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四经 经法·国次

  国失其次,则社稷大匡。夺而无予,国必遂亡。必尽天极,衰者复 昌。诛禁不当,反受其央(殃)。禁伐当罪当亡,必虚(墟)其国。兼 之而勿擅,是胃(谓)天功。天地无私,四时不息。天地立,圣人故载 。过极失(当),天将降央(殃)。人强胜天,慎辟(避)勿当。天反 胜人,因与俱行,先屈后信(伸),必尽天极,而毋擅天功。兼人之国 ,修其国郭,处其郎(廊)庙,听其钟鼓,利其资财,妻其子女。是胃 (谓)□逆以芒(荒),国危破亡。故唯圣人能尽天极,能用天当。天 地之道,不过三功。功成而不止,身危又(有)央(殃)。故圣人之伐 (也),兼人之国,隋(堕)其城郭,棼(焚)其钟鼓。布其资财, 散其子女,列(裂)其土地,以封贤者,是胃(谓)天功。功成不废, 后不奉(逢)央(殃)。毋阳窃,毋阴窃,毋土敝,毋人执,毋党别。 阳窃者天夺(其光),(阴窃)者土地芒(荒),土敝者天加之以兵, 人执者流之四方,党别(者)□内相功(攻)。阳窃者疾,阴窃者几( 饥),土敝者亡地,人执者失民,党别者乱,此胃(谓)五逆,五逆皆 成,□□□□,□地之刚,变故乱常,擅制更爽,心欲是行,身危有( 央)(殃),(是)胃(谓)过极失当。

  译文:

  为政治国如果失去正常的法则,天下就会不安定。攻夺他国之地而 不进行分封,便不能真正灭亡其国并长久地占有它。在征伐他国时,如 果不能最终达到天道所限定的准度,则经过征伐本已衰落的国家会重新 振兴起来。在讨伐乱逆禁止暴虐时如果未达到准度,反而会招惹祸患。 在诛禁理当治罪理当灭亡的国家时,必须一鼓作气,使其成为废墟。兼 并了其他国家但不能独自占有,因为这是冥冥天道所促成的功绩。由于 天地的公正无私,才有了四季、昼夜、存亡、生死等现象的正常循环。 因为万物各当其位,圣人才能够成就万物。任何事情如果超过了天道所 限定的准度,都会受到天降祸患的惩罚。在敌国尚处于强盛时,要谨慎 地避开它。当敌国由强转弱时,就应该乘机去征讨它,这便是先屈后伸 的道理,而这也是由天道所决定的;由于受到天道的指导,所以一切功 德人都不能独自占有。

  兼并他国后,便修治它的城郭,占据其宫室,享用其钟鼓音乐,贪 取其资财,霸占其子女,这些做法是大逆天道的取败之道,必然导致国 家危殆而最终灭亡。所以说,只有圣人在治国用兵时能够合于天道。天 地间的道理概括起来不过是“三功”而已。如果成就此三功再觊觎其他 ,那么就难免有祸殃之危了。

  所以圣人的征伐之道是,兼并他国后,要拆毁它的城郭,焚毁它的 钟鼓,均分它的资财,散居其子女后代,分割其土地赏赐有贤能之人, 总之不能独自占有,因为这功绩是天道促成的。这样才能功成而不去, 然后方能没有患祸。

  在诛伐征讨敌国时,不应从护生存继对方的角度去审度问题(就是 不能存亡继绝,沽名钓誉;儒家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黄帝四 经》则很少讲“祀”,多讲道、法、戎——录者注),而在务耕农桑, 不要从刑虐死杀的角度去审视问题。不要过度地使用地力而使土地凋敝 ,为政治民,不可偏执一己之私。治臣驭下,不使其拉帮结派。征伐敌 国不尽天极而空怀存继之心,则天反夺其名,劝农而有刑虐之意,则必 导致土地荒芜,过度使用地力庄稼没有收成。国力贫弱,则必有外兵侵 侮。人主偏执一己之私,强奸民意,必被人民逐放而流徒四方。君主驭 下无术,臣下结帮营私,党派纷争,则必有内外相攻之患。违逆诛伐之 道,必受其殃。违反耕种之宜,必导致饥馑年荒。用地失度,必被侵失 土。偏执己见,必失民心。党派纷争,必导致国家大乱。这些做法被称 为五逆,即是搅乱违背天地的常道,改变破坏常规的做法:专断法令、 私设制度,更动律令无常,一意孤行,不知改悔,最终会殃及自己。这 些的作法叫作违反天道。

(0)

相关推荐

  • 《黄帝四经·经法·2国次》诗解天功知止五逆乱常

    题文诗: 国失其次,社稷大匡.夺而无予,国必遂亡. 不尽天极,衰者复昌.诛禁不当,反受其殃. 禁伐当罪,当亡之国,必墟其国.兼之勿擅, 功成弗居,是谓天功.天地无私,四时不息. 天地设位,圣人故载,过 ...

  • 《黄帝四经·经法·5四度》诗解3天地人稽名形实符

    <黄帝四经·经法·5四度>诗解3天地人稽名形实符 题文诗: 规内曰圆,矩内曰方,悬下曰正,水上曰平, 寸尺以度,小大短长.权衡以称,轻重不爽, 斗石以量,少多有数,绳准之立,曲直有度, 八 ...

  • 钟鼓只能报时和打仗?来看你所不知道的钟鼓之声

    原创齐谐子 龙虎山道教 钟是中国古代乐器之一,最开始是用于祭祀和礼宾的仪式之中.古代人民认为钟是神器,可以感通神明,钟声可以协调阴阳,鸣钟以祈祷风调雨顺.<礼记>记载:上古的时候圣人&qu ...

  • 《尸子》卷5分诗解1正名定分无为而治

    题文诗: 情生天地,天地有情,而生万物,圣人裁物, 制定名分,便事立官.君臣父子,上下长幼, 贵贱亲疏,皆得其分,故而曰治.爱得其分, 而曰之仁.施得其分,而曰之义.虑得其分, 而曰之智.动得其分,而 ...

  • 自我康疗30:解读《黄帝内经·素问·阳明脉解论》

    自我康疗30:解读<黄帝内经·素问·阳明脉解论> <黄帝内经>里记载着这样一段对话: 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 ...

  • 《黄帝四经·经法·国次》原文阅读及翻译

    经法·国次 国失其次,则社稷大匡.夺而无予,国必遂亡.必尽天极,衰者复昌.诛禁不当,反受其央(殃).禁伐当罪当亡,必虚(墟)其国.兼之而勿擅,是胃(谓)天功.天地无私,四时不息.天地立,圣人故载.过极 ...

  • 黄帝四经 经法·名理

    道者,神明之原也.神明者,处于度之内而见於度之外者也.处於 度之(内)者,不言而信.见于度之外者,言而不可易也.处于度之内 者,静而不可移也.见于度之外者,动而□不可化也.动而静而不移, 动而不化,故 ...

  • 黄帝四经 经法·论约

    始于文而卒于武,天地之道也.四时有度,天地之李(理)也.日 月星晨(辰)有数,天地之纪也.三时成功,一时刑杀,天地之道也. 四时时而定,不爽不代(忒),常有法式,□□□□.一立一废,一生 一杀,四时代 ...

  • 黄帝四经 经法·亡论

    论凡犯禁绝理,天诛必至.一国而服(备)六危者灭.一国而服( 备)三不辜者死.废令者亡.一国之君而服(备)三壅者,亡地更君. 一国而服(备)三凶者,祸反(自及)也.上洫(溢)者死,下洫(溢 )者刑.德溥 ...

  • 黄帝四经 经法·论

    人主者,天地之□也,号令之所出也,□□之命也.不尊天则失其 神,不重地则失其根,不顺(四时之度)而民疾.不处外内之立(位) ,不应动静之化,则事窘於内,而举窘於外.(八)正皆失.□□□□ □□□□□( ...

  • 黄帝四经 经法·六分

    观国者观主,观家观父.能为国则能为主,能为家则能为父.凡观 国,有六逆:其子父,其臣主,虽强大不王.其□谋臣在外立(位)者 ,其国不安,其主不(御)则社稷残.其主失立(位)则国无本,臣 不失处则下有 ...

  • 黄帝四经 经法·君正

    一年从其俗,二年用其德,三年而民有得,四年而发号令,(五年 而)□□□,(六年而)民畏敬,七年而可以正(征).一年从其俗, 则知民则.二年用(其德),民则力.三年无赋敛,则民有得.四年发 号令,则民畏 ...

  • 黄帝四经 经法·道法

    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口执道者,生法 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 ,而不惑矣.虚无(刑)形,其冥冥,万物之所从生.生有害,曰欲 ,曰不知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