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称帝后,刘备为何急于称帝?其一满足虚荣心,其二才是大智慧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魏纪一(公元221年)
【解析】蜀地传言汉献帝已经遇害,于是汉中王刘备下令披麻戴孝,为汉献帝举行丧礼,尊谥汉献帝为孝愍皇帝,群臣纷纷上书,说有很多吉祥之兆,请求刘备即位称帝,前部司马费诗上书说:殿下因为曹操父子逼迫皇帝,篡夺帝位所以才万里流亡,召集士卒,领兵讨伐曹氏奸贼。
如今大敌尚未击败,您却先自称皇帝,恐怕人们会对您的行为产生疑惑,从前,汉高祖与楚人相约,谁先灭掉秦朝谁就称王劝汉中王称尊号,等到攻克咸阳。俘获了秦皇帝子婴,汉高祖对王称号仍然推让。而殿下如今尚未走出门庭,便要自己称皇帝,愚臣我实在认为您不应该这样做。
汉中王对此很不高兴,将费诗降职为州部永昌从事,夏季四月丙午(初六),汉中王刘备在成都西北的武担山之南登基称帝,大赦罪犯改年号为章武,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徙。
【解析】

1、传言四起

公元220年10月,汉献帝把帝位禅让给曹丕,曹丕再三推辞才接受帝位,是为魏文帝,五个月后,蜀地开始传言汉献帝遇害的消息,然后刘备就公开宣布称帝,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职场智谋分析这是有意为之,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只有蜀地流传汉献帝(刘协)遇害的消息,魏国与东吴为何没有流传消息?汉献帝一直生活在魏国(被软禁)。

2、寻找理由

汉献帝如果遇害,消息肯定是在魏国向外流传,魏国都没有传言,蜀地却有传言,这不太符合常理,另外能传言到蜀地,肯定会传言到东吴,魏国东吴都没有传言。
说明这消息是假的,这是刘备做的局,目的就是要寻找合适的理由称帝,师出有名才能服众,智谋家必须要讲究吃相,为了利益吃相难看在所难免,但可以通过遮羞布遮挡。

3、维护人设

汉献帝禅让帝位,曹丕封他为山阳公,并没有杀刘协,汉献帝健在就不适合称帝,否则贸然称帝就不是恢复汉室,而是篡夺江山,刘备可不想被扣上谋反的罪名,所以要寻找理由。
刘备起兵的理由就是恢复汉室,以恢复汉室为己任,既然要恢复汉室,那么就要帮助刘协打江山,此时刘协还健在,刘备就不能称帝,否则人设就会崩盘。

4、暂时称帝

汉献帝没有禅让帝位前,名义上仍然是汉朝的皇帝,刘备起兵的理由就是恢复汉室,因此汉献帝在位期间不合适称帝,否则汉献帝在位期间称帝,就不是恢复汉室,而是篡夺江山。
刘备既想称帝又要维护人设,因此暗中散播汉献帝被遇害的谣言,然后就可以对外宣称,我刘某以恢复汉室为己任,一直在努力恢复汉室,但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汉献帝已经被遇害,我刘某一定要为汉献帝报仇。

5、身份地位

汉献帝遇害后,群臣纷纷上书要我称帝,为增加蜀地的实力,我只能暂时称帝,等我恢复汉室时,就把帝位传给汉献帝的后代,我称帝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恢复汉室。
刘备为何要急于称帝?因为曹丕已经称帝,刘备如果不称帝,无论身份地位都上矮一截,臣子们心想曹丕已经是皇帝,刘备还是个诸侯,曹丕明显强于刘备。

6、转型升级

臣子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就有可能跳槽到魏国,毕竟魏国是国字头,蜀地只是诸字头,刘备为了加强身份地位,因此急于称帝,称帝其一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其二是站在大局考虑。
之前之所以不称帝,那是因为汉献帝还在位,因此曹丕与刘备都是汉朝的臣子,两人的差距并不大,此时曹丕已经转型升级,刘备如果不升级,就有可能处于弱势。
例如两家企业,一家国企,一家私企,同样的级别,国企的福利待遇,以及身份地位都强于私企,因此员工更喜欢国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