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十年三行】寻找薰衣草,一路至伊宁

【新疆,十年三行
寻找薰衣草,一路至伊宁

 
 
出了果子沟,路标指着“清水河”和“芦草沟”两个方向。
霍城著名的薰衣草应往“清水河”走。
一路询问颇有名气的薰衣草种植地:64团4连、8连、三宫乡等,
无论汉、回、维(族),都很热情,可惜没有一位答案靠谱

 
路上经过的向日葵花田——
 
 
 
这片晾晒红花的很有视觉冲击力:
橘红的花、紫色的墙,明暗光影,很有几分艺术感呢——
 
 
 
倚墙而坐的这位老汉,
踌躇满志的神情,
预示着红花的好收入——

 
不知绕了多少路,最后终于在9连寻到了这片薰衣草田——
 

 
说实话,眼前的薰衣草与我理想中铺成到天边的的景象差距还是挺大的。
或许我们没找到更好的地方,
或许我们来的时节稍晚了点,
后来听说今年的薰衣草长势不太佳~~
不管怎样,我们总算找到它了。
即便难如人意,也算不虚此行了——
 
 
 
 
这片花田基本被围护起来了,
只有一个小小的出入口。
所以从这个方位恰巧是傍晚的逆光。
新疆天黑晚(晚上10:30——11:00),
此时是晚上6点多,阳光正强烈,
这样拍出的照片也就差强人意了——
 
 
 
 
 
只能在一个狭小局促的活动范围内,
尽可能多角度拍摄——

 
 
 
 
 
 
 
 
 
 
看完薰衣草,我们便直奔伊犁州首府伊宁市。
伊犁,很多人容易与“伊利”搞混。
“伊利”是内蒙古生产牛奶的企业;
伊犁,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伊犁。
 
伊犁首府伊宁市,2003年第一次自驾新疆时在此逗留休整过。
伊犁、伊宁,与我们江苏、南京,有着深厚的情谊。
因为伊犁、伊宁分别是江苏、南京对口援助地区。
我们不少朋友都是援疆干部。
 
2003年,我们在这里受到了那一批援疆朋友的热情接待。
10年后,这一次,有更多援疆朋友在这里。
晚上,在伊宁的江苏朋友们为我们接风洗尘。
在遥远的边疆,见到家乡的朋友,大家倍感亲切。
 
当晚,还见到了2003年结识的伊犁州委的王风大姐。
10年前的大姐美丽热情,能歌善舞。
时光荏苒,现在她已退休了。
 
翌日,王风大姐执意要请我们及援疆朋友们吃早餐。
早餐设在著名的“伊犁宾馆”。
在这里,不仅品尝到了最醇的奶茶、丰盛的美食,
而且,再次回到“伊犁宾馆”,扯动了我的情丝~~
因为这里有着我亲切的回忆:
2003年,我们正是下榻在“伊犁宾馆”。
 
“伊犁宾馆”曾是“前苏联领事馆”,
后成为伊犁州委接待处。
它接待了无数国内外要人。
这里树木蓊郁、浓荫蔽日,
幽静的环境,加之独特的苏联风格建筑,
叫人难以相信置身于北疆边陲。
 
我记得10年前的秋天,这里下着毛毛细雨,
清新湿润的空气让人恍惚是在江南的春天。
而在秋阳的午后,
我在阔大的、铺着厚厚地板的苏式房间里,
喝着热茶,欣赏圆弧形窗户外的风景~~
仿佛身处南京颐和路公馆区的小洋楼里。
 
(以下两张图片源于网络。谢谢原作者。)
 
 
 
 
 
在“伊犁宾馆”吃完早餐,
我们便与王风大姐及江苏援疆的朋友们道别,
前往特克斯县“大山深处的草原”——琼库什台。
 
这是王风大姐送给我的一对薰衣草枕——

 
 伊犁是新疆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这里涵盖了峡谷、冰川、湖泊、草原。
此外,还有辉煌璀璨的人文景观。
从这里开始,将是旅行的饕餮大餐。
 
因为10年前已经游览过伊宁及周边景点,
故此行便不予多留了。
也不再重复去过的景点了。
 
贴上第一次去伊犁的一些片片:
 
2003年的霍尔果斯口岸——

 
老毛子的大货车——

 
 
我和货车——

 
 
1842年,林则徐因鸦片战争得罪英国而被清政府遣戌新疆伊犁。
林则徐在伊犁期间,为当地做了很多好事。

这是伊宁“林则徐纪念馆”——

 
 
这是我们一行自驾旅友参观“察布查尔县锡伯族史料馆”——

 
察布查尔是中国唯一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
 
 
锡伯族文字——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平息准噶尔之乱后,
清政府为了加强伊犁地区防务,
从北方抽调锡伯官兵1020名,
连同眷属4000余名(内有路途上降生350余人,跟随而来405人),
分别于同年4月上旬和中旬自沈阳出发,
沿北方蒙古高原驿路,
战风沙,抗洪水,忍饥挨饿,
艰苦跋涉一年多时间,抵达伊犁境内。
 
 
 
此次锡伯族“西迁”与7年后(乾隆36年,1771年)土尔扈特“东归”一样,
都是人类史上一段悲壮的史诗。
(后面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上将有土尔扈特东归英雄孤独的身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