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红木家具?唯一的财产性家具用品

中国红木产业影响力微媒体!传播红木文化, 交流红木知识发布供求信息, 关注市场动态分享国学智慧, 品读百味人生红木  |  木材  .  家具  .  工艺品

“这么贵的东西,砸了真可惜。”砸墙师傅一边撬瓷砖,一边连声惋惜。比他更惋惜的是家主老张。这座房子的所有家装和家具,都是他七年前一样一样攒起来的。瓷砖、厨柜、门窗、灯具等等,选的都是如雷贯耳的大品牌,都是当时最新最好的,价格也都不便宜。去年决定把这房子给儿子做婚房,自己搬到别处。儿子和儿媳提意见:地板虽然还是很亮,但不是正在流行的“高级灰”;厨柜、门窗、灯具、家电,虽然完好可用,但毕竟已经七年了,与时尚的新款式、新风格相比,已显落伍陈旧。。。一家人反复商量之后,尊重儿媳意见,全部一砸了之,恢复成毛坯,从头再装一遍。原来的家具和家居用品,自然也得全部换新。---除了书房里的红木桌案椅和书架。老张说:“这套红木家具,是这座房子里,他们俩唯一要求保留的东西,说这是财产,他们要留着。”

无论是家装,还是家具等家居用品,有人把它总结为: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五年一大变,十年一巨变。流行的风格款式,总是来去匆匆,变幻莫测,让人亦步亦趋,疲惫不堪。更让人沮丧的是,很多当初花大价钱买下的东西,不仅几年就过时,而且更换时才发现它变得几乎一文不值。一个义乌老板,花三十万买的进口的洋沙发,两年后,回收旧家具的人只出价八百块。无论是家装,还是家具等家居用品,除了红木家具之外,基本全都如此。类似案例其实数不胜数,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马未都的收藏之路》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未期,马未都花1200块买了一套黄花梨的老圈椅;差不多就在同一时间,他的一个好友,托关系、走后门,花1500块买了一套罗马尼亚进口沙发。十几年过去了,他的黄花梨圈椅身价百千倍,而朋友的那套罗马尼亚沙发,花十五块钱请收破烂扛出去扔掉了。白岩松在他的《白说》一书中,也讲起过一段马未都的故事: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他带上当时最流行的电镀折叠椅子,在北京西四等地信托商店或家具门市外面,等那些拿红木或更珍贵老家具来的主儿。上前商量着用电镀椅子换老家具,十有八九乐呵呵地同意。转眼二三十年过去,电镀椅子都锈了扔了,而换来的老家具则进了马未都自己建好的博物馆,展览着,拿啥都不换。因为追逐时尚的人太多,马未都该成为一个大收藏家。不用说谢了。红木家具,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丰富的物质载体,有着永不落伍、经久耐用、天然环保等诸多优点,同时还可以保值增值。拍卖会上几百万、几千万一件的紫檀、黄花梨、大红酸枝明清老家具自不必说,一直屡创新高。下面这件缅甸花梨独板画案老家具,是一位木友去年在上海一个铲地皮(专跑农村收货)的院子里看到的。当时卖家要价九万,他出价八万五,没成交,出门转了两小时,再回去想拿下时,货已经卖掉了,至今他还惋惜不已。

这件缅甸花梨家具并不太老,应该也就几十年,价格也是最最源头的“铲地皮价”,但成交价也还是同样款式用料的新货行情价的倍数。一件器型经典,做工精细,木种珍稀名贵,用料扎实阔绰的红木家具,不仅是一件家具,也是一份财产。它不仅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贬损价值,还会越用越显珍贵,越用越值钱,这是其它家具都不具备的独特之处。(原创文章,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