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构建原理

目前,小鼠是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动物模型。

没有基因操作的小鼠模型:最初,动脉粥样硬化饮食,包括Thomas-Hartroft饮食(40%黄油,5%胆固醇,2%胆酸钠和0.3%丙基硫尿嘧啶)及其改良剂,在啮齿动物中产生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这种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饮食导致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并伴有高死亡率。C57BL/6j品系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在14周的致动脉粥样硬化饮食后,形成高胆固醇血症(约200mg/dL)和分散的脂肪条纹病变。但是,这些病灶是典型的脂肪斑纹,位于主动脉根部,即使经过长期的动脉粥样硬化饮食(最长至12个月),也无法与人类状况相提并论。

经典的转基因小鼠模型:转基因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支持了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 像饮食干预一样,大多数遗传操作都集中在破坏脂类代谢以增加促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含apoB的脂蛋白)上。基于受体介导的载脂蛋白摄取,通过缺失载脂蛋白E(apoE)(即配体)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受体)创建了两个潜在的模型。当前证据表明,> 95%的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基于载脂蛋白E缺乏(apoE-/-)或LDL受体缺乏(Ldlr-/-)。1992年,Plump和Zhang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使用胚胎干细胞的同源重组,分别基于C57BJ / 6小鼠生成了apoE-/-小鼠模型。饮食喂养的apoE-/-小鼠发展为轻度高胆固醇血症,伴有乳糜微粒残留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积累,并在近端主动脉自发形成脂肪条纹。高脂高胆固醇饮食(HFHC饮食)已被用于apoE-/模型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1993年,Ishibashi 研发了Ldlr-/-小鼠模型。Ldlr-/-小鼠在主动脉根部形成动脉粥样斑块。根据Lichtman的报告,动脉粥样化饮食(无胆酸盐)引起大的病灶积聚,占整个主动脉表面积的31%。 然而,在低脂饮食下,Ldlr-/-小鼠即使在6个月后也只出现了最小的病变。,很明显,apoE-/-小鼠和Ldlr-/-小鼠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通常,apoE-/-小鼠比Ldlr-/-小鼠发生更严重的高脂血症。 已从源自apoE-/-和Ldlr-/-模型的遗传数据中确定了人类冠状动脉疾病的新基因。这两个经典模型已成为众多感兴趣的动脉粥样硬化易感基因型和杂合子的平台。如前所述,涉及基因功能的大量研究仅使用一种模型。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局限性:众多的近交系和敲除模型构成了小鼠模型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有几个方面需要仔细研究,尤其是影响直接推断小鼠临床前研究结果的因素,包括小鼠和人类之间脂质代谢、病变分布和进展的差异。一个关键的区别是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分布。 尽管在所有哺乳动物中都存在血液动力学特征,包括低切应力和涡流产生,但人与小鼠之间的解剖学表现部位不同。未经修饰的小鼠对动脉粥样硬化不敏感。相反,即使脂蛋白水平正常,人类也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其他转基因小鼠模型:ApoE * 3-Leiden小鼠:为了克服经典小鼠模型中类人脂蛋白代谢的不足,在1990年代,创建了apoE * 3-Leiden小鼠。 apoE * 3-Leiden小鼠中非HDL脂蛋白的清除受到损害。与apoE-/-小鼠完全缺乏apoE相比,这种小鼠模型可以表达可检测水平的内源性apoE。与apoE-/-和Ldlr-/-小鼠的非生理性TC水平相比,apoE*3-Leiden小鼠可发生中度高脂血症并形成明确的病变。与人类CETP转基因小鼠杂交后,apoE * 3-Leiden.CETP小鼠表现出人源化的脂蛋白代谢,其特征是从HDL转变为VLDL / LDL分数升高,SR-B1介导的胆固醇外排减少以及严重的病变发展。与apoE-/-和Ldlr-/-小鼠相比,ApoE * -3Leiden.CETP是研究脂质代谢和RCT途径的首选模型。此外,apoE * -3Leiden.CETP是用于评估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的公认模型。

复杂病变的小鼠模型:为了克服上述小鼠模型中较少报道的复杂病变的局限性,我们建立了具有重叠血栓形成、斑块破裂甚至心肌梗死的小鼠模型。HFHC饮食的Ldlr/apoE-dKO小鼠加上精神压力或缺氧,会出现冠状动脉病变、心肌瘢痕和心肌梗死指征,包括心电图改变和肌钙蛋白T水平升高。SR-B1 / apoE dKO小鼠脂蛋白代谢明显受损,可模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血管造影和组织学分析表明,这些dKO小鼠的冠状动脉病变是严重的管腔闭塞,纤维蛋白沉积,出血和血栓形成的典型特征,导致自发性心肌梗塞和心脏功能障碍。

(0)

相关推荐

  • 新研究揭示增加肠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可显著改善肠屏障,减缓动脉粥样硬化!

    新研究揭示增加肠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可显著改善肠屏障,减缓动脉粥样硬化! 来源:生物探索 2021-05-07 12:11 汉堡薯条.烧烤串串,这类让人超级满足的西方饮食(WD)深受大众喜爱,但其富含的高 ...

  • 可治性罕见病—纯合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一.疾病概述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临床分为纯合与杂合两种类型.纯合FH患者表现出极端的临床特征,青少年期可发生 ...

  • 依据估计的30年ASCVD风险 40岁就该考虑是否降脂了

    目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一级预防降脂建议,主要依赖于10年预测风险给出.2020年9月,发表于<Circulation>的一项研究,依据估计30年风险,考察了哪个年龄段 ...

  • 动脉粥样硬化与LDLR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炎症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多种亚型脑卒中.外周血管疾病和主动脉瘤,主要特征是动脉壁上斑块积聚. 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 ...

  • 急性胰腺炎小鼠模型构建原理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临床死亡率高,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具有复杂性,治疗上目前也缺乏特效的方法阻止胰腺坏死的发生.发展,而且一旦发病会引发多器官损伤,其病死率 ...

  • 慢性胰腺炎小鼠模型构建原理

    慢性胰腺炎(CP)是一种较为常见但治疗又十分困难的疾病,其特点为渐进的.不可逆的胰腺形态学变化,是一种连续的或复发性的炎症性胰腺疾病.以往的研究表明,编码消化蛋白酶或其抑制剂的基因若发生突变,往往会促 ...

  • 老年痴呆症小鼠模型构建原理

    1974年,Rudolf Jaenisch通过将SV40 病毒的DNA注射到小鼠的囊胚中,创造了第一只携带外源基因的小鼠.后来又有研究人员把Murine leukemia病毒注射到小鼠胚胎得到了能通过 ...

  • PD小鼠模型构建原理

    基因敲除小鼠是什么?是否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实验室用的小白鼠?其实小鼠有很多种,小白鼠只是其中一种,通常普通的小白鼠多被药厂用作临床试验,而基因敲除的小鼠,则用于更尖端的生物医学研究. 基因敲除小鼠技术 ...

  • 人源化ACE2小鼠模型构建原理

    SARS-CoV-2通过棘突Spike蛋白 (S蛋白)与人类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从而进入细胞体内进行复制和感染,引起级联免疫反应和细胞因子风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2 也称为ACEH, ...

  • 组织特异性的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原理

    组织特异性的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指在特定组织或细胞中破坏目的基因表达,而在其他组织或细胞中正常表达的动物模型. 这种策略能避免全基因敲除引起的胚胎致死及表型复杂等问题,因为目的基因只在特定组织中失活 ...

  • 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构建原理

    当目的基因敲除致死时,只能做条件敲除,常用 Cre-loxp 系统.那么如何操作呢?方法是在要敲除的区域两侧插入 loxp,得到的 floxed 小鼠与组织特异表达 Cre 的小鼠杂交,在 Cre 的 ...

  • 点突变小鼠模型构建原理

    某些疾病由单个碱基突变引起,通过突变小鼠的相应碱基可以模拟.CRISPR 打断 DNA 的同时,提供含有目的突变的单链修复模板,能够有效地建立点突变小鼠.影响点突变效率的主要因素是,该点突变附近有没有 ...

  • XLA相关小鼠模型构建原理

    1995年,Khan教授通过使小鼠胚胎干细胞产生基因突变,从而使BTK的PH结构域和激酶结构域无法表达.这两种突变都会阻断BTK蛋白的表达,并导致成熟的B细胞数量减少[3].此后有关研究XLA的动物模 ...