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教学随笔:由制作“浮沉子”想到的
在学习“浮力的利用”一节课时,其中“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课前制作了“潜水艇”的模型——“浮沉子”(如图所示)。
在进行课堂演示的时候,学生看到瓶内的小试管在瓶中上下自由浮沉,感到很是惊奇。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试管内水多少的变化,从而明白小试管之所以能够实现浮沉,主要原因就在于小试管内充入水的多少,这正是潜水艇实现自由浮沉的道理。趁此机会给学生介绍:潜水艇是利用水舱改变自身的重力,从而实现浮沉的。
其实看似简单的小制作,道理也很简单,可是“浮沉子”的制作不是一次性成功的,主要在于小试管内水量的多少需要经过几次反复实验才可以完成。如果水量太少,小试管无法下沉;如果水量过多,小试管就会沉到瓶子底部而无法上浮。另外,小试管的瓶口必须是向下的。
下面再来看一道中考试题:如图,将装有水的小瓶瓶口向下(上/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的水面上,将大塑料瓶密封后,就制成了“浮沉子”。制作时,在小瓶中放入的水要适量,水过少了,会导致手捏大瓶时,小瓶可能不能沉入水中。
反思:通过制作“浮沉子”以及课堂授课过程,更加明确了物理学科的学习规律,那就是必须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实验过程,才会高效地理解物理知识,否则,只是让学生陷入题海,或许会应付眼前的“考试”,也会得到一次高分,可是这种“忽视实验过分强调习题”的做法,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及动手能力的训练是很不利的。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