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风景:卖油郎
几十年前,在北京的胡同里,经常听到“梆、梆……”的击打声。一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是卖油的来了,院儿里的奶奶、大妈们,就会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油瓶子,出门招呼:“卖油的,打油!”
那时也有卖油盐酱醋的固定小杂货铺,但更多的还是这种进胡同卖的,占的优势一是方便,送到家门口了;二是便宜,多是自产自销,货真价实,当然就受主妇们的欢迎了。卖油郎肩挑担子,前面是一个油篓子,后面是个分层的笼屉。主要卖的是香油、酱油、醋等调味品,就是一个送货上门的流动油盐店。
他们用的响器是个木梆子,这是一块长方形的木头,质地好,坚硬,中间挖空了,样子像是老和尚敲的木鱼儿。装上把儿,一手握着,一手拿根木棍儿击打,就发出空洞的“梆梆”声,能传出很远。有的卖油郎还能打出花点儿来,当然很吸引人了。
他们出售的是用芝麻榨出的油,称作“香油”,也称“芝麻油”或“麻油”。香油按制作方法分为小磨香油和机榨香油,其中以小磨香油更受青睐,因为它的原料和特殊精细的制作方法,做好后味道浓郁诱人,打开篓子,香气扑鼻,价格自然也比一般的油贵,家里都是菜熟了提味用,舍不得多放。像拌凉菜,滴几滴,满盘喷香;做打卤面,最后浇上一小勺儿香油,一锅晶莹剔透,白肉木耳黄花相间的卤,立刻像注入了精神,由内往外散发出香气,围着灶火急不可耐的我,立马馋涎欲滴。当然也有用香油炒的菜,那只有是到了年根儿,准备过节菜时,母亲把腌好的六必居小酱黄瓜买回家,切成细丝儿,鲜姜切成丝儿,猪肉切成丝儿,烧热香油,加几粒花椒,“刺啦——”热油一爆,满院儿飘香,虽是过年解油腻的菜,却是我一生的钟爱,可惜那时只有过年才能吃到。
制作小磨香油首先要选上好的芝麻,把杂质除去,然后用水清洗干净,捞出沥干,放入大铁锅中用小火翻炒,炒到枣红色,泛出芝麻香的时候,取出小石磨研磨,越磨越香。经过小石磨研磨出来的浆状物质叫酱胚,要想从中提取出香油,还必须在酱胚中倒入一定比例的优质饮用水,利用水和油的比重不同这一物理现象,经过反复的搅动,油就从酱胚中浮出来了。将油取出后剩下的就是水和酱的混合物“香油渣”了,这东西人不能食用,却是上好的动物饲料和植物的肥料。我就曾经在花盆里埋入香油渣,花木长得特别茂盛。
那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都低,食用油平常都省着用,香油就更是金贵了。卖油郎也自有控制油不遗洒滴漏的办法。他的卖油工具是油提子、油漏子,关键是必须掌握“吊线”这一技巧:用油提子从油篓子中舀出香油,高高提起,再慢慢倒入油漏子中,拉出一条笔直的油线,缓缓流入顾客的油瓶中,手稳劲儿准,点滴不漏。有的卖油郎为了显摆自己“吊线”的本领,在顾客油瓶口放一枚铜钱,倒出的油呈一条细线,从铜钱方孔中穿过流入瓶中,待瓶子装满油后,拿下铜钱一摸,一丝油花儿都没有。他们把这炫技叫做“穿钱吊线”,也是围观的孩子们最爱看的。
长大后学了欧阳修的文章《卖油翁》,始知走街串巷卖油的这个行当一千多年前就有了,也由此牢记了一个真理,所谓熟能生巧。(何大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