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随笔(7)中医理论篇

医学随笔(7)中医理论篇—小肠是如何分清泌浊

2020-06-30 15:47

前言:前面我发表的六篇医学随笔,除第一篇《五运六气心得》侧重于讲了中医理论,后面的五篇随笔多是以实际医案为主,兼讲了中医治病理论。我虽没有把具体的处方发表,但病因病机及大的用药方案我已说明,如有一定中医理论功底的人,从中当会受益。对于我治病所用的处方,我会在自己将来出版的医学著作中予以公布的。

今天的这篇医学随笔,是纯理论的随笔,虽云随笔,但这是我十年来对《黄帝内经》日思夜虑的研读,加上和临床实践的结合,得出的心得和体悟,虽还没达到尽如《黄帝内经》本意,但我个人认为,已接近于《黄帝内经》本意。

今天,我所要分享的是“小肠是如何分清泌浊”的。

《黄帝内经》对小肠生理功能的描述是“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这简短的十一个字已基本讲清了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分清泌浊”,但小肠是如何实现这一功能的,这里面蕴涵着深刻的中医理论知识。

“受盛”就是西医所说饮食入胃,经过胃的消化,形成食糜进入小肠;“化物”就西医讲的小肠的吸收。西医和中医对有形部分的认知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对无形的功能部分的认知上,西医远不如中医准确科学。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从中医理论角度论述下小肠是如何实现“分清泌浊”的生理功能,也就是西医讲的吸收功能。

在论述之前,我们先明确下“水”的概念,中医把水分为外水和内水,外水就是饮食之水,内水是指肾水,也称之为真水、真阴。明确了水的概念,我们才便于展开下面的论述。

小肠对水谷精微的吸收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对水的分清泌浊及精微吸收,一块是对谷的分清泌浊及精微吸收。

一:小肠对外水的分清泌烛及精微吸收,该功能主要在膀胱内实现。

基于肾和膀胱的表里关系,肾水可自由进入膀胱,基于心和小肠的表里关系,小肠得心火之气形成小肠火以代心君行事。首先是肾水自由进入膀胱,然后肾水引导小肠火进入膀胱,小肠火再引导着小肠内的外水进入膀胱。这样膀胱内就有了水和火,外水在小肠火气化下,形成水的精微和浊尿两部分,水的精微经过三焦舒布全身,浊尿通过尿道从膀胱排出体外。水的精微之所以不随浊尿排除体外,是因为肾水的作用,,肾水为真水,真水有使水谷精微“存而不泻”的功能,这个功能保证了水的精微不会随浊尿一起排出体外。

二、小肠对谷的分清泌浊和精微吸收,该功能主要在小肠内实现。

小肠对“受盛之物”,也就是西医讲的“食糜”,首先经过小肠火的气化作用,形成谷的精微和糟粕两部分,谷的精微通过脾的升清分布到全身,糟粕则进入大肠,最后由谷道(肛门)排除体外。

小肠內谷的精微之所以能和糟粕分离,不会随着糟粕进入大肠,最终以大便形式排除体外,也是基于小肠内存有肾水,肾水具有对水谷精微“存而不泻”的功能。

明白了小肠的“分清泌浊”的正常生理功能后,那对小肠的病理原因也就容易知道了。

举例说明(一):小便少、大便糖稀的主要原因:肾火不足、肾水不足、心火不足、脾燥脾虚、脾湿脾虚…

举例说明(二):尿滴沥、尿不净的主要原因:肾火虚、肾水虚、心火虚、三焦火虚…

病理原因知道了,那处方用药就简单了,如果是肾火虚就补肾火,肾水虚就补肾水、心火虚就补心火、脾湿脾虚就祛脾湿、脾燥脾虚引就润脾…

中医其实就这么简单,如果真正懂了中医所讲的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后,看病就成了看得见,摸的着的事情。西医可以通过仪器这个“眼睛”看到人体里面的有形的病变部位,而中医更加高明,中医通过“医理”这个“眼睛”,再加上“四诊合参,司外揣内”,不仅可以看到人体内有形的病变,更可以看到产生有形病变的幕后原因,也就是无形的气的运转的失衡。

如果一个中医,看病水能像工人修理汽车那样,达到了“看得见,摸的着”的境界,那这个中医当是真正的“明医”。

《道德经》云:“治大国如烹小饪”,当一个医者,真正明白了医理,“治病岂不更是如烹小饪”。

中医有句话“人不穷理,不可学医”。中医的理论水平高低最终决定了医疗水平得高低,中医是理论为主的医学,而非是以实为主的医学。

读者倘能读懂我这篇文章,他定是我的中医知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