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备少儿英语演讲比赛?打动评委有技巧

年后一直忙着为某英语赛事录制节目,演讲是选手参赛的一个重要环节。英文演讲考查的主要是如何围绕主题诠释观点,并在这个过程中展示自己的英语水平。所以,英语水平很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不少孩子都参加过学校或社会上举办的一些英文演讲比赛,今天我就站在评委的视角,给选手们提一些建议。

01 主题/素材扬长避短

演讲比赛有很多形式,比如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即兴演讲等等,如果是自由命题,当然要选择自己擅长的话题,其他形式也要提前准备好擅长的内容素材,比如兴趣爱好、研究领域、技艺技能……建议家长或老师和孩子一起做这件事情,考虑得会更加客观全面,把选手擅长的内容罗列出来,然后逐个筛选,筛选时可以参考三个原则:

1)哪些更适合舞台展示?更具有观赏性和冲击力?

2)哪些内容更“稀缺”?更容易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3)哪些内容更积极向上?更具有号召力?

比如我担任评委的某英语大赛中有个才艺展示的环节,有位选手参赛内容是“快速复原魔方”。我们套用以上三点进行分析:

舞台观赏性:快速复原魔方的观赏性在于“快”,要考虑选手复原魔方的速度是否能快到让观众瞠目结舌。可以事先上网搜一下相关的视频或资料,看看与同龄人相比,自己的速度是不是足够快。

稀缺性:快速复原魔方在网上有大量的视频资料,在各类晚会和表演中也频频亮相,应该不算“稀缺”,但是如果能做到速度超常或者花样翻新,还是很有看点的。所谓“稀缺”,是相对而言,除了类似题材少之外,能够达到极致也算作某种意义上的“稀缺”。

积极向上:快速复原魔方是一个有助于训练孩子专注性、观测力、空间思维以及动作敏捷性的游戏,可以磨练耐心与意志,所以这个项目具有积极向上的引导力量。

02 用词的“艺术”

演讲比赛除了需要选手思路清晰、观点鲜明的思维能力外,表达的艺术同样非常重要,其中用词的水平是评委考查的一项重要标准。三个技巧谨供参考:

用词的“真实性”

这个“真实”关键要表达出选手自己的观点或感受,有时候孩子选择的词语在成年人眼里未必是恰当的,毕竟会受到认知和思维能力的限制,但很真实,甚至亮点频出,能达到更好的演讲效果。如果是家长或老师事先帮助孩子“润色”过的内容,通常评委都会很容易分辨出来。当然,用词真实的同时还要考虑语言的准确性。

彰显正能量

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具有强大的号召力,这种力量在英文演讲中会让听众感受到选手魅力,所以一方面选择的话题尽可能积极向上,另一方面选用的词语最好也是鼓舞人心的。当然,幽默或反讽的风格也可以适当运用,但一定要能够驾驭,要有积极的建设性意见紧随其后。

标新立异

想要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就要找到一些与众不同的词语让听众耳目一新。比如,演讲中很多选手都会说I am happy或…makes me happy。Happy虽然也是正能量,但难免让人感觉过于平淡无味。此时如果选择一些更有深意、更加生动具体的词语来表达,往往会给评委和听众留下深刻印象。

03 准备好四件事

舞台表现

舞台表现是演讲的一个重要“支撑”,却经常被许多选手忽视,以为只要英语好就没问题。其实不然,好的演讲效果需要营造与自己阐述的内容相贴切的情绪和氛围,也需要设计更具表现力的语言和肢体语言来得到非同凡响的效果。这方面可以上网多搜索些相关资料学习借鉴,同时结合选手自身的风格与特点。

内容素材

要论证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需要充分和有效的论据,这些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并且对这些材料进行梳理整合,确保逻辑缜密,评委的提问往往针对论据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或是逻辑上的漏洞。比如:

Playing computer games makes me smart.

那么就要有相关的数据或逻辑关系来说明是如何让自己变得更聪明的。再比如:

Cooking makes me crazy.

最好能有真实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自己怎么变得crazy的。

服装道具

严格意义上说,这也属于舞台效果的一部分,我把它单独列出来是希望能够引起重视。虽然演讲没有舞台剧那么强的表演性,但选择与主题内容和个人气质相协调的服装道具,有利于强化评委和观众对选手的印象。

备选方案

Plan B是一件通常被忽视的工作,选手在前期准备的时候会孤注一掷,但现场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如果对突发情况没有任何预案,往往会影响选手的情绪和发挥。比如前面介绍的那个“快速复原魔方”的选手,展示过程中魔方的一个色块忽然脱落,导致无法完成复原任务。其实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预案,事先只要想到多准备一个魔方就好了。很多时候选手对突发情况的应变,可能还会成为加分项。

英语演讲是所有英语赛事活动中最传统的节目,我们说听说读写是语言的四项基本技能,而演讲就是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和艺术升华。孩子参加演讲比赛的意义不在于结果,也不在于现场那短短的几分钟,真正有意义的是孩子准备演讲的整个过程。所以,建议家长或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仅扮演督促和指导的角色,切忌越俎代庖,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联系我们

微信 : etrend201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