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花卉摄影要领
浅谈花卉摄影要领
陶业忠

花卉摄影,是摄影艺术中重要的题材。由于花卉最贴近生活,漂亮的色彩给人以愉悦和欢欣。同时在拍摄表现方法上,变化也比较多,也是发挥相机和镜头表现力的摄影方式。在国画界有种说法:五十(岁)画人物,六十(岁)画山水,七十(岁)画花鸟。摄影艺术与绘画艺术,在艺术层面上具有可关联性,都是通过图像传达信息。所以,在摄影中,学习和借鉴中国画的构图、画面结构布局、虚实的变化与对应、主体的位置与占据画面的大小等等,对于拍摄花卉的摄影爱好者,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现就在花卉摄影中,提高作品的品味和意境,谈谈个人的看法和经验。

拍摄花卉作品,易于发挥相机大光圈,长焦段。大光圈和长焦端,为的是实现画面“浅景深”的最大效果,而实现虚实、雾化、对比,减少画面的杂乱,而达到主体突出的目的。
这里必须要说的一个问题,就是距离--相机与拍摄主体的距离、主体与前景或背景物体的距离、前景虚化时相机与前景物体的距离。这些距离关系,在成像效果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关乎作品成败的关键。

1、拍摄主体不要求大。之所以把这一点放在最前面,就是因为主体占据画面的大小,直接关乎到作品的灵动性与美学价值。其大小并没有固定的比例,主要是看画面的结构、主体的物理形态与环境等。同时和下面相互关联的就是留白、留空的问题。

2、控制好拍摄主体的位置,善用黄金分割线。黄金分割线不同于九宫格,但也有相近的意思,就是主体在画面的位置,要具有美感。不同的是:九宫格是横向与竖向均为三等分。而黄金分割线,则是0.618的位置。左、右、上、下的四个黄金分割线,交汇的四个点,就是拍摄主体最佳的位置。

3、注意拍摄主体与相邻物体的和谐搭配。任何物体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但是在构图和画面布局时,在取舍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好、利用好相互的关系,实现画面最美的效果。

4、不能与背景搭配的,就要选择虚化。在很多的环境条件下,主体与附近的物象,不能实现统一的构图效果,就要转换拍摄角度,通过虚化效果,实现画面简洁、主题突出的效果。

5、虚化源于距离,前景虚化优于背景虚化。距离、焦距、光圈,是实现画面虚化效果的三要素。尤其是利用前景与镜头的最小距离,达到前景被高度虚化,产生的梦幻效果,能给作品带来更加丰富的意境。

6、注意物象,物体形态宜斜不宜直。在自然环境中,作物多数的垂直生长的,在拍摄中,可以通过外力造成拍摄对象倾斜的效果来拍摄,形成近乎对角线的构图效果,就比较符合美学的形态。但是在公园等公共环境条件下,不允许你对拍摄对象干预,就要采用转动相机拍摄角度的方法得以实现。

7、背景色彩有反差,更能凸显主体。色彩反差对比,是在摄影中突出主体必须考虑和运用的手段之一。拍摄浅色的主体,要选择深色的背景;拍摄深色的主体,要选择浅色的背景。在选择拍摄主体的时候,同时就要观察好背景的角度。只有存在距离、光线角度、背景反差、主体形态都符合要求时,才能拍出好的作品。

8、画面简洁,注意留白留空。只有实现画面有充分的留白留空,才能达到画面简洁的效果。画面留白留空,也是给主体留气留眼,就如同围棋一样,有“气”有“眼”,一盘棋才能活。下图系采用短焦距,大光圈拍摄。

9、光线的运用,对于花卉摄影,具有关乎成败的作用。一般来说,单瓣的花卉,采用逆光或侧逆光,更有通透感和工笔刻画的效果。而对于多瓣的花卉,采用侧逆光,才能更好的表现花瓣的层次。

10、低机位拍摄,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景深,达到景深的最小化。

拍摄花卉类的摄影作品,关键在于意境。具有艺术性和意境画面,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摄影作品。摄影作品的意境品味,源于创作者的审美观。

以上的花卉摄影要领,仅为作者本人的创作体会。
二零二一年五月二十六日截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