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za Bronica从1958年开始生产相机,创始人吉野善三郎在费城相机展上推出了该公司的第一款6×6中画幅单反相机--Bronica Z。吉野的公司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在了相机机身设计和制造上,而不做镜头。所以就不得不用其他日本公司的镜头,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尼康。Bronica S2A所搭载的正是尼康公司的75mm Nikkor镜头,成像十分锐利。尼康镜头出色的光学性质一定程度上也为Bronica早期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与其它中画幅单反高昂的价格相比,Bronica因其低廉的价格和优秀的品质而大受欢迎。但可惜的是已经停产了,Bronica的品牌也已归腾龙(Tamron)所有,但仍受到广大专业和非专业人士的欢迎。emulsive.org ©Ed WorthingtonS2A是早期S2的改进型,结构上改进了机身内部齿轮,解决了S和S2常见的快门卡死问题。Bronica S2与S相比最大的亮点在于将对焦旋钮集成到了机身上。这是Bronica S2的独有设计,再加上采用的是焦平面快门,这就使得Bronica的镜头与哈苏禄莱等其他6×4.5、6×6和6×7画幅的同类型镜头相比体积更加紧凑。有意思的是,有些镜头还会有自带的调焦环来保证对焦,这确实是一次特立独行的尝试。尽管早已停产,S2A的销售于1977年左右才正式停止。我有幸收了一套成色完美,箱说齐全的S2A。Zenza Bronica在说明书的第一页着重介绍了该机的一些突出特点:自动复位反光镜。该公司宣称这是他们的独创设计。触发快门后,不同于其他单反反光镜向上抬起,S2A反光镜是前后运动,然后自动复位。这就使得可以用焦段更广、或者是机身侵入量更多的镜头,同时也能让取景器更亮一些。可拆卸后背。很多人入坑中画幅的一个原因就是想着能在拍摄中途更换胶卷。我就有两个后背,一个装彩色胶卷,一个装黑白。这一点确实很实用。也可以用宝丽来后背,我倒是没见过。镜头丰富。尽管在S2A发布前后,Bronica也已经推出了他们自己生产的Zenzanon镜头,但说明书上还是着重介绍了S2A与尼克尔镜头的配适性。实际上S2A发布时可供选择的镜头群多到让人叹为观止,有10个镜头可选。焦段从广角端40mm(等效约25mm)到长焦端600mm(等效约375mm),涵盖了所有的主要焦段。正如说明书中所说的,镜头可以伸入机身相当的距离,也就保证了其稳定性的同时,还能有一个不大的体积。多种拍摄格式可选。Zenza Bronica在说明书中强调的最后一个重要功能是可以拍摄120和220两种格式的胶卷,分别能拍12和24张。一台相机可以拍摄多种格式的胶卷,在当时这肯定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功能。这么一个“怪物”该怎么使用呢?实际上操作起来非常简便。这样一款中画幅胶片机,当然难以满足体育摄影师们那种疯狂连拍的需求了,但它用起来也并不复杂。我给演示一遍:emulsive.org ©Ed Worthington首先,拿出一个后背,后背右下方有一个小的拨盘,可选择12还是24张。要是没有那种保存状态很好的220胶卷,就还是拍120卷吧,就在拨盘上选择12张。其次,后背上有一个插槽,可以用来记录当前用的是什么卷。插槽下边有一个小开关按钮,上边标着“C”和“O”,代表什么意思就不用说了吧。打开后背,按下两侧的小按钮,然后把胶卷装到底部的槽里。拉出胶卷片头,绕过片夹,插入空片轴的槽里边,一直过卷,直到胶卷上出现“START”箭头。合上后盖,把后背安装到机身上,然后一直转动过片扳手,直到计数窗显示数字“1”,这时会发出“咔嗒”一声,听起来像是什么东西断了。实际上这表明胶卷固定到位,可以开始拍摄了。S2A还有一个很好的防呆设计:插入豆腐刀的时候快门无法释放。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毕竟现在胶卷已经这么贵了。想要拍摄的时候,抽出豆腐刀,打开腰平取景器,就能开拍了。emulsive.org ©Ed Worthington调节快门光圈。快门速度转盘在机身左侧,光圈调节环在镜头上,对焦,按下快门(机身前方底部),大功告成!还有就是别被快门声吓到了,声音贼大。转动过片扳手过片,继续拍下一张。用起来还是很简便的。下面是我拍的一些样片,彩色照片用的是Kodak Ektar 100 和 Fuji Pro 160S, 黑白的是Ilford FP4+。F/2.8, 1/125s, Kodak Ektar 100
Willow – Bronica S2A
F/16, 1/125s – Fuji Pro 160NS
Park – Bronica S2A
F/4, 1/125s – Fuji Pro 160NS
Pier – Bronica S2A
F/2.8, 1/125s – ILFORD FP4+
Promenade – Bronica S2A
F/8, 1/125s – ILFORD FP4+
Stadium Walk – Bronica S2A
F/16, 1/125s, Kodak Ektar 100
Steve – Bronica S2A
F/4, 1/125s – Fuji Pro 160NS
Walk – Bronica S2A
F/2.8, 1/60s – ILFORD FP4+
我想先说说这个机子的缺点。最大的问题就是重量,这可是太让人头疼了。全金属机身,有烤面包机那么大,说明书上说总重有1780克。我买的机子附带了一根肩带,但我很少用到。有一次我没带相机包,把相机就直接挎在肩膀上,着实让我疼了好几天。不过它本来就不像PS机那样便携,所以拍照的时候最好是带一个三脚架。另外就是快门声太大了。毫不夸张,就好像是索尔拿着他的雷神之锤在咣咣地砸山。如果你有点神经衰弱或是心脏有点问题,那还是别选这台机子了。夸张的声音和重量也会限制你的创作,街拍或是体育摄影都是个问题。快门声就和开枪似的,很难不引起别人的注意。还有一点就是价格。对于所有中画幅相机价格都是个大问题。我之前提到过,Zenza Bronica性价比不错,当时的业余玩家大多也都买得起。但现在Bronica也涨了。我的这台是我捡漏,只花了250镑,其他的都得350镑-400镑,这价格就得考虑考虑了。首先是质量。这样的大小,这样的重量,和个坦克似的,很耐用。我的那台看起来就和全新的一样,用起来一切正常。S2A已经算是一台准专业相机了,自然不会去用那些廉价的塑料器件。镜头表现出色。大多数都是尼康生产的。我有一个75mm Nikkor F/2.8的标准镜头(等效50mm),成像十分锐利。我之前也提到过,S2A的镜头群非常丰富,覆盖了所有主要焦段,而且大多数镜头的光圈都不低于F/4。可更换后背。浪费胶卷可耻(现在的价格也不容浪费),所以如果有多个后背,装上不同ISO的卷,就可以根据天气、光线等等随时换上最合适的胶卷。当然数码时代大可不必这么麻烦,但架不住我就乐意拍胶片。取景器明亮。取景器里的成像很清晰,还有一个弹出式的放大镜,可以更好的对焦。我有一个腰平取景器,还有些其他配件。我还有两个棱镜取景器,一个放大罩和一个带TTL测光的取景器。当然还可以用运动取景模式,但这个设计显得有点鸡肋。真正吸引到我的是这样一台45年前的老机器自身的魅力,一切功能仍然良好。也许你会说所有胶片相机都会比数码相机用的久一点,但说真的,我的S2A就好像是昨天刚买的一样。也许等我再用45年后它的状态还是这么好。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愿意花这么一笔钱。与其说是花钱,这更像是一种投资。我个人认为这台机子适合用来拍一些风景和人像。如果这两种正好是你常拍的题材,那Zenza Bronica S2A绝对是你入门中画幅的绝佳之选。原文:《CAMERA REVIEW: ZENZA BRONICA S2A》– Ed WORTHINGTON微信号|TOXICHROME
从胶片重新结识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