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情最真

有人说,“家书乃进入历史的入口”。 吾辈认为此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家书反映了一个家族或一个家庭的真实历史,是写在纸张上的历史记忆。传统家书作为中华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的综合载体。字里行间无不充满着情感和理性的碰撞,体现了人文精神和时代背景的呼应。千百年来,她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展示了个性的光芒,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家书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家书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体现。

近日,吾辈在书房整理书籍时,从一本大学时代的教材里发现了父亲写给我的家信,我打开重读,感慨万千。我的许多家书,随着我工作的调动,几次搬家大部分都被丢失了,仅存下来也所剩无几。时隔几十年,尽管岁月的流逝,冲淡了人们的记忆,但家书却传递着历史的记忆。我重读这封家书,仿佛是再一次地吟听了父亲最真情的、亲切的教诲。

那是上世纪国家恢复高考后不久,我通过高考考入了外地的一间学校,父亲在海南岛的杂交水稻育种基地工作,无法顾及家里的事情。我上学时,没有家人陪同,自己独自一人去学校报到。到学校半个月后,我分别给父母亲写了一封信,向他们汇报了我在学校读书生活的一些情况,父母收到我的信之后,都及时给我写了一封回信。父母的回信,情真意切,教我怎样为人处事,怎样面对新的环境和挑战,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发奋学习等等。文字朴实、直白,父母的回信使我终身受益。特别是读了父亲的信,使我感觉到自己的思想与担子都是被父亲的背影裹着,有时清新自然,有时高大挺直,有时却深沉得像无边的黑夜,有意识流的缩影,什么都裹在里面,包括生活的泪,在世人的不解中融化进人群的背影里。

父亲就是这样的人,时至今日,尽管他老人家离我而去,但每当在心中燃起对他的崇敬火苗时,似乎我总会隐约望见他的背影。醇厚、深沉,坚强中又透着柔情,默默忍受他的一切,风吹不倒,雨打不倒,像那苍松屹立在风雪中,但他的背影始终未变,带给我的始终是坚定。亲情,一个永恒的主题。正是这血浓于水的亲情,陪伴着我走过每一个难忘的日子,谱写着我多彩的人生。多少文人墨客竭力渲染着父爱的伟大,它赐予了我们多少不能忘却的东西,我从父亲那里得到的远远比付出的多,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广博,学会了为他人着想,可是我们又曾为父亲做过什么呢?难道我们就这样心安理得地接受着父母无偿的爱吗?我们不应该做些什么让父母开心,让父母骄傲吗?小时候读余光中的《乡愁》总感觉那不仅仅是对祖国别离多年的怀念,更是感情中隐约的情愫,是没有回到亲情港湾申述的浪子地亲情的自然回归,或许情感是我的底蕴,不然何以读懂作者的思念。

一九八二年七月,我从学校毕业,被组织上分配到外地工作,很凑巧,又一次地要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当时的条件哪敢跟现在相比,跟亲朋好友通讯联系这样方便,闲着没事打个电话聊聊天,遇事用手机发个短信、微信,什么事就解决了。我刚参加工作那阵子,单位在基层乡镇,没有外线电话,更没有手机,遇到急事的时候,就到邮电局发封电报,不过,遇到急事的几率都很低。平时,想和父母、兄弟姐妹、同学以及其他亲朋好友交流沟通,只有通过书信这种方式来表达,鸿雁传情也好,述说感念也罢,所以家信就成了我盼望得到和寄托思念的唯一方式,虽然书信有时要在路上走七、八天,有时甚至十天半月,但那是跨越几千里传递的是父子情、母子情、同学情和亲友情,怪不得古人都说:“家书抵万金”呢。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社会组织,也是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经济组织,还是人们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精神家园。家家皆有史,对家之历史、父母亲友之一生经历的书写,对自我成长中家之记忆的追索,是一个人乃至一代人前行的根源和动力。家是温暖的壳,家是一条永远的脐带。家庭不单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处。游子像风筝,家书是一根长长的线,把游子的心与家人紧密相连。家书是从大约文字产生的时候孕育出的一种艺术形式。家书,是一个远在他乡的人与家里人相互来往的信。不论我们走到天涯海角,家书都让我们与亲人心贴心,情牵情;思念和期盼,激动和喜悦,痛苦和忧伤,苦涩和酸楚,尽在其中。家书记载着我们成长的轨迹,诉说着曾经发生的故事,寄托着你我曾经的梦想。在电话、手机、电报普及之前,家书是主要的沟通方式之一,是维系家人情感的一种联系方式,其中包含着浓浓的亲情。

历史上有许多文人政客,都十分重视家书,或借诗托情,或以信言情言志。唐代诗人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它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杜牧《旅宿》“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这首诗抒写旅况的索寞凄凉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联破题,点明情境,首联言旅中独宿,黯然神伤,满是羁旅思乡之情。特别是”家书到隔年”写出了诗人盼望家人音信的急切心情。

古今中外,有许多家书是精典之作。清代《曾国藩家书》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现代《傅雷家书》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最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分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把感情升华!”“人生之中,不如意的时候往往占大多数,此时心中的苦闷该如何排解,是任由郁闷的心情侵蚀自己的生活,还是用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  俞天白,俞可 著的《留德家书》从这对父子14年往来的2000余封家书、140余万字中撷取300余件,真切展露父子间14年的心路历程。由求学、求知,而求生存;由家事、国事,而天下事;由亲情、友情,而儿女情。凡人生所遇,无不涉及;凡叙述所及,无不感人。书中涵容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生所遭遇和思考的一切。刚果的《卢蒙巴家书》爱妻:“ 当我书写此信时,不知道这信是否有一天能辗转到你的手中,更不知道当你抚读此 信时我是否还活在人世。 在我为祖国争取独立的整个斗争生涯中,我丝毫没有怀疑过,我与战友们为之献 身的神圣事业最终将会取得胜利……”等。读后让人敬佩。

繁衍于江南一带的钱氏家族,自唐末以来开枝散叶,人才辈出,载入史册的名家逾千人。近代以后更是出现人才井喷现象,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穆、钱钟书等众多文坛硕儒、科技巨擎、国学大师,都出自这个“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张仲超所著的的《钱氏家训》是一篇无价的宝典,是钱家先祖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民国十三年(1924年),武肃王钱镠三十二代孙、广德人钱文选纂修《钱氏家乘》,根据先祖武肃王八训和遗训,他总结归纳了钱氏家训。钱氏家训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为据,内容涵盖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方面,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思想行为做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千百年来,钱氏族人始终以家训为行为准则,践行着“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的训言。

家书是家人亲友之间沟通信息、表达情感的工具,它除了叙述家庭琐事外,也记载了时代的社会风云、历史事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小家书折射大时代。从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生在每个家庭的故事,看到那些曾经鲜活的个体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看到他们个人及家庭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书信的迟滞、延缓、阻隔,才使古人的时空感知变得遥远而漫长,而等待、盼望、忐忑、焦虑、极度的悲伤与狂喜、悠悠不尽的思念等等,便成为这种时空观的产物。

曾几何时,电话和互联网闯进我们的生活,传统家书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谁也无法逆转。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下一代也许将不知家书为何物。在预见的未来,我们很可能会长久地生活在这样一种高度敞开同时也高度禁闭的世界里:即敞开的是信息的流通,禁闭的是心灵的歌哭。以后传统的家书还很有可能被电子信息所取代,但我始终认为,不管家书的形式如何变化,但它记录时代、见证历史的功能始终没变,家书的真情没有变。

(0)

相关推荐

  • 亲情的诗句

    亲情的诗句

  • 曾国藩家训——生活节俭 为官清廉

    我最早看到曾国藩这个名字是在上初中时候,那时的八年级历史教科书中有<太平天国运动>一课,里面也简短的记载了曾国藩训练湘军镇压太平军的历史故事.限于当时的认知水平,那时候觉得曾国藩是一个助纣 ...

  • 传世家书(家训10条)

    今天早上完成读书会的分享,没有怎么准备,所以在分享的内容上,内容多不够深入,缺乏一个案例,逻辑性还可以加强.第一次分享,好的方面,烂开始了.一边跑步一遍听读书会其他伙伴的分享,很是泪目.远去读书,上班 ...

  • 散文||家书抵万金

    家书抵万金 这几天,朋友的儿子应征入伍,光荣地成为一名武警战士,不禁让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刚刚走入军营的时候. 高中毕业后,我幸运地穿上军装,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启程的头天晚上,兴奋地整夜未眠.俗话说 ...

  • 描写亲情的诗句

    描写亲情的诗句

  • 回忆也是一种幸福(8)

    家书抵万金 昨天在家里翻看旧杂志,偶然发现一本2010年第一期的<心理与健康>杂志,杂志中有一漫画题为<一封家书>,漫画上一男子对一女子大喊:"快来看,儿子上了四年大 ...

  • “潘金莲”因戏生情,真与“武松”相恋,如今47岁依旧美若天仙

    水韵说娱乐2021-05-05 15:48大图模式前言我相信大家一定都看过<水浒传>这本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不仅是里面的故事十分吸引人,而且书中的兄弟情谊也让人十分感动.不过就算有一 ...

  • 情到意时诗最美,意到画时情最真

    2021-05-15 13:01:38 村上春树: 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 如若错过,便护他安好. 梁实秋: 你走,我不送你. 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 我要去接你. 方文山: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 我 ...

  • 深入解读中国古代三大祭文,情愈真文愈动人

    祭文通常有固定的格式,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依然有不拘一格的大作家坚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写出了令人潸然泪下的名篇.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泷冈阡表& ...

  • 情因真而贵,物因人而贵 ,懂在情爱之上

    图文 网络 编辑 蕙质兰心 灵魂的重量是21克:一克是宽容.一克接受.一克支持.一克倾述.一克难忘.一克浪漫.一克交流.一克祈福.一克道歉.一克认错.一克体贴.一克了解.一克道谢.一克改错.一克是体谅 ...

  • 唯有师生情最真

            很多人过不了多少年,就会把教过自己的小学老师,抛弃到记忆的星辰与大海.而记忆犹新的则可能是初.高中,甚至是大学老师.作为小学老师,我却总是被例外.         半年前我发了一段抖音 ...

  • 桃花情 - 甜美真//Lrc同步歌词音乐

    桃花情 - 甜美真 https://mp3.9ku.com/mp3/563/562810.mp3 (时长=02:55)[大小=6.71Mb] ☆★☆★☆ ● ● ● ● ● ● ● 间奏:(Music ...

  • 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

      引言: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借助这个平台,我要谈谈我身边君子之交的朋友和伙伴.一路走来,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桃花,我拾一片最艳的:茵茵芳草,我摘一束最美的-- ...

  • 征战共生死,抚孤情亦真 一一新四军高级将领抚养战友烈士后代的动人故事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从新四军这支英雄队伍中走出来的共和国开国将军们,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一同出生入死,结下了情逾兄弟的革命情谊.但是,也有许多高级将领,为了民族的解放和革命的胜利,他们未能看到 ...

  • 赵雄鹏:好诗岂在格律分 立意高妙字千钧 行云流水无常态 情到真时自感人

    [ 作者简介]赵雄鹏,男,70后,从事乡村医疗工作.闲余喜欢读书,偶尔写写传统诗.个人认为当前传统诗界存在三大弊端.1.把诗写得古色古香,没有时代气息,食古不化.2.重格律轻古风,"好诗岂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