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品诗词丨王之涣《登鹤雀楼》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⑵,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⑶,

更上一层楼⑷。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词句注释
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白日:太阳。依:依傍。
: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想要。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
:再。
白话译文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赏析
这首诗你肯定非常熟悉,这是我们学习古诗词的启蒙之作.只要是对中国古典诗词略有了解的人,都非常熟悉也非常喜爱这首诗。
遗憾的是王之涣虽然在我们心中很高大,但是现在有关他的生平事迹留下来的很少。他的诗留存下来的也非常少,一共只有六首,但是每一首都可以说是诗坛当中的精品。
我们先看头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人用了一个'依'字,让我们感觉到是太阳一点一点,一点一点地顺着山势,慢慢地落到山的那边去。《登鹳雀楼》在哪儿呢,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他在鹳雀楼上看到的是中条山,也可能看到了黄河,但万万看不到大海。所以,白日依山尽写的是眼前的景象.黄河入海流'实际上是在写自己遥想的景象,一个是眼前之景,一个是遥想之景,两个景象结合在一起气象壮大。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王之涣的用词。写太阳就是“白日”写太阳依着山慢慢地落到山的那边去,就用了“依山尽'这三个字,写首河也并没有写滚滚的黄河水,也幷没有写汹涌的黄河水,只是简单的写到了黄河'这两个字,这正是诗人写诗的高妙之处。他用了极简的词语,却造就了非常巨大的想象空间,这个空间是留给读者的,读者在非常丰富的想象之中体味黄河、高山、白日和海流的气势。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非常喜欢这首诗的原因,因为它留给了我们巨大的阐释空间。
更让我们想不到的是三四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头两句即便写得很好.但如果只是这两句.也不过是音通的写景之语。但是到后两句诗人突然说想要看到更远的景象,那就需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才能望得更远,看得更远,想得更远,当然也才能看到更加壮丽的景象。在这里,作者使用的词语依然非常简单,只是用了穷、千里。后边也只是用了一个“更上。没有说更上十层楼、也没有说更上二十层楼,只说更上一层楼。所以,《登鹳雀楼》这首诗就妙在用了极简的字句,却表达了无穷的想象。用了极简的词语,却给我们造就了无比丰富的诗的内涵。
这样的诗.在当代已经成为鼓励人们更好地去学习、更好地去探索真理、更好的去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鼓励之语。读了这样的诗,能够更加激发我们对人生积极向上的态度,使得我们明白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如果要向前迈一步,哪怕只是一小步我们就会前进一大步.我们的眼光才能更高,我们的视野才能更广看到的事物才会更加的全面。诗人只是站在了一个小小的山西永济蒲州的鹳雀楼上,想到的、看到的却更为广远。这实际上就是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尺幅千里”的笔法。什么叫“尺幅千里”就是写的只是眼前的方寸之地,但是表达的却是千万里之外的壮大景象,杜甫也常常使用这样尺幅千里的笔法。
王之涣《登鹳雀楼》这首诗也因此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鹳雀楼也一跃成为中国古代甚至是当代的名楼之一。在山川地理中,有很多楼是因为作品出名,比如山西永济的鹳雀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还有湖南岳阳的岳阳楼。鹳雀楼也是这样因诗著名,的确值得令我们骄傲。而鹳雀楼最早始建于公元六世纪的北周时期,后来在金代、元代毀于战火,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重建了鹳雀楼。
其实唐代人写《登鹳雀楼》.不只是王之涣或者朱斌这一首诗.当时有两位诗人也写了,一位是畅当,一位是李益。畅当与王之涣同题《登鹳雀楼》,诗云:迵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气魄确实大,但有一个问題,我念下来后,你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吗?你半天听不懂。至于李益的诗,诗写得挺好的,就是写得太细了。
读了他们两个人的诗,你现在知道这王之涣或者朱斌所写的《登鹳雀楼》好在何处了吧?大气磅礴、至情至理、简洁明快是名篇的三大特色。所以好诗不在长,好诗不再繁,在于剪裁,在于点名特色。做人也是这样,不要太复杂.要简单一点。简单而有特色,才会有力量。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