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第31讲
诗言志·明志·神情
高2第1讲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明志,神情和诗言志。
“诗言志,歌咏言”这句话出自《尚书·舜典》,是其中讲典乐中的两句。《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史书,舜典记述的是舜时的事,在谈到宫廷中乐官该如何依制度主持典乐时,使用了这两句话,后面还有两句是“声依咏,律和声”。由此可见,诗言志这个说法是先秦以来一直就有的。这三个字,谁都会说,但是,写律诗的时候,要如何言志,诗要如何写才能符合言志呢?这个问题,相信不少人一直在纠结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诗言志的具体含义,含义不明确,具体如何去做,就更加不可能明确的。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使诗言志变成了一句空话。
我们在前面已经讲到合句要合天合地,音律上合乎桑林之舞。合,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合要有“始”。那什么叫“始”呢?打个比方说,今天晚上12点00分,它既是今天晚上的结束也是明天的开始,这就是“始”。这个始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有终结,二是要开始。表现在律诗中就是:一方面要扣回起句,另一方面就是要“留白”。“留白”这种说法是明朝人提出来的,具体就是要求作品在合句的时候要留有余味,现代汉语中的余味一说,是指美妙的诗文、歌曲等欣赏完了以后,如同好吃的食物一样令人寻味或耐人回味,余味这种说法并不是十分准确的,确切的说法应该是:明志。
明=日+月,照临四方曰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老子》第三十三章:“知
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礼记·孔子闲居》:“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明:如上天赐予的日月一样,白天黑夜为人类指示着这样那样的事情。因此才有了地面上的昼夜更替,春夏秋冬,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也是一样,分分秒秒,一样的度过。因此我们说,日月,是无私的。没有太阳月亮的世界是黑暗的,对黑暗的恐惧,是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民族都具有的共性,并非是我们的祖先才会这样。对于这点,今天的人,无论哪个民族、无论什么肤色,都一样。日和月,照在地面上,是非常公平公正的,不会因为地面上的人或者物之好坏而有任何的区别对待,都是一样的对待。日光和月光,都是上天赐予地面人类或其他生物的,如植物就必须有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等,这就是“明”。
明有两个特点:1、能带来光,能使人看清楚,看明白。2、是无私的。
那什么叫“志”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出自《 史记·陈涉世家》,这里的志的全部内容到底有哪些?我们说到志向什么的,一般跟什么形容词连用?对了,远大的志向。今天的志的含义,比如志士、志气、志愿、志念、志异、志节、志操等等这样那样的与“志”的组合,没有一个真正解释了“志”到底是什么具体的含义,这些跟“志”组和的词组,无一不是在注重和解释“志”以外的另外一个字的含义,因此并没有说清楚“志”都有什么具体的内容。
“志”,甲骨文字形就是牛+心,从“志”的字形,我们可以看出,“志”是存在于人的心里的,是心上之牛。牛,大家应该还记得,我们在讲珍繁的时候,曾经引用孔子的《礼记》原文“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从这句话,我们看以看出,牛、羊、犬豕、珍都是食物,而在这些食物中,牛又是最高级别的,这里,关于牛,我们可以读出两层信息:1、牛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因为可以吃。2、牛是级别很高的东西,因为它是只有诸侯及其以上的人才能吃到,而且,即便是诸侯,也是无故不能吃的,也是只有朔日才能吃到的。在现实生活中,关于牛也有很多说法,比如:你要报答某个人的恩情,你会说就是做牛做马也愿意;比如形容某个人很有力气,我们说力大如牛;做某事很费力的时候,我们会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等等,牛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的象征。“志”,我们在最开始的部分讲什么是诗的时候也曾经说过。《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所以,志就是你内心深处的那种最高级别的最有力量的好的东西。“诗言志”就是用诗来表达自己心中最高级别的最具力量的那种感情。可见,这个“志”是有具体内容的,而不是虚无缥缈的,似是而非的,更加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志”,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因此我们常常教育孩子要立志,家长、学校和社会也要常常励志,就是鼓励大家立志。“志”就存在于人的心中。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自己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比如:我今天想吃西餐,我想旅游,我想买车买房,我想中大奖等等,这些都是好的,但是,这些是“志”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这些都不是能给别人带来好处的,又比如我想当一个好老师,这就是“志”,因为老师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的,而且,做一个好老师是能给别人带来好处的。“志”,是立志者本人心中最高级别的最有力量的,能给别人带来好处的那种存在于内心的想法。
“诗言志”,也有人说是“诗言誌”。把“志”和“誌”完全等同起来,视言字旁于不顾,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合理的,誌=言+志,显示是已经说出来的志,所以,大家可能早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个字,经常会出现在已故的人的墓碑上,这就是“志”和“誌”的区别。如果“诗言志”可以说成“诗言誌”就等于是两个言了,这就是重复,所以,“诗言志”才是本来的面目,而“诗言誌”则有画蛇添足的嫌疑。从“诗言志”这三个字源头可以看出(出自《尚书·舜典》),最早的诗歌创作,根本就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集体、为了他人、为了国家。原因很简单,单纯从个人的利益出发,不能给别人带来好处的,就不是志。诗歌的诞生,最早就是为了歌颂上天并祈求上天的赐予食物。这,才是“诗言志”。这种对上天的歌颂是属于一种集体行为,是祈求上天给大家带来食物,而非给某个人谋利,因此,“志”,不能是对个人的利益的追求,即使是天子,也必须是从大众的利益出发。如远古圣明的三皇五帝。所以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就是“诗言志”。
“诗言志”三个字,说明了《诗经》全部作品的内容,均符合志。正因为符合“志”,才被孔子等先秦诸子所尊重遵崇。因此,“诗言志”的要求,归纳起来,就是对诗的创作总的要求,对创作原始初衷(出发点)的要求,这个要求意味着,在构思的时候,具有唯一目的性,这个唯一的目的就是服从上天和谋求大众的利益。这样的作品,才符合“诗言志”。
汉朝及以后,“诗言志”,即使有这样那样的争议,但一个共同不变的是积极的、正面的。无论历史上哪个朝代,包括我们今天,和“志”这个字组成而成的短语或词组,都是褒义的,无一是中性的,更没有贬义。无论作者是写自然或是非自然的,都不可以有一己之私。只有这样,才是“诗言志”。
在“志”的基础上,晋朝时期,增加了一个字,这个字就是“明”,在诗章法中叫做“明志”,因为明志的出现,对扩大了的志的要求,实际就是对“志”进行了限制。这个限制,如同物和象的关系一样。明志的范围,就缩小了。
明志=明+志,就是说志是无私的,要给别人带来好处,这种好处是看得见的,非常明白和清晰的。非淡泊无以明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淡泊的是自己的私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三国·蜀·诸葛亮 《戒子书》)
那什么叫神情呢?
明志和神情,从字面上来看,是完全不一样的,含义和具体的内容,同样是不可能一致的。具体到唐诗中的章法使用上,当然就不可能一样。
明志和神情,有近似的地方,它们同属于内心的反应,因此很容易混淆。这是由于对概念不清晰的缘故。神情,同样符合诗言志、诗言正。神情较明志来说,更高更高深一点。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最高的是什么呢?对,是天。那么,什么人能有一种能力通天并能在天上居住呢?是神?神有住在地下的吗?没有,如果神住在地下,那岂不是意味着我们每天都在践踏神?所以,神都是住在天上的,圣人死后也会升天,所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说法。所以,神,最大的特点就是超强超大(仅次于天)。
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强制性。
“神”字,从申而来,其原形为申字。从申明、申令、申敕、申申、申敬、申咏、申志及今天的申请等来看,申的含义,不仅是正面的,并且是正义的。实际举例:
三令五申
《史记》:齐用王子,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
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
《礼记·月令》:是月也,申严号令。
《吕氏春秋·仲秋纪》: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
从上面的这些举例可以看出,申,跟命令、严格等字在一起使用,这就是说明了申的含义。因此,申字,具有强制、强迫的含义。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与“神”结合的字,所组成的比如神仙、神功、神光、神明、神游、神通等等,莫不是具有超人技能的。古今中外,莫不是这样。结论:神,超强超大,具有超出地面上的人的技能,因此,在人类面临这样那样灾害时,就可以拯救人类。这样的神,东西方是一致的。也正因为如此,人类在遇到困难,或者是走投无路,都会祈求神的帮助,目的就是为了祈求神的超能力给自己带来好处。这种事情,即使是在人类文明走到了今天,世界各地的人还是一样在做。
先秦的神,是由祖先中最为杰出的人物组成,这个祖先,比如伏羲女娲炎帝黄帝大禹等等,他们成为神,是因为他们给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带来了好处。在他们生前为人们服务,在他们身后,化为了神,继续庇佑着人们。人们也是从内心指望着他们的庇佑。
《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由此可见,祀神,就是一项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祀神中的音乐和文字(诗),成了诗所必需、决不可缺少的内容。神,不是在先秦,而是在遥远的、远至西周之前的历史中,进入了文字。
神情=神+情,属于神之情。情,有很多,传说中有七情六欲,实际情况远不止这些,因为这些还只是属于人之常“情”,此外,非人的也有情,比如:事情,行情,旱情,灾情,等等。神情是其中之一。神情跟其他情的具体区别是,神曾经在地面上生活过、领导过,他们的所作所为所言,能够给老百姓带来好处,这些好处,是具体的、实际的、明确的,被载入史册并广泛流传与歌颂。简单的讲,就是给老百姓带来好处的人物。那些干坏事的或神话中并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好处的人物,不在此列。这一类作品,在《诗经》中就有很多。歌唱黄帝、尧舜禹汤同样有,比如桑林之舞。也正是因为歌唱的需要,所以伶伦才会在昆仑山采竹以定音十二律。显然,这是为了音乐的需要。至于谁能够在身后成为神,这就不是某个帝王自己能够说了算的事。
神的所作所为所言,后世的人无法耳闻目睹,只能从流传中得来,而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被正面加工、被美化,最后的结果就是神就成了无所不能人,神就是完美的化身,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神话,或者神化。因此,神,就是至美的化身。符合神的情,当然就不是一般的情,应该是至美的情。
神情,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是指神的所作所为所言,另一个是指符合神所作所为所言,即使没有依据表明肯定就是神的所作所为所言,只要历史认可、大众接受,成为共识就行。
神情,在诗中的具体要求就是指律诗在转句和合句中要有至高的精神境界。我们知道,文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那对统治阶级而言,什么是最高境界呢?当然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代表国家利益的人和事,符合国家利益的人和事,就是最高境界。打个比方,就相当于文革时期,每个人写作文,都会在最后一句写上“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将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之类。
下面我随意在我们早读的唐诗中找了两首: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引用典故:后庭花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例1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继体三才理,承颜九族亲。
禹功留海内,殷历付天伦。
调露曲常在,秋风词尚新。
本支方百代,先让棣华春。
例2
前面一首诗中,合句里的“后庭花”,大家都知道,就是指的陈后主,而后面一首诗中,合句的“棣华”,指的是兄弟之情,出自《诗经》。很显然,这些都是符合神情的。
神情,就是指符合《诗经》等经书,符合孔子等圣人,符合大众共识,这些都必须通过继承才能得以延续的。所以,只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没有继承,发展就是皮之不存、子虚乌有。唐朝诗人化用了这些,目的正是为了符合神情。从读到的很多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唐诗中大量引用或化用诗三百的东西,但近三百年的唐朝历史中,从流传下来的记载来看,我们却看不到对诗三百的翻译,不是看不到完整的,而是一首也没有。这并不表示唐朝人比今天的我们愚蠢,而恰恰是一种尊重。唐朝对诗三百的认知,显然是继承了汉朝在这个方面的论述,至于这些论述准确与否,唐朝人似乎并不愿意去纠结或讨论这个问题。他们不是去纠结,而是直接引用,具体做法就是结合唐朝实际情况(特别是作者的实际情况)引用或化用,或者是用诗来叙述。这不仅是对《诗经》及前贤先圣的尊重,同时,也不会让自己陷于必须解释的纠纷。因为,唐朝与汉朝以来一样,在文字方面,比较讲究依据的时代,越是有名气的诗人,越不会因为自己杰出的才识而毫无依据的胡言。“小辫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荀子的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神情,从《诗经》到唐诗一路走来,千年的历史证明,神情从来不曾离去,一直存在于诗歌之中。并且,作为诗歌作品顶级要求而被继承和延续。一代又一代著名的诗人,用神情为我们留下了很多至美的诗篇。
神情和明志的区别:
1)明志是从个人立场(非个人利益)出发,写个人做对他人有利的事情;神情是从国家(统治阶级)的立场出发,要求所有人做对国家有利的事情。
2)明志是有具体的内容,表达方式可以直抒心意,也可以托物言志;神情没有具体的内容,只有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以神所做所为所言和符合神所作所为所言。
3)明志和神情都是诗言志的范畴。
从以上种种,我们可以看出,诗言志,并不是说不能写个人情感,也并不是不能针砭时弊,而是要求在明志和神情的前提下去做。明志和神情的使用,能够使作品拥有厚重感,律诗,不能没有厚重。没有厚重的作品,只能是流于肤浅。而厚重的实现,必须通过历史去实现,道理很简单,只有历史,才是厚重的。我们的主观,与厚重无关。如果一味的主观、甚至是拒绝继承而搞什么新意,当然就更是与厚重背道而驰了。历史就是历史,从不会以今天的我们之主观而改变半分。因此,尊重历史就是明志和神情必要条件。要准确地实现诗言志,就必须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弥纶。弥纶就是要求我们在写诗之前,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准备什么样的原料,这就如同建房子打地基一样,基础和结构的原始材料,必须是清清楚楚的,而建成的房子也必须是坚固的,如果建成的房子不坚固,就没有人敢去住了。这也跟我们做衣服是一样的,明志和神情,要做什么样的衣服,就必须备好什么样的布料。如果做出来的衣服不伦不类,这样的衣服,谁愿意穿呢?道理是一样的。
以上种种,我们可以看出:明志和神情,都是可以对社会产生正面影响的,对社会秩序是有正面作用的。从大的方面说,可以正制;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正己。这就是神情和明志的好处,这就是为什么诗言志,常常跟诗言正一起说的原因。
具体在写作律诗的时候,诗言志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我们前面讲合句怎么写的时候讲的那样。要求第一是继承经书上的东西,是指经书所记载的一切,这里的经书,指的是非佛非道的经书。第二是非经书之中的内容,但在历史记载中,却是被广泛称赞的人或事,这些事可以是唐诗之前,也可以是唐诗之后,因为这些记载中的许多人物都是“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之莫不兴起也”,除此之外,各种记载中的好人好事,同样也是可以的,如戚继光抗倭,岳飞精忠报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第三是符合今天社会共识中具有广泛意义的道德标准的人和事。符合这些要求的,就是符合诗言志。
本讲提纲:
1、什么叫明
2、什么叫志
3、什么叫明志
4、什么叫神
5、什么是神情
6、明志和神情的区别
7、明志和神情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