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听了一场俱乐部老板的闭门会议,发现他们都在思考这些问题……
老板们今年真的很焦虑,尤其是对于流量缺失的焦虑。 几乎所有健身房都面临着流量枯竭的危险,线下发单、预售肉眼可见的越来越难做,新客人从哪里来? 同样,几乎所有老板都意识到销售线上化的重要性,但大多数人并没有系统性的操作思路,也找不到打通线上流量转化的路径。 虽然都是各地有头有脸的品牌,但不同老板之间对于健身运营的认知差异,可能要比他们的规模差异大得多。 有一家内陆城市的健身房在疫情期间开始尝试抖音、公众号、小程序的线上引流,30%的业务量都是从线上而来,据说目前每月能转化四五百万。 先不管数据的真实度,看得出来这家俱乐部的确做了不少尝试,但更多的老板虽然也知道短视频、直播、私域流量的巨大潜力,却少有人真的去做。 举个例子,现场三四十号老板,自己玩抖音的屈指可数,没有自上而下拥抱变化、尝试新渠道的热情,自然很难改善现状。 还有老板提到要聘请专人做这件事,但如果作为老板自己对如今的线上运营环境一窍不通,又如何能找自信挑选到真正懂运营的人呢? 还是有小部分老板眼里仍然只有现金流,没有意识到这些收入首先是他们的负债。现场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警告大家,不要再去攀比虚妄的销售数字,最后都是坑。 怎么才能意识到高负债的危害,去问问那些关过店的老板,进过雷区的他们至今都心有余悸。 交流到了一定阶段,现场呈现出比惨大会的气氛,有人说我关店花了几百万,有人说别跟我比,我为了关店总共花出去几千万。 当然这并不是真的比惨,而是老板们用血泪的教训告诫同行,开店之前先想好怎么关店,因为健身房一旦开张真的关不起。 还有老板现身说法,坦承直接挖别人的管理团队复制业绩神话,并不现实。毕竟衣不如新,人不如旧。 健身房的负债主要源于长期卡和大课销售,但现场对于要不要放弃这些现金牛项目的销售,有一定的分歧。 比如会籍卡,有俱乐部创始人表示要坚决放弃长期卡,减少负债。但也知名俱乐部老总旗帜鲜明地反对,认为长期卡降低了用户的健身门槛,也能带来企业生存必需的现金流,劝告大家不要看到有健身房上线月卡就紧张的手忙脚乱,等人家跑顺了再跟进不迟,先关注好自己眼前的生存再说。 影响生存的因素除了负债,还有成本问题。房租如果超过25%,员工成本接近五成,都会让俱乐部背负巨大的盈利压力。 因为疫情,大型俱乐部纷纷放慢了扩张的步伐,以前觉得只要是市中心带泳池就一定要拿下,现在就得考虑自己的现金流能否支撑新店的运营。 守好核心城市基本盘,甚至以退为进,商健俱乐部这一主基调也许会延伸至2021年。 即使最坚定捍卫长期卡和价格竞争的老板,也坦承现在预售越来越不好做,会员的二次消费,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留存率亟待提高。 如何解决留存率,就得摒弃以往重销售轻服务的模式,变服务为销售,但为什么老板们心知肚明,但到了实际操作中却屡屡出现伤害用户体验的事情呢? 也有人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发出了灵魂拷问,打开软件查询一下,几乎每个品牌都身背各种诉讼,明明都是做健康的事业,但为什么企业自身经营都这么不健康? 从现场老板的反馈再次说明,疫情的确对于健身行业有一定影响,但也仅仅是影响,而不是决定生死的主要原因,很多门店即使没有疫情,大概率还是会生意惨淡。而有些品牌今年下半年的收入,要比去年同期表现还好,行业的两极分化似乎将越来越明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