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华: 府谷民间闹洞房习俗
张永华/文
“洞房花烛夜”是人生“八喜”之一。娶媳妇是一户人家成功的标志。办喜事是最值得庆贺、最隆重的大事务。那必定是大请宾朋、大摆筵席、大操大办的。解放前,即使是贫穷人家办喜事,为“儿子一辈子翻一场身”都是尽其财力、有的甚至不惜借贷,尽其所能而为之。虽然规模有别,可其程序仍然是坚持遵循几千年来形成的民风民俗,被传流下来的仍是一方区域文化。府谷东北部山乡是陕晋蒙的接壤地带,很多做法融汇了汉蒙民族的风俗习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习俗已简单化,但在农村有的地方还在继续流传着。
“洞房”即娶回新媳妇住的新房,有的地方也叫帐房。新媳妇未回来,洞房是块“禁地”,特别是娃娃们不能随便进去。新媳妇一娶回来到当天晚上,洞房就活跃起来了。民间习俗,闹洞房有扯窗纸、呛帐房、吃小宴、掰催妆、说令子、引孙子、听房、偷东西八项活动。
第一节 扯窗纸
新媳妇娶回来,由男送戚中的长辈把新媳妇用肩膀扛到帐房,在进门的同时,跟随的年轻人顺手把帐房糊得崭新的窗纸噼哩噼啦一下扯成个稀巴烂,为晚上闹洞房放开了视野,做好了准备。据说扯窗纸除了为不影响窥视和传递声音外,还有让洞房通风散热形成“冻房”的目的。为晚上听房者获得更多的讯息和取乐新人的“把柄”。年轻人扯窗子很正常,要是老年人而为还有使精神健旺,可以长寿一说。
第二节 呛帐房
在新人进门的同时,把素糕马上放进预先加热的油锅内,“灿”的一声响,蓝烟直冒。顿时,帐房内氤氲弥漫、紫气萦绕,香味扑鼻。据说,是意味着娶回了有福气的持家人。
第三节 吃小宴
吃小宴也叫吃“和会盘”或“和会饭”。是新郎和新娘两个人在洞房吃的,故谓之“小宴”。表示二人初次相会,欢欢喜喜美餐一顿。从此,两人立了家就在一个碗沿上吃饭了。
吃小宴一般是一盘细杂烩菜,现在也有上凉盘喝酒的。主食是花卷,也有地方吃饺子、包子的。做烩菜没有任何“手脚”,是由厨师们做的。做主食可就不一般了,是由新娘的小姑子或同辈的妯娌们合作的。为耍笑新人,她们挖空心思、搅尽脑汁精心准备“道具”,做此类似花卷、饺子、包子等“假、冒、伪、劣”食品。如在花卷内包枣核、大饺子里包个小饺子,新娘食之意为“新娘吃上双饺子,当年就会养小子”。也有包麻钱的(现在包硬币),要是吃上钱说明有口福,能招财进宝,是摇钱树等吉祥兆。还有包辣椒、花椒、姜片、蒺藜、辣椒面、盐、鱼刺、骨头渣等东西的。因此,新娘吃饭时都必须格外小心,尽量不要夹上有“问题”的,否则,要是吃得快,不是辣得满眼转泪,就是扎得满口流血,给在场的人留下笑柄。有的人乘机就取笑说:新人饿得慌、嘴太快、嘴太馋……逗得大家哄堂大笑,从而增加了喜庆色彩。如果遇上饺包饺,包含包时还得赶紧吃下去,意味早生贵子。现在耍笑的比过去更含蓄文明。如:口喂花生米、齐喝交杯酒、“高山流水”、“深山探宝”……总之,新郎、新娘是被耍笑的对象,无论他们怎样提高警惕,身在暗处不易防,反正难逃被取笑的角色,总会被大家抓住取乐的把柄。
第四节 掰催妆
催妆是催促梳妆之意。过去女孩的婚姻都是父母包办、媒人说合成的,因此,多数不大同意。男方为了不违良辰吉日,娶亲当日早回,早上娶亲出发就带上预先准备好的用白面制作的类似鱼状的发面食品,谓之催妆,上面再点上红绿颜色各种花卉图案,很美观。时间长了形成了送催妆这一礼节。催妆共蒸制十个,娶时带八个,由女方家给骡客两人共四个,自家留四个,事后给亲戚们分享,实际上是宣传了其女婆家食品工艺的作用。给骡客意思主要是要求在行进中小心、注意安全等,有慰劳作用。留下的那两个是闹洞房掰催妆所用的。这两个在制作时格外精致,一是大,二是美观,三是里面包上红枣和核桃。
掰催妆时,由新郎和新娘双手各执催妆两端同时用力折断,露出红枣的意为生小子,露出核桃意为生女子。其实多掰几次总会有红枣或核桃可见,问题是人们利用掰的过程耍笑、取乐新人。如掰不出来,人们会说“那么漂亮的姑娘能不会生孩子?”发问新郎“你是怎么搞的?”要是一下掰出来,人们又会说“哎呀!人大了,省得了,一见男人就有了”,“人大心大,不难养下!”大家哄得一哇声捧腹大笑,灯光下新娘子羞得满脸红云。还有掰催妆的姿势也有不同讲究,有坐着的、站着的、蹲下的、男的搂着女的在怀前掰的不同式子。新娘表现得很难为,但是又苦于大家的情面,所提条件不得不为之。掰催妆虽然是预测生儿育女的民俗活动,也着实增添了喜庆气氛。反正新人是被“折腾”的“对象”。现在城里办喜事、饭店招待人,宴罢客散,也无人张罗,此项活动逐渐从简了。
第五节 说令子
“词之短小为令。”说令子是参加闹洞房的亲朋好友提出词令,让一对新人跟着说的活动。主要是针对新娘子,取笑新娘子的。因此,说令子前就把女方的送戚全都安排就寝了,专门指定一名口齿伶俐,说话有威望且又是新娘“信得过”的妇女担任“摇铃”(即打劝新娘大胆说话)角色,参加这一仪式的人大部分是些年轻人,好打趣、逗混、滑稽、诙谐者。也有一些老年人爱看红火但又怕别人笑话,就躲避在不易发现的墙角落、门旮旯偷听、窥视。说令子是闹洞房的高潮。人最多,炕上的、地下的、站的、坐的,竖码立戗满家都是人,有些家里盛不下,门外还踮脚翘首,甚至踩凳探头在高处从窗子外捕捉镜头。
说令子一般是男一句女一句对着说,如:
男:半崖崖上一苗蒿,因为娶你可好跑。
女:管你跑不跑,你看妹妹好不好?
男:大红公鸡红冠冠
女:你是妹妹那命蛋蛋
男:大红牡丹绿叶配
女:你才是我那憨宝贝
男:羊儿吃奶蹄蹄跪
女:今儿就能伙伙睡
……
还有一种形式,为了难住新娘有时绕口令。如:
红凤凰,绿凤凰,红绿凤凰粉凤凰。
扁担长,板凳宽,扁担窄来板凳短。
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
……
总之,令子多以夫妻恋爱、和睦为主要内容,新郎说得较“简单”(正面提词),新娘说得较“难”(酸意浓),因此,大部分新娘闭口不说。过去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女子以藏而不露为贤,新媳妇因人陌生、羞涩,往往有些抵触情绪。无论摇铃者如何打劝,总是启而不发。这就很容易冷场,气氛也就沉闷。现在这种现象很少了,夫妇结婚已成老熟人了。为了显示老成稳重,又能照顾大家的面子,新娘有时不说全句令子,也通过打帮,说句中的一两个关键词,大家也就“通过”,然后再来下一个。一般这种活动进行到中后期,遇上胆大的新娘也就不怕笑话了,你能说的,她也就能随口而出。这样就产生了互动效应,场面气氛热烈。越是轰动,词令也就越“酸”,大家的兴致就越高。要是有几位唱手就更热闹了。现在山曲、酒曲、二人台对唱都有。场上掌声、笑语不断。笔者曾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多次参加这种活动。其中一次至今难忘。那就是只要你有词令,新娘就能随口而出,根本不用摇铃。时间长了,在场的人毕竟不能即席就编,因词穷而“败”下阵来。新娘子越发“盛气凌人”,反问说:“为甚不说了?”其中一位说:“尽叫你说了!”“说就说,说令子、听令子,新人就是你妗子!”听新媳妇的这一说,“吓”的满家人“哗”的一声拔腿就跑,把大家给撑回去了。
这种活动既增加了喜庆气氛,又测试了新人的胆识、应变、口才、脾性等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
第六节 引孙子
娶媳妇抱孙子是老人的希望。娶新的,耍旧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耍戏。引孙子就是其中一项。说令子一结束,人们早就把公婆给化妆起来了,再把准备好的“马子”(一根木椽绑上毛毡或被褥,或者干脆用一把大扫帚)牵来。先公公开始,只见他头戴红缨大帽,身着一领翻穿的山羊皮大皮袄,脖颈上挂一串叮当作响的大串铃,怀揣红枣、糖果,骑在准备好的“马子”上。左右有人掺扶,前后由几个人抬起来,边走边故意颠簸晃荡,叫他逃不脱又下不来,逗得人前拥后呼,笑得人热泪盈眶。行到洞房前打开门窗,使劲摇晃,专让新人看见嬉笑。然后把怀里揣的东西都撒到洞房里面,让儿子和媳妇拣起去吃。边撒边还念道:“×××,×××,(叫上儿和媳妇的名字)大大(爸爸)急等抱孙子。黑小子,白女子,跟上爷爷一股子。坐下一卜滩,站起一排子。是小子,身背书本子,是女子,手拿剜花小剪子。男的赛过杨宗保,女的赛过穆桂英。……”最后说:“全家老少喜盈盈,荣华富贵享不尽。”(因词句长,还得有人道句才行)。公公“出征”得“胜”回营,接着就是婆婆再以同样做法行动一遍,又是一阵红火热闹。为了儿孙满堂,据说有些地方叔父婶娘也参与这一活动。反正越红火越热闹才过瘾。引孙子是闹洞房后的又一高潮。
第七节 听房
引罢孙子,人们逐渐离开洞房。有的休息,有的会亲叙语,剩下个把人串联几个同伙又开始新的活动—听房。旧社会,男女婚姻不自由,多由父母包办,多是先结婚后谈情,所以那些未婚男女觉得神秘,而好奇,渴望知道新婚的底细。既恐新人发觉,又怕亲朋发现,所以听房很辛苦,为了获得一丝“情报”,劳神费力,在所不惜。甚至甘当“小偷”角色,屏声静气、蹑手蹑足,千方百计、窃听洞房内动静。有时甚至连鞋都不敢穿,裹上毡毯或毛皮,毛手毛脚、活像侦探。二人台里有一出剧目叫《听房》,就是根据听房后获得的情形编唱的,特别“荤酸”。其中开头一段是:“出了绣房门,按住金莲行。瞧瞧抿抿不要高作声,咱到窗台下,听听人家说些甚。”
另一段唱词这样写:
“冻得奴家金莲疼,疼得奴家站不定,双手插在袖圪筒,把一对白脸冻成个通焦红。”
听房之辛苦,略见一斑。
第八节 偷东西
洞房里偷新人的东西是小辈或平辈们的事。这些“小偷”到晚上趁洞房人多就注意了,有些等新人入睡后才实施。新人们也明知有人要“行窃”,就在入睡前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拉住窗帘,小心翼翼地反复检查,不能留下任何“不安全”的“隐患”。甚至有时一个休息,一个“放哨”。因为,一旦“盗贼”得逞,就会造成难以预料的麻烦,你想要讨回原物,很不容易。你知道他们会提出什么回赎条件。为了不出现“现场丢人”的尴尬局面,你非事先准备些糖果和纸烟之类的东西不可。娃娃们无非是为了得到口福而已。新人累了一整天,折腾了大半夜,疲惫不堪,临明总有一觉睡,“小偷”趁虚而入,顺手牵羊。无论新郎新娘怎样精心防范,也难免洞房不失物。新郎新娘回赎东西时,给点纸烟、糖果。
闹洞房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一方习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又创造传承了一方文化。虽然现在其做法比过去简单了,但仍保留了原来的许多做法。
附录:
一、拜灶君
拜灶君又叫拜灶王、拜灶马,俗称拜灶马爷爷。是娶媳妇的喜庆活动之一。一般在新媳妇回门回到婆家当天晚上举行。第二天新媳妇就下地,开始履行家庭主妇一职,搂柴打炭,烧火做饭,围着锅台,在灶王爷眼皮底下作业,所以先要拜灶王爷。府谷县上东部乡镇活动频繁,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更普遍。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拜灶君的风俗随之革除了。
拜灶君如同闹洞房一样,都是为了增加喜庆,通过耍笑、打逗、取乐等形式,去考察新媳妇的人格品行、脾气秉性、举止言谈等。
拜灶君的主要化妆人物有三个,即灶君、灶君奶奶和土地爷。
灶君头戴毡帽、白须皓发,满脸皱纹。上身着一领翻面的山羊皮皮袄,下身穿中式大裆棉裤,捆扎裤脚,左手拄六尺长的大擀面杖,右手拿二尺多长特制大旱烟袋,是个驼背弯腰的老头。
灶君奶奶是用白麻丝束装头发,后脑勺缀个盘头圪堵,罩一块白羊肚手巾,两耳各挂一个红辣椒,打红脸蛋,上衣着中式长大襟大棉袄,下穿中式大裆棉裤扎裤脚,外扎四片式长花裙子,右手拿一把新笤帚,左手拿一块花手帕,是个男装女扮,显能卖俏,妖里妖气的老太婆。
土地爷的装扮大致与灶君相似。
院子里靠家门窗墙前放一支长条高桌,两个板凳,桌上放香斗、蜡烛或灯具,放一份供献(馍馍),放一把蘸水的湿麻柴。
一切就绪,主持者喊:“厨房门上挂金牌,爷爷娘娘请出来!”为打趣烘托场面,有滑稽者随着喊:“还请出来?就把那一对灰叫驴牵出来!”逗得在场人哄堂大笑。
只听爷爷说:“请出来,就出来,爷爷引的娘娘来!”娘娘紧接着细声细气说:“说出来,就出来,娘娘跟的爷爷来!”边说边出场,只见灶君老夫妇,一个拄着擀杖,一个随后,摇摇摆摆踉踉跄跄出来了,然后自行坐到桌后的板凳上。就位后见桌前无人侍奉,爷爷便装腔作势说:“哎!闲下无事没人请,出来坐下没人影。”娘娘接着说:“管他有人没有人,我好出来散散心!”这时新媳妇在伴娘的攀陪下磨蹭着走出场。然后新媳妇先点灯后上香,还有人放炮。灶君爷爷说:“点灯点香放炮,挤得人们厮靠,穿得花里胡哨,跑得欢马犊跳,哪是做甚哩!”娘娘答:“娶回新媳妇,明天就下厨,亲朋来庆贺,迎喜又接福。”爷爷接着说:“媳妇登科洗碗涮锅,先给爷爷装烟点火!”递给新娘用木棍做烟锅杆、用山药蛋做烟锅脑的特制旱烟袋,让装烟。烟好装,火难点,麻柴湿得点不着,一连数次重复都未果。灶君娘娘劝说:“媳妇子!你耐心点,娘娘当年也是这样的。”爷爷左右端详新媳妇后说:“这媳妇生得不赖,你给爷爷装烟一袋,点不着爷爷不怪,爷爷就想尝尝烟的味道好赖。”娘娘马上接口批判说:“老头子,正经点,你是头上两层天,有人没人胡侃喋,不怕世人笑破脸?”爷爷又改口说:“爷爷今年六十九,想问新人喝烧酒。”“这还差不多,娘娘也想喝,媳妇子!快寻咯,一人满给一盅子!”娘娘接着说。新人取来酒具和凉水满“酒”,灶君故作盲人看不见,端在东接在西,端在上接在下,来回抖抖打打接不着,碰撞倒掉再满上,来去折腾,爷爷发话了“满酒不见酒,只见一双白手手。”“娘娘不喝酒,有醋就管够。”娘娘接口说。爷爷说:“对!我喝烧酒,她喝陈醋,媳妇子!有甚甘苦,给我告诉。”媳妇不答。爷爷继续说:“爷爷天生背锅锅,新人给上个花馍馍。”娘娘接着说:“灰老汉一辈子紧嘴,操得我跑瘸了双腿,媳妇子!快寻得给给那个吃鬼,省得他又无事生非。”新人取馍,递馍时不是嫌酸就是嫌不周正,总之,长时间刁难,最后给个花馍才算了事。娘娘这时奚落爷爷说:“吃上花馍馍,长上背锅锅,坐上牛车车,跌在土坡坡,扔了花馍馍,跌了背锅锅,打烂木车车,众人见了笑呵呵,看你那丢人样!”恨得瞅了一眼,然后难苦地说:“为人找上个小女婿,一辈子那不喜气。”面对新媳妇又说:“你今寻个大女婿,你给娘娘说你喜气不喜气?”新媳妇不答。爷爷说:“不说话,没关系,看你也称心又如意。蜜蜂直往花上觅,当年拤娃娃没问题!”娘娘问:“有问题没有?”媳妇不答。娘娘说:“不说话,害羞啦?以后的营生知道吧?”新媳妇终于有意笑着说:“不知道!”娘娘开始教导:“媳妇子,仔细听,娘娘给你说分明。装罢新,过了门,早早起,莫懒身。勤侍奉,孝双亲。做茶饭,要干净。与人言,莫高声。夫妇和,万事兴。姊妹们,要顺平。行四德,遵三从。训礼义,方成人……”爷爷不耐烦地说:“好媳妇,精明人,不用你细说给她听。今日表现我看清,这是全村头一名”……主持人说:“灶马爷爷你姓赵,家庭之事多关照,今日时间也不早,就让媳妇子回去睡大觉。”新媳妇走到门前,土地爷挡道。土地说:“土地,土地,我不象他们那样客气,咱只说你们在洞房这块风水宝地,安得(你打算)怎样回备(酬谢意)?”主持人解脱说:“新媳妇也是草木之人,你老看简单些行吗?”土地爷答:“简单能简单,抽烟以后再商谈。”新媳妇取纸烟,点火。土地爷吸一口烟,吐出后说:“新媳妇你初来乍到,以后做甚预先祷告,家里至外相互关照,谢上蒸馍,万事全了。”主持者总结说:“人神一样,少不了吃喝,吃上喝上,万事大吉!快给寻个馍馍打发起身……”
一场拜灶君活动结束了,至亲和远近看红火的村民有说有笑陆续散去。
二、说宴席坐次
宴会,不管是公家举办还是个人招待,其规格可分为国宴、正式宴、便宴、家宴;如按餐型可分为中餐、西餐、中西合餐;要按用途可分为欢迎、答谢、节日、告别、招待宴会;按时间可分为早宴、午宴、晚宴。无论哪种宴会,都有个席位安排问题,以保证参宴人员各就各位,井然有序。
桌次的顺序是左高右低,近高远低。在每桌的坐次顺序是左上右下,正面上、菜口下。府谷人在家宴中一般不太讲究主陪客。红白事务中,不管是在家,还是在饭店,讲究坐正副席位。特别是在1949年前,每桌坐六人,上首两人为正副席(左正右副),其余左为上、右为中、菜口边为下。
哪些人应坐正席呢?红喜事务上,介绍人(媒人)、毑家即是外祖父母、舅舅、妗子、姑夫、姑母、姨夫姨母等,席位多则均可安为正席,而且男女分开,如席位少,可安男为正、女为副。改革开放后,每桌安十人,而且都是大圆桌席,一般坐次是同辈人同席,以年长者居正,年轻者依次两边排下。有的更简单一些,总领不太讲究,客人们也好说话,熟悉的人喜欢同桌叙旧,干脆自行方便了。有的是把重要客人,统统安到雅间示为抬举,更为简单的是在农村把一个房间贴一“正席房”字样的贴子,就把该坐正席的客人都安到那里,规矩逐渐简单,讲究也省略了。
府谷人的宴席坐次近年来越来越简单,或许是生活水平提高缘故,谁都不在乎这口吃,主要是为个应酬。据说过去曾为争席次吵嘴者有之,打架者有之。相比之下,现在比过去更和谐文明了。另外,过去讲究父与子、舅舅与外甥不同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