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 | 扬州广储门漫谈
大凡古都,一般会有十几个城门,而位于江河要冲的古城扬州,历史上也有众多的城门。民国时期曾流行一首儿歌:“扬州城呀十二门,四水关来六吊桥……”
扬州从明代开始构筑新城,并形成新旧两城相连的格局。广储门就是十二座古城门之一。当然,这些城门大多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我们仍可以通过地名,来重温城市历史和悠悠往事。
广储门的兴建,要追溯到明代抗倭,与当时扬州的3位知府都有关。明嘉靖时期,日本国内一些武士,包括失意政客和因战争而流亡海上的人,他们与海盗沆瀣一气,时而侵扰中国沿海。
扬州是东南沿海繁华的商业中心,原有旧城的城墙年久失修,不足以有效防御倭寇进犯。明嘉靖三十一年,扬州知府吴桂芳上任后,从城市发展与防御倭寇这两点出发,拟在旧城之外加筑“外城”,史称“新城”,即《明史》所记载的:“扬有二城,自桂芳始。”
而这种构想,在不久到任的扬州知府石茂华任上得以实施。当时,石知府动员力量在旧城外环河增筑新城。新城位于宋大城东南隅,东南方向以古运河为城壕,北面开挖城河以西接旧城壕,东与古运河连通,就此新旧两城合为一体。
到了万历二十年,扬州知府吴秀组织力量,疏浚北城河并维护两岸护坡,将若干城内河道与北城河打通,并在便益门和天宁门之间新辟一个城门,当初命名为新城镇淮门。
当年,扬州的物流主要依靠漕运,镇淮门周围又陆续增添了一些粮仓,镇淮门遂改为广储门。这广储门外,又因开掘北城河的积土形似土丘,知府吴秀命人在上面种植梅花。早春时节,满山的梅花凌寒绽放,一片姹紫嫣红蔚为壮观,梅花岭(现名:梅岭)即由此而来。
广储门附近的居民生活
到了清同治年间,北城河上建起了广储门桥,交通更加方便,沿北城河边的金鱼产业随之兴起。清末文人王振世的《扬州览胜录》里有:“金鱼市在广储门外,沿城河一带人家以蓄养金鱼为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梅岭周边的金鱼养殖业再度兴旺,很多百姓利用庭院和屋顶砌池养鱼。扬州培育出的金鱼体态匀称优美,颜色艳丽,行销全国以及出口创汇,一时传为佳话。
有了广储门,广储门街也应运而生。当年扬州人从运司街出城,必须由南往北先到东关街,沿东关街向东近百米,从广储门街往北,就可以过北城河了。现在,广储门街上除了扬州人世代居住,也有一些外地客去寻古探幽。
扬州私立女子公学旧址
近代名人辈出的扬州私立女子公学,于辛亥革命时期在广储门街创办。广储门街上还有一处扬州籍旅欧女画家张玉良幼年住宅。
张玉良纪念馆
张玉良以超人的毅力毕生坚守艺术初心和追求,她的油画色彩浓艳,笔触粗犷,一挥而就的抒情风格很有艺术感染力,她曾特地为家乡创作了《瘦西湖之晨》等画作。现在,人们在广储门附近的东关街上,修建了张玉良纪念馆。
张玉良自画像
岁月在无声地流逝,荏苒的光阴一晃就是几百年光景。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再也难以见到广储门了。
真想约三五好友,从时光隧道重回久远的年代:在江南烟雨中穿越那气势恢宏的城门,品尝繁华市井里那一杯醇厚甘冽的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