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决定人的生命状态

刘国辉

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度指出: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咱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习惯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终身受益,坏习惯养成了终生受害,想改也改不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习惯呢?习惯就是习以为常的行为,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条件反射。

有这样一个故事:

1959年10月,原苏联首位宇航员的选拔工作在全国展开。加加林从3400多名35岁以下的空军飞行员中脱颖而出,并最终成为20名入选者中的唯一一人,在 1961年4月12日,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

为什么加加林能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参观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感动了他。罗廖夫说:“我只有把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

加加林的成功,得益于他良好的习惯。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却说明了习惯的重要性。好的习惯能够给人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坏的习惯往往使你在不知不觉之中走向失败。尤其是,童年和少年所形成的习惯,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他将来生命状态。

法国卓越的思想家托克维尔在他的经典著作《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谈到决定一个人一生的质量时,提醒教育者和天下父母:

应当追溯他的过去,应当考察他在母亲怀抱中婴儿时期,应当视察外界投在他还不明亮的心智镜子上的初影。应当考虑他最初目击的事物,应当听一听唤醒他启动沉睡的思维能力的最初话语,最后还应当看一看显示他顽强性的最初奋斗。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支配他一生的偏见、习惯和激情的来源。可以说,人的一切始于他躺在摇篮的襁褓之时。

托克维尔这段话说明了一个中心的话题,那便是决定一个人一生质量的则是他所形成的习惯,而习惯的养成,一是,早期培养;二是,必须通过“顽强的毅力”使其达到“自然化”。

刘再复先生在他所著的《教育论语》中也强调:“一定要让学生认真学,刻苦学。要教导学生'珍惜’儿童时代、少年时代,少年、儿童时代决定人生的面貌。”(16页)他认为,教育的高境界应分两步抵达。第一步是培育学生的自觉,即充分意识到只有刻苦学习才能远离动物性而走向高级人性,人的理性化除了“学习”别无他途;第二步则是引导学生从“自觉”到“自发”,即从意识层面进入潜意识层面,让读书、学习、钻研、创造的兴趣内化为心理需求,生命渴望,没有外力逼迫与敦促也会孜孜不倦。勤奋读书非关理念,非关分数,非关面子,非关功利,完全是自发自愿的行为。能抵达这种状态,那才是教育更大的成功,也是教育更高的境界。因此:

首先,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表述过这样的观点:“人的一切始于摇篮时期,童年影响人的一生。”所以,习惯必须要从幼儿抓起。有个故事很耐人寻味。曾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你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说:“是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把东西放整齐……从根本上说,学到的东西就这些。”也正是这些才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就。——一个成功的人往往就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当他良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就会有好的人生结局。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制约,给孩子的人生涂上了功利的色彩,自然也就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功利色彩。尤其是幼儿教育时期本来应该是以活动为主,以游戏为主,在充满着天真烂漫的活动和游戏中开发智力,培养习惯,但诸多家长苛求孩子过早地学习知识。在他们眼里,只要孩子在学校就应该是学习,应该掌握写字的本领,应该学会计算技能。其结果,由于孩子生理机能等方面没有发育成熟,致使他们很难形成良好的习惯,更可怕的是他们步入小学以后对学习便失去兴趣了。尤其在这个财富为中心的时代里,生存竞争空前激烈,天下父母都急于给孩子灌输生存的技能,因此,除了白天把孩子的学习安排的满满当当以外,周六和周日休息时间也不放过。各种名目繁多的补习班、特长班,搞得孩子们没有喘息之机。过早地为日后的生存拼搏做准备,也使他们过早地成熟,童真童趣尽失,整个童年和少年都在压抑中度过。试想,本来应该充满五彩缤纷的年代却在黯淡中走过,他们将来的生活又会好到哪去呢?我们的父母和教育者忘了保护孩子爱美、爱自然的天性,忘了培育孩子健全人格与优秀天性是摇篮教育的最根本的课题,忘了在本真、本然的心灵天地里应播下的第一批种子是品性的种子,不是技能种子。而对幼小生命的开发,首先也应当是开发心灵,然后才是开发头脑。其实,我们目前这种只知道教育孩子功利地“做事”,忽略孩子如何“做人”;盲目对孩子进行工具性地“操作”培养,却忽视孩子生命的质量。与动物只教“下一代”使用尖牙利爪和生存竞争,不知何谓心性与心灵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其次,习惯的养成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形成的,必须要经过一番“拔节”的过程。苏霍姆林司基曾经告诫我们:“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因此,“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困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正好要在脑力劳动中使学生感到什么叫困难。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渐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不要让学生无所事事,这也是一项特殊的教育任务。”(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173页)因此说,任何技能的形成都需要一个痛苦的拔节过程之后,才能实现羽化成蝶的蜕变。“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能往前游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的习惯。……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40页)所以,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反复抓好每一步。就以语文素养培养而言,识字,要一个一个地识,一个一个地写,词语,要一个一个地积累,文章,要一篇一篇地熟读背诵,这个功夫是省不得的。

第三,教师要经常督促和约束,防止习惯反弹。一是,督促。叶圣陶先生指出:“就老师的方面来说,采用种种有效的办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固然极为重要,而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尤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一暴十寒,办法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处,因为在学生身上得不到巩固,养不成习惯。必须督促学生循规蹈矩地练,积日累月地练,练到非常纯熟,再也丢不了了,学生身上才真正有了这项能力了。”(《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37页)“凡是要学生练习的,不要练过一下就算,总要经常引导督促,直到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才罢手。”(《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91页)比如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等,看起来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要养成自觉的习惯却绝非易事,稍有懈怠,便会走样,经常中断,就会半途而废;二是,适度约束,巩固良好的习惯,使之成为“群体效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先生就语文素养的形成曾指出,语文课实践性很强,必须有反复的训练和积累,训练的过程不可能都是快乐的,甚至不可能都是个性化的。好习惯不可能自然地形成,还需要自觉地接受一定规矩与制度的约束,使人愉快地投入某些带有“强制性”的训练,甚至要长期坚持与自己“过不去”,直到“习惯成自然”为止。尤其2020年湖北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为了控制疫情向全国蔓延,国家决定学校延期开学时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本着“听课不停学”的原则,全国大部分地区实施线上教学。由于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等因素的变化,教师不能直接面对学生授课,这样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线上教学研究的重点。由此,教师必须研究管理、指导学生居家学习的新方式。这里我们提醒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家长的作用。在这段时间内,可能很多家长都要陪伴自己的孩子进行网上学习。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在网上教学之前致家长一封信,对家长提出一些要求,主旨是把在学校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转移给家长对学生的管理。但必须告诫家长,这种管理绝不是强制,或者是“棍棒”,而是引导家长学会陪伴、倾听,与孩子一起学习,帮助孩子解决技术使用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哲学告诉我们,事情具有两面性,通过这段时间的网上学习,原来不十分好的亲子关系可能会变得亲密了,可谓一举两得甚至夺得。另外,一种习惯如果已成为众多人的群体习惯,那就会形成一种“风气”、“习俗”。风气一旦形成也就反过来影响个人的成长,这就是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我做起,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利用“群体效应”,以良好的班风与校风陶冶、感染学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