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纪录计划《一日冬春》:日常印痕与时代档案 | 分辨率04
每个人日常的印痕,都将成为时代档案里鲜明的一部分。重新回望每个身处其中的人,倾听、理解他们的情感与表达。问题的答案,就藏在他们的追问与希冀中。
日常印痕与时代档案
作者:徐若风
纪录片《一日冬春》采用的模式很特别。形式上,可以将它视作是“中国版的《浮生一日》”;而内容上,它又冠上了一个鲜明的主题:新冠疫情爆发下,全国的民众心理。
时间拨回到去年的2月初,新冠疫情爆发后最令人心伤与煎熬的那段时间。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待在家中,刷新手机了解武汉那些支离破碎的消息。一个个亡者,成为不断累积的数字,成为一段段压抑的故事,继续在屏幕上流转着他们的生命。
在这个当口,大象纪录和优酷发起了“余生一日”全民纪录计划。参与的规则,是“在2020年2月9日,拿起手边的设备(手机、相机、摄像机均可),拍摄自己在任何时刻,或独处,或与家人、恋人、同事在一起的生活片段。我们不介意你拍得是否专业,但求可贵的真实——将真情实感、肺腑之言流露于真实的生活。”
超过5000人提供的拍摄素材,成为了《一日冬春》庞大的素材采样库,而这也同样给剪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如何将这些零碎的“短视频”融和为长片,考验的是巨大的叙事构造能力。而意外的是,在成片中,实实在在打动我的,却恰恰在于“弱叙事”与那些不经意的细节,它们并没有刻意的编排,而是带着质朴的人情温度。
相较于其它疫情纪录片,通过特定素材来表现医护人员与病患的状态。《一日冬春》中则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讲述,贯穿期间最为普遍的,是个体表达。
每个人的日常印痕,都是一条充满着无数歧路的单行道。同一时刻的流转中,我们面对着相似的社会状况,以相同的方式醒来,却又以无数多种的不同方式去面对这一天。或激动,或无聊,也许充满了悲伤,但也有苦中作乐。2月9日,仍是如此平凡,却因为“凝视”的本身而变得珍贵。
在世间百态里恍若看过一生,在时间的流逝里珍视平凡的不易——这是当年《浮生一日》的创意构想。这个自媒体时代下,重要的不是你用什么去拍,而是你拍到了什么,它是否能被看到。这一观念适用于相似模式的《一日冬春》,却又展露出了一些全新的意味。
从《一日冬春》的成片来看,导演和剪辑师把这些零散的片段,根据各自对应的主题和时间流,进行了前后拼接,片段之间因而被赋予了诸多冥冥之中的联系。但整部片子里,也有大量自身就带有精巧叙事的片段。它们的编排是由素材的提供者“提前创置”的,足以打动人心。
比如,有一位女生聊到自己小区的现状,先是阳光明媚下中山公园的街道景象,接着画面渐渐失色,鲜亮的游乐园被灰蒙的阴影笼罩。嬉笑的童声与“武汉已经封城了,那些确诊的数量,看得我们每个武汉人,都非常地怵目惊心”的独白并置。在反复的对照下,那份迷惘与伤痛,显得如此无奈,又带着一股子天真。
另一段令人完全代入其中的,是一段机场中完整的群像刻画。面对一架有疑似病例的飞机,人们流言纷纷、各有态度。当上了飞机后,太阳的余晖照射在机舱内,离地1万多公里,底下在发生着重大的疫情,而机舱则如一座暂时的孤岛,“总是有很不真实的感觉”。
短短三分钟,就已蕴纳了画面中紧密、精彩的戏剧性,以及画面背后的遐思。很难想象这是普通人拿起手机就能拍出的,具备如此浓度的戏剧冲突的生活片段。但这确实发生了,鲜活无比。
所有这些短视频构建的,是开放向每个人的号召:你也可以拿起手头的任何设备,加入到表达者的阵营当中。你也可以为自己生活中的这几分钟挖掘出不同的视角,并赋予它解读的空间。
如果说《一日冬春》从《浮生一日》延展下来的,是形式本身所具有的母题;那么,如何将疫情这一宏大事件“可视化”、“可读化”,如何在特定的时代氛围中读取人心的温度,则是其根植于背景的议题。
每一段短视频,都是从一个个侧面出发,让我们了解到拍摄主人公目前的处境,他们与疫情之间的关系。这架构起了全片,也让其始终站在一个温和、妥帖却又不失深刻性的位置。
令人印象颇为深刻的,是片中一个年轻的母亲。她在镜头里自诉:“会去思考一些平时想不到的事。”一起众亲全部去世而导致女孩去孤儿院做登记的新闻,引发了她的感怀。如果自己与丈夫都去世了,剩下的孩子要怎么办?
她不禁考虑起自己的财产分割、分配问题,而做完这些仍不安心,她还要给孩子们留下一年一封的信,连写26封,写到今年自己这个年纪为止。“因为自己今后的人生就是空白,我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她了。”
这种面对自我内心的叩问与反思,面对死亡的教育,叫人不免心伤的同时,在那个当下却又显得无比重要。确实,死亡并不是一件只能被规避不谈的事,它理应被纳入我们日常的沉思。
灾难之后,我们要迎来怎样的新生?面对这个问题,也许一时半会儿都很难令人想到确切的答案。
在《一日冬春》中,我们显然可以接收到这样的讯息:每个人日常的印痕,都将成为时代档案里鲜明的一部分。重新回望每个身处其中的人,倾听、理解他们的情感与表达。问题的答案,就藏在他们的追问与希冀中。
“分辨率”是凹凸镜DOC开设的一个新栏目,致力于对院线纪录片和大范围被观看的非院线纪录片进行综合评分。
我们都知道,纪录片被关注的渠道有限,被自由、客观、专业的评论更是困难,所以我们邀请了数十位长期关注纪录片的影评人、媒体人和影迷,组成“观察团”对部分纪录片进行评论和打分,以便让它们更好抵达观众。
其实,推出这个栏目之前我们很犹豫,一是纪录片和剧情片不一样,拍摄存在各种客观原因,没办法有统一标准,稍微用力评论,可能就会伤害到创作者;二是纪录片已经没有什么专业的研究者和影评人了,我们要邀请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去对作品进行评论?
后来,我们也想通了,只要 “让更多人关注和观看纪录片”的初衷不变,其它都不重要。也许以后这些评论和评分会让创作者难受,会被专业者嘲笑,还会被一些观众不理解,在此我们只有先请大家多多包容了。
“分辨率”栏目第四期,我们选择了又一部疫情纪录片《一日冬春》。
分辨率评分:5.9
三人二小 媒介与文化研究者
评分:6/10
AOTU DOC 分辨率
这个片子的观感很有趣:我期待可以看到偶然和不同,被碎片吸引,并获得对(历史)现实的不同理解,因为影片颇费周折地强调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差异,但这种期待始终被一个保守的话语框架所限定,这个熟悉而安全的话语,由战斗、牺牲、压抑构成,在每个看似不同的碎片间重复,取消了碎片本身的独异价值。
这种失望,让我想到一个有关摄影技术的古老的本体问题:每个影像都是一个碎片,等待一个新的语境,改变碎片本来的涵义,这种改变既有可能带来对影像/现实的异化,也有可能是救赎。也许《一日冬春》关心的并不是让碎片在画框为观者界定的、新的感受时空中产生魅力,为日常带来不同于常识认知的新奇感知,而是碎片看似偶然实则同一的重复、共性和必然。
影片的效果,可能仅仅是回炉了我们已有的关于疫情的认知,像一个巨大的漏斗一样,把分散在社交媒体上的小视频聚合起来,统一框定在一个先验的话语秩序之中,于是看到的素材尽管来自不同的人、不同的城市,留下的可能只是千人一面和人海的无聊感,以及拒绝被冲击的理念如钢铁般坚硬的质地。
丁正如意 媒体人
评分:6.5/10
AOTU DOC 分辨率
对这部纪录片印象深刻,不仅因为它是一块珍贵的疫情高峰时期切片,也源于记录的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
今年2月9日,我还非常好奇这部“全民记录”片子进度如何?然而真正看完,说实话还是有点遗憾。全片在呈现海量原生素材的同时,缺乏强有力的剪辑,少有提炼与升华——当然这也可以视作“去中心化”的体现,一种更包容的“民主”影像。
从《浮生一日》到《烟火人间》再到眼下的《一日冬春》,UCG为纪录片创作带来变革的同时,也在重新定义“观看”的方式。
张劳动 纪录片导演
评分:6.5/10
AOTU DOC 分辨率
浩瀚素材中选取的生活碎片,只言片语,第一视角下,生活的质感扑面而来。如果未来外星人来到地球,希望能给他看到这一段视频,那是在2020年中国人的普通的一天,和那些不普通的一天相比,并不逊色什么。
Clyde 影评人
评分:6/10
AOTU DOC 分辨率
陷入了不便出门、不能约会、谢绝探访、彼此疏离的“反人类”“反社会”状态,我们才知道能够自由呼吸的正常生活的可贵。2020年2月9日这一天,是“不正常”的一天,但在持续数月的疫情中,又是“正常”的一天。这一天的场景及其造成的心理“伤害”,至少会影响我们未来十年的生活。
这一天的琐碎,带出的是我们在21世纪的第一个“大时代”,全世界都在这个“大时代”的漩涡之中,世界的连接和我们的生活方式,都不可避免地被局部重构。“大时代”之下的“浮生一日”,只是线性地、归类地展示,缺少惊鸿一瞥或发人深省的“华章”,也未能在结构上完成“时代性”的宏大叙事。
沙丘 媒体人
评分:5.5/10
AOTU DOC 分辨率
浮生一日因为新冠疫情被聚焦和放大。普通人的防控日常,是如此魔幻独特,又是如此亲切感动。全民参与与个人视角,让影片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构生活场景,但因为同样的原因影片注定无法深入生活肌理。全片很难记住一个人和一个场景,也很难进入他们的感受和生活,所以只能猎奇的跟随不断切换的画面去调动自己过去一年的记忆。看完,影片只有感动,没有力量。
晚不安 影迷
评分:5/10
AOTU DOC 分辨率
很遗憾,剪辑、配乐这些本该成为骨架的存在,输出的却是极其庸常的组织力,甚至在破坏片段本身浑然天成的动人特质。编排向全民征集的素材并不容易,要整理的并非参差不齐的画质,而是背后拍摄者的意识。尽管初衷决定了成片会把大量视角从医院前线向家庭内部回收,但实在看不到主创深挖出了多少日常的异质性。记下的唯有恋人之间的隔空对话,那句无需掩饰的“我爱你”。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