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案例| 一千个孩子,一千种公主

01 孩子爱画公主,如何引导

EDR

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总会有不同的兴趣点,这些偏好与孩子们对外界的认识、兴趣爱好都有关。

许多男孩会喜欢恐龙、天文、昆虫、奥特曼、机器人;也有很多女孩喜欢仙女、公主、小动物……

(耳朵人学员-佳佳作品,作品展现了善良的“海洋皇后”)

对此,有的家长会略有焦虑:每次都是画公主,能不能画一些其他的?

我们能接受拉斐尔画圣母,莫兰蒂画罐子,徐悲鸿画马,往往却不能走进自己孩子的世界里,感受他们丰富的内心活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都有自己心中不同的公主,孩子们也能编出不同的故事。

(耳朵人学员-刘子嫣作品)

而面对一大批孩子画的艾莎公主、人鱼公主、爱洛公主……

4岁的爽爽也是这些孩子中的一个。

(耳朵人学员-爽爽作品)

爽爽来自加拿大,性格十分乖巧、听话。由于语言沟通的不顺畅,爽爽上课时候需要妈妈一直在旁边给她当“翻译员”。尽管想法特别多,但刚到耳朵人的时候,她却放不开手画画,只会跟着老师的思路创作……

这种情况,我们的老师要如何解决呢?

02 爽爽:从拘谨到打开思维

EDR

(爽爽来耳朵人之前的“公主”作品)

刚来耳朵人的时候,爽爽显得略微拘谨。在上第一、二次课的时候,爽爽总是习惯性的跟着老师的想法走,而缺少自己的主见。

(爽爽在耳朵人第二次课上的作品,画面基本按照老师的“改变绘画”创作)

可能是孩子对自己的想法还没有信心,也可能是思维还未被真正打开。在老师反复强调画画可以参考,但不能跟老师画的内容一样后,爽爽还是照着老师的作品画。

注意到爽爽的这种倾向后,老师觉得:不太妙。

除了不断鼓励、表扬孩子的作品外,老师也改变了原有的引导方式。过去老师总是拿笔带着孩子一起玩“改变绘画”,而现在则只是用语言去引导,会留心问爽爽:你看到这个东西能想到什么?是不是有很多可能性在里面?

慢慢的,在第四次课的时候,爽爽找到了自己的绘画感觉,创作了自己的小火车:

火车头“改变”成了房子,车轮的细节也有所体现,最重要的是车厢里的人物已经有了不同的形象特征。

同时,爽爽的妈妈也向老师袒露出了担忧。爽爽妈妈认为,耳朵人的特色课程就是“改变绘画”,但是爽爽改变绘画的能力还不够,想要老师再好好引导。

老师跟妈妈解释道:“改变绘画”并不是目的,画画的终极目的不是要让孩子去不断改变。而是要告诉孩子不一定要画得很像,我们可以画得天马行空,可以任意画任何想到的东西。

老师看到爽爽的思路已经开始发生转变之后,便趁胜追击,让爽爽结合不同材料来调动思维——叶子拼贴。

把不同形状的叶子进行组合,通过叶子的形象进行联想,自由发挥。爽爽便把叶子变成了船、鸟的翅膀,太阳,组成了这样一幅作品:

这时,爽爽的作品中又出现了她喜欢的人物、公主,创作起来变得越来越轻松、自如……

经过两个月的持续学习,爽爽不仅已经能独立创作一幅作品,也慢慢体现出了自己的绘画特色:画面非常饱满,充满活力。

(爽爽作品-《艾莎公主与雪宝》)

这一幅《艾莎公主与雪宝》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

老师首先是让爽爽在纸上,用自己选择的几种颜色进行涂色。爽爽选择了老师讲过的蓝色、紫色、青色,三种同类色。涂色完成后,老师再让爽爽把它剪成不同的形状。爽爽看到碎纸,又联想到了“艾莎公主”,于是又把碎纸拼接成了公主,并在一旁画上了雪宝、雪花。

爽爽笔下的公主造型往往很夸张,勾线也都不循规蹈矩,运用各种彩色的勾边和内部涂色以形成碰撞。

(爽爽最近的作品)

在爽爽最近的作品中,作品的形象元素更是让位给了色彩。画面描绘了一个小女孩和动物朋友在房子里玩。爽爽先画了小女孩和兔子,老师问:他们还有什么朋友呢?他们现在在哪儿?

爽爽于是又加上了猴子、小鸟,加上了房子室内的颜色。画面中大量对比色和同类色的视觉冲击,让人不由想起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作品,满是和谐与活力:

(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作品)

老师上课,不仅会跟爽爽一起去构想公主的故事,平时也会给爽爽分享许多服装设计、拼贴类的资料: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部分图片来源于:iamCooLeeGuy)

03 一样的公主,不一样的成长

EDR

爱画公主,是许多女孩在一定年龄阶段的特定爱好。她们或许认为这些公主的故事很美好,或许那些公主的形象是孩子内心偶像。我们只有在支持他们画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才能让孩子们保持对绘画的热情。

除此之外,每个爱画公主的孩子,也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偏好。他们对艺术的感受也不同,有的喜欢故事、有的喜欢公主服装、有的痴迷于人物造型……

对此,我们老师、父母也更应该对每个孩子所表现出的不同偏向来进行因材施教的引导,而非统一化一的知识灌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