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B | 秸秆作为根际微生物的额外碳源,减少根系分泌物消耗

推荐:董小橙

编译:xq_ing

编辑:董小橙

德国波恩大学作物科学与资源保护研究所Claudia Knief等人于2019年5月7日在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预发表了题目为《Rice straw serves as additional carbon source for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and reduces root exudate consumption》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秸秆能够作为田间根际微生物的碳源而减少根际微生物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消耗。

文章重点

1. 根际微生物从秸秆中获益

2. 秸秆碳除了作为植物根系分泌物外还被代谢

3. 秸秆作为额外的碳源减少了根际微生物对根系分泌物的吸收

文章摘要

秸秆回田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增肥方式,这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额外的碳源和营养成分。研究人员采用13CO2脉冲标记和磷脂脂肪酸稳定同位素探测(PLFA-SIP)技术,研究了水稻-玉米轮作条件下秸秆回田施用对消耗玉米根系分泌物这一类微生物的影响。与不施秸秆处理相比,秸秆处理使得30、40日龄玉米根际微生物PLFAs的标记率降低了70%。这种减少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在有秸秆存在的情况下,植物吸收CO2的速率较低。他们的研究表明,植物吸收CO2的时间动态反映在根际微生物吸收根系分泌物上。由于根际存在一个额外的碳源,根际微生物对根系分泌物的吸收会减少。然而根际微生物和根系分泌物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评估相同的细胞是否从这两种碳源中获益,或在微尺度上根际是否存在不同的微生境。这样才能为之后的农业实践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秸秆、根际、玉米、水稻土、根系分泌物、磷脂脂肪酸稳定同位素探测(PLFA-SIP)技术

文中重要图片说明

Fig1: 从玉米根际土壤中提取的13C标记掺入植物生物量(A)和PLFA(B)中的结果。

Fig2: 在是否存在秸秆的情况下植物生长20,30和40天后玉米根际微生物群(左图)和13C-标记掺入PLFA(右图)的PLFA图谱。




你可能还喜欢

(1)科研 | Nature子刊:根系分泌的代谢物通过塑造根际微生物群来驱动植物-土壤对生长和防御的反馈

(2)科研 | ISME:氮沉降对全球土壤微生物的负效应 (国人作品)

(3)科研 | ISME:升温改变功能性微生物群落增强有机碳分解(国人作品)

(4)科研 | Nature:地球表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5)科研 | ISME:空间结构对土壤微生物间一种新型营养缺陷相互作用的影响

(6)综述|Nature review microbiology:多年冻土的微生物生态学

(7)科研 | 多环芳烃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共代谢途径的影响

(8)免费领取文献包 | 20篇土壤微生物与碳氮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需要👇

  1. (直播培训课)16S扩增子测序分析与个性化制图零基础班

  2. (直播培训课)生态环境领域SCI写作与投稿技巧

  3. 单细胞、群体细胞转录组学培训班(北京:5月10-12日)

  4. 微生物组学分析研讨班(北京;05月11-13日)

  5. 第三代测序技术及信息分析研讨班(北京:5月17-19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