的审美
一
如
茶
香
茶友正在阅读
《诗茶篇》
微信名:一如茶香
微信ID:yiruchancha
有浅析 有深读 有知识 有操作
有分享 有体验 有养生 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