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猝然离世——好好的孩子怎么突然就抑郁了?

发布时间:2021-03-28 

3月5日,美国埃默里大学牛津学院(Oxford College of Emory University)哲学专业一年级中国学生张一得(Dave)去世。

这个开朗阳光的大男孩,离去得让人猝不及防。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张一得会突然选择“离开”。他的朋友圈永远停留在2月14日当天,配文里写着“生活还要继续,生活也还会继续”。

没有人愿意透露张一得离开的具体原因。在学校的公告里,写着“accident”,意外;在家长群里,大人们则小心翼翼地敲出三个字,抑郁症……不论真实情况如何,张一得的离开对许多人来说无疑都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得知消息后的“一得爹”张岳一度无法入睡进食。

据报道,直至3月13日,艾力(化名)和艾力的好友,两人先后找到记者。他们是张一得的好友,艾力本人也曾有抑郁症,他透露,自己很早就得知张一得患有抑郁症及患病原因:

“我们不想再让任何人再受到伤害,但看到网上的舆论,我不得不站出来,那些诋毁和揣测,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二次伤害。”艾力哽咽着说。

一个开朗阳光的大男孩,怎么突然就抑郁了?


—1—

据统计,2012年,中国大陆25个地区2679名青少年(10-25岁)抑郁比例为20.3%。也就是说大约5个孩子中有1个有抑郁倾向。

世卫组织曾预测,至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心理障碍还会增长50%,将成为致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发病率在20%左右,实际上得到合理诊疗的比例不足20%。

这一系列数据都在说一个结果:别再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了。

联想到现在孩子自杀状况越来越多,很多社会有识之士都在询问,“好好的孩子,怎么突然就抑郁了?”——当孩子已经确诊抑郁时,最可能是因为什么因素?什么让孩子感到痛苦?

作为家长,该怎么察觉孩子的求助 ,什么样的表现需要注意?又该如何帮助孩子疗愈内心的痛苦?若接受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家长应该怎么配合治疗呢?

孩子当中抑郁存在的比例,确实让人感到触目惊心。尤其是疫情以后,更是感觉到雪上加霜。

抑郁的典型症状是指“三低”,分别是思维迟缓、心情低落和意志活动减退,分别对应着一个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抑郁症和抑郁情绪不同,抑郁症的诊断需要具备一定的时间长度、是否影响社会功能、个体感觉是否痛苦等,这需要医院的专门诊断;抑郁情绪比较常见,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都可能有抑郁情绪。

两者可能也可能相互转化。抑郁情绪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可能会转化成抑郁症;抑郁症在诊断治疗后,也可能会好转甚至消失。

—2—

是啊,怎么好好的孩子,突然就抑郁了呢?

我们要知道,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依赖于【生理因素】、【社会环境】和【家庭养育环境】。

与此相对应的这个可能是因为有以下几点:

1.从个体本身来说,有的人可能本身就是抑郁性人格,具有先天性因素;

2.从家庭养育环境来说,父母的过分苛责容易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

3.从社会环境来说,学校压力、学习压力和同伴压力

4.从孩子本身来说,天生想要满足父母的期望,也容易导致抑郁情绪。

这可能是抑郁情绪产生的几大原因,并根据孩子、生物遗传、家庭、周边环境的作用力、个体的差异等会有不同的程度表现。

在这其中,生物遗传和社会环境无法改变,但父母的教养方式可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能是最让孩子痛苦的来源。

—3—

作为家长,是亲近孩子的第一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和榜样。

当孩子出现“三低症状”,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想学习,不想吃饭,甚至连最喜欢的游戏都不想玩的时候,家长就需要警觉了。

这是因为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和活力。当孩子最需要的东西被扼杀时,那就可能是遇到了最重的创伤。而抑郁最大的杀伤力,可能就是要放弃生命。

帮助孩子疗愈内心的痛苦,可能最重要的就是家长自身的成长和对孩子的陪伴了。

抑郁的根本来源是自我的萎缩,自我活力的丧失。青少年,尤其是对于15岁之后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大脑杏仁核已经发育成熟,能够感受情绪能力;但是他们处理情绪的大脑部分没有发展成熟的,因而会造成一种情感上的矛盾。

心理咨询师王宇赤说:“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成长发育非常快,但是即便他们长得像大人,他们的心智其实也未必是成熟的。一般年轻人到了21岁左右才能说到了青春后期,25岁时情绪才算走向稳定。所以家长需要一种责任心,不能说孩子一大了,就可以完全放手了。”

—4—

如果孩子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有各种异常应及时干预。

个人建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孩子接受治疗时,父母也接受结构派或系统式家庭治疗。家庭是一个系统,大部分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长的问题,孩子其实承担了父母之间的关系问题。

2、最好的治疗是陪伴孩子慢慢来,并重新建立关系,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是咨询关系建立的五个因素,建议家长可以尝试。

3、从微小的习惯入手,帮助孩子重拾孩子的价值感和活力。做他所需要的,而不是家长以为的。

原创:洗心岛
责任编辑:一只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